52 曹操父子05:曹植:青春像花开一样

52 曹操父子05:曹植:青春像花开一样

00:00
22:17

曹操父子05曹植青春像花开一样


一、知识点


1.曹植的《名都篇》:


《名都篇》是曹植非常有名的五言诗,出自《曹子建集》。


诗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全诗主要的篇幅都在写京洛少年的游戏与饮宴,反映了当时纨绔子弟们的一种生活状态。




2.秋瑾与陈锡麟:


秋瑾,女,字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生于福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提倡女权。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一九零七年就义于绍兴。徐锡麟,字柏荪,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一九零七年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3.   曹植对李白的影响:


曹植与李白分别是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的代表诗人,二人才华横溢,在诗歌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李白对曹植推崇备至,他有一百一十三首诗化用或直接套用曹植的诗句,可见他对曹植的仰慕与欣赏,'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也堪称是诗仙太白的隔代知音了。同时,李白在创作上也受曹植影响很大,二人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与艺术上都有着许多共同点。翻开曹植与李白的诗集,游侠诗歌与女性诗歌是其中夺目的双子星,从这二类作品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到二人于思于文的隔代呼应。


二、金句/精华笔记


1、青春本身它是一个生命的状态,像花在开一样,它有一种美,而这个美是灿烂的。


2、,所以生命里面最美好的东西毕竟还是留不住的,还是留不住,有没有感觉到魏晋的那个生命的虚无感又出来了。




3、那我觉得曹植跟曹丕很大的不同是曹丕的哀伤是一路到底的,那曹植常常在最后,他还是觉得生命是有一个可以再找回的东西,所以他其实是乐观。


三、全文逐字稿


再看一下名都篇,第二篇可能更明显,我希望大家可以就直接用他的文字跟词汇去感觉他的那个华美,名都多妖女,你看就敢用。妖,这样的字我们现在都不太敢用,可是那个妖就是很特意的,其实很另类,它就不是在正常的状况里讨论的,而是一个离开了一个正常的伦理状况,他才敢用这个字。那这个字当然在文字学的构造上,他女字边一个妖,这个妖其实就是年轻,就是年轻的意思,年轻漂亮就是那种青春。


所以曹植的诗当中有一种很强的青春之感,他不老态,不老态,京洛出少年,你看明都出妖女,京洛出少年,妖女跟少年是对仗的句子,大家会发现李白后来出写了好多好多少年游都是从草植出来的,就他歌颂青春,歌颂少年。我一直提到说我们的文化后来常常歌颂是老年,像在京戏当中看到的主角常常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僧。然后我们的少年在舞台上常常不见得美,常常不美,常常是那种会突然躲到一个女人背后的那种,什么王金龙,什么这种心相连里面的那个也是陈世美。这种很奇怪,我们对少年的角色的处理都不是很正面的,不是很正面,所以大概只有在曹植的诗到李白的诗当中,对少年有一种歌颂。


青春本身它是一个生命的状态,像花在开一样,它有一种美,而这个美是灿烂的。它歌颂这个部分,所以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在其他的文学,尤其到宋以后,少年的歌颂又非常少,大概都要历尽沧桑,它才构成某一个生命上的美才构成。所以这个是我们今天怀念曹植的原因,就是它有一种对青春的,青春的美的眷恋,他会去处理这样的一部分。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注意这两句是不是完全贵族跟华丽,所以那个宝剑,那个剑一拿出来就是值千金的钱的,完全贵族气。然后衣服,被服丽且鲜,华丽而且鲜艳的色彩。好,这两句大家看一下,在汉诗当中都没有,汉诗当中绝对不敢这么夸张奢侈这件事情,这绝对是背后是贵族贵族文学才会出来的。强调衣服的漂亮跟鲜美,那过去一定强调道德的,可这里面他强调的东西已经非常不同,其实这个东西很奇怪,就是大概在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或者有革命性的时候,这种句子会出来。


那这两个句子让我想到的是秋瑾的诗。秋瑾在日本读书,跟陈天华、跟周荣这些人,跟他最喜欢的徐西林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烈士,我们都觉得烈士会是不谈恋爱的,可是我想正是一个了不起的恋爱。秋瑾跟徐西林在那边在日本读书,然后秋瑾在练剑,他很喜欢武术练剑,然后有一把日本刀,很漂亮的宝剑,那他很喜欢,后来徐锡林就买了送给他,所以他们就在一起喝酒,所以秋锦就写了这个千金不惜买宝刀,千金不惜,就是你这么贵的刀你也买来给我,所以他对徐锡林其实是很强的情感,那这里面当然是爱情,也是知己千金不惜买宝刀,后来喝酒喝了一半以后就没有酒喝了,那些男生就有一点尴尬,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才发现他们钱全部用完了,就买了那把刀给他。所以秋瑾就回家把他的皮大衣当掉,当貂裘,换酒也看好,貂裘换酒就貂皮大衣,貂裘换酒也拿来,换酒也看好,所以你千金不惜买宝刀,我貂裘换酒也看好。


一腔热血欠珍重,就是有一天我们大家都会死去,可是死去的时候一腔热血可以告诉他珍重。往前走撒去又能化碧涛,就是这个血洒掉也能够化成碧涛,我觉得这是他们在最美的诗。所以秋瑾后来回来,徐西临起势失败,然后被活活的剖心肝,那秋瑾其实就砍头死掉,所以他们后来真的是用行动去把他们诗的那个部分完成,那这个部分是中国的游侠传统,在曹植的诗在李白的诗里都有。然后中间从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了,因为追求安定,追求一种比较中年以后的稳重跟圆融,而少掉少年的那种彪悍的青春之美。那到五四运动这个东西又出来,就是到黄花岗的这一批人重新这个东西又出来了。所以我们看到其实它有一部分是透过日本,因为日本一直非常的追求中国的游侠精神,就日府日本的武士道,日本武士道其实是把这个游侠精神带过去了,所以很多留日的学生当时成为革命志士,这批从事全部从那边回来的,才再把这个精神带回到这里,然后构成整个的清末明初的一个烈士革命中的精神。


我觉得秋瑾、林觉明、陈天华、周荣、徐西林大概是我觉得整个近代最美的人物,就是将来他们又是一个三国演义,就他们生命里面就有最漂亮的东西,那特别是像秋景这样一个女性在那里,就是到今天你都觉得了不起,就是她有一张照片拿着一把刀的真是漂亮的不得了。那这里面其实说因为它有一种对青春的那个发亮的东西出来,所以也许大家读到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其实非常明显的影响到后来整个的这个这一类的革命文学的东西,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斗鸡走马都是这些少年跟妖女们的休闲活动,那今天就是打电玩或者什么之类的,那他们喜欢拿公鸡来斗,或者是去走马,在那个长的墓巧是墓道间的大树中间去骑马,去晒马,所以你看到这里面有一种我不知道大家感觉,尤其上过西洋美术史的朋友,回想一下希腊精神,有一种希腊精神,因为它有一种体能上的这种生命的这种东西,这个东西是宋以后最极度没落的,可是在这个时期它有它刺激出一种生命,鸡的这种斗,生命里面的斗跟马的这种比赛,它其实是从体能上就把人的精神扩大到一个很昂扬的、很阳刚的这个状态。


所以我觉得其实比较且曹植的东西常常被误会,因为写了洛神赋,他觉得他整天就在爱女人之类,常常把它界定成很阴柔。其实我完全不觉,我觉得曹植非常阳刚,曹植的诗非常阳刚,他的哥哥反而阴柔,诗非常阴柔,曹植是绝对阳刚,他的个性里面很多这种很开朗的,这种绝对是那种纨绔子弟,现在意识有一点不好了。可是在古代我们讲曹植到李白就是纨绔子弟,就是穿着丝的裤子的那种人啊,骑在马上出去玩的,那他们大概都是贵族里面出来的一批精英。


其实连王谢子弟都是这一类的,就是去打猎时候那个那个打猎的那个蛋都是用黄金做的,所以不是很多穷人家还在外面捡他们打猎掉下来。因为是黄金的蛋,那这里面是贵族文学,就是贵族的,我们讲王谢子弟,其实是它是一带一时的那个精英的文化,当然你从社会阶级另外一方面来讲,你可以批判它,可是它又形成了一种豪迈之气,那种阔绰,那种豪赌,跟那种很开朗东西。没有,这个东西没有,曹植觉得没有,李白的豪气全部来自于曹植的这个精神。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这里面又开始用那个有点像电影的这个蒙太奇,就他在墓道的树间在赛马,赤诚未能办,大概跑了一半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两只兔子。双兔过我前,好一有猎物出现了,所以马上就是揽弓结鸣笛,拿起弓,然后是什么镝?镝是上面带着哨子的箭,所以射出去会响的,所以你知道那个箭到哪里?这个字毛泽东用了好多次,他的诗里面一直出现鸣镝,所以他其实很非常,我他大概读的最早的书就是跟三国有关的东西,就是从这里面出来了一些东西,所以揽弓捷鸣镝,那个快速的响箭,“嗖”这样射过去,所以你可以看到曹迟的诗当中很多声音,很多速度,很多的感官上的东西。


那个双兔一出现的时候,你看到蒙太奇的反应就出来,揽弓捷鸣镝,然后长驱上南山,立刻追那个兔子追到了南山上,长驱上南山好又出现,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就是一方面是左边抓,一边是右边箭射出去,然后两只兔子一起抓起来了,一纵两擒连就是辉映到前面双兔过我前,从双兔过我前,到一纵两擒连,你看多么快的速度,箭也射出去了,人也上了南山,然后一只手抓兔子,一只手剑出去,两个兔子都逮到了。


这里面全部都是速度感,都是一个生命在征服外面的东西的那种,那种很大的一种,感官上的快乐。我们会觉得说这种东西其实对后来唐诗发生了极大的影响。唐诗,因为我一再强调说凡是在一个稳定的农业文化不会出现这样的诗,稳定的农业文化一定是亲亲河畔草,绵绵思远到,因为它就是很平和的生命,不会有大起伏的。凡是贵游文学跟这种游侠文学,它就会出现大的冒险跟生命的冲撞力的东西啊,生命的冲撞力,那我们刚才说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好跟不好,如果都是贵,有文学它会社会很不稳定,可是都是农业文化,它稳定安分,到最后都很木讷,很会没有才气。所以我们看到有才的人都处在这种时代,是因为这些人活在汉代,他就必须安分。因为在农业文化里面,才气本身是让大家不安定的,所以你会觉得很好玩。就是 300 年的汉朝没有出现什么竹林七贤、建安七子,怎么一到三国以后都出来了?因为朝天下有才无德,所以有才的人全部都跑出来,因为他被容许,他也被接纳,他被接纳了。


所以其实从美学上来讲,乱世未尝不好,乱世是一个释放才能的机会,他在一个一切制度的稳定的时候,大家就是稳稳定定,反正打卡嘛,那总有一天打到退休这样,那这种曹植的未进的美学,并不是说这个东西绝对是要变成我们文学的主流,甚至它不是主流,魏晋文学并没有被当成主流,汉唐文学才是主流。


可是它会变成一个质变的时候的另类思考,所以它让这个民族有一阶在木讷当中的变化,所以它会有光亮的东西出来,会让我们觉得这个时代有一些很新鲜的味道,不是已经成腐了,已经成腐,所以我想这个动荡三国的动荡其实很明显的使人的个性做了另外一种完成。我想这些部分大家都可以感到一纵两擒连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讲这个事件,而是那个生命本身的一种能力的潜能的激发,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好精彩。余巧未及展,就说那个生命的旺盛的那个 energy 还没有用完,所以接着剩下来把天上的那个鸟都抓下来了。余巧未及展,所以你可以看到那个生命力到这么旺盛。余巧未及展,这句,这个句子其实是魏晋美学,就是生命里面有一些东西,不只是你要追那两只兔,只是你还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所以重点不在于抓兔子,重点是在把生命力扩大出来。




我们都有余巧,我们都有很多的潜能,可是可能没有机会发展。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或者是大家教育的正常话当中,会要求你全部就把所有的才能从 100 变成50,用 50 就够了,甚至用 30 就够了,那用到 50 大家就害怕用到 80 你就要变成被推出去的背离子,那这些东西其实你可以看到他个人的那个生命里面的一个发亮的潜能的东西,在这里得到了鼓励。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这里读到曹植的时候,感觉到他好像在讲打猎,其实也未必是打猎,是在讲生命的一种状态。那个愚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那个手就接上了天上掉下来的那个被他射杀的一个大雁,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旁边人的这个这种呼叫,这种赞美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回来以后就招待大家一起来喝酒玩乐。


美酒斗十千,感觉得到吗?完全是李白,就李白从这里偷了多少东西,李白的将进酒里面全部是这些东西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曹植的文学,在整个唐初唐文学里面的那个华丽的灿烂性全部出来了,美酒斗十千,那下面我觉得曹植很精彩,就是曹植非常感官,他要告诉你那个菜怎么做的,那个鲤鱼怎么会的,那个虾有多么嫩,然后那个鳖跟这个熊掌是怎么烤的,他就用连续的,其实又是蒙太奇,鲤鱼、虾跟这个鳖跟熊蹯,四个四盘菜出来的那个好像香味都感觉到,好像那个油脂被烤出来的那个,那种感觉的出来,他直接把你带到现场的感官。


所以这里面就是一个好的诗人,绝对不只是说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他有非常主观的现场代入,现场带入,所以我们刚才跟他一起去抓了兔子,一起感觉到那个鸟从天上掉到手上的快乐。现在又一起开始喝酒,一起开始去吃这些美味的菜,全部用各种东西堆起来,堆到这么华美的一个状态。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踘壤,就是大家已经在那边在一起觉得快乐的不得了,这么好的一个宴会都是好朋友,那一个宴会拖到都不想散,可是还没有完,大家忽然想了一个主意说,唉,我们来踢球啊,踘是足球。蹴鞠是一种用皮革做的球,就是它是实心的一种皮革做的球叫踘。从曹植的时代一直到宋徽宗,也是一个爱踢球的人,所以故宫有一张叫做蹴鞠图,就是宋徽宗跟蔡京在踢球,蔡京就是最会踢足球的人,那后来就从 NBA 被宋徽宗找来去做它的宰相。那踘是当时的贵族的一种很重要的游戏,它有很多技巧的,它可以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踢这个球,然后产生身体上的变化,所以你看到它在这里形容连翩击踘壤,壤是土壤,在土地上踢这个球,连篇已经形容身体的这个像鸟一样在飞,因为只有一个球,很多人在踢,所以从很远这样跑过来踢那个用连篇形容他们踢球的样子,巧捷惟万端。所以那个身体的巧妙跟迅速变化万端很像。


我们现在看世界足球大赛,所以你可以看到这里面,我刚才提到说其实这里面有一种西方精神,从希腊下来的运动跟个人生命的解放的精神是我们非常不熟悉的,因为我们后来的文化里这个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等到你读红楼梦的时候,里边所有的这些青少年都已经不运动了,根本没有什么踘,这种打猎也不打了,也不打。所以大家可能也看过余秋雨写过那个从打猎来看清朝的几个皇帝,那康熙那个时候常常要去打猎,然后他要列出来他那一年打了多少熊多少豹子多少,这样列出来作为一个皇帝的那个体力的证明。


就像我们今天去总统去征地检查,说身体还很好,这样那到嘉庆就不敢去了,乾隆的儿子乾隆是最后一个打猎的皇帝,嘉庆就不敢去了,所以嘉庆不敢去以后就开始锁国政策,就开始海岸线不准通航,所以所有的防卫的政策都是因为他没有自信,就是不敢走出去。所以非常明显我们看到康庸前三代他就是开阔的,他用打猎训练自己作为帝王是身体的那个体力跟冒险性的这个部分好,所以这里面很明显看到我们会觉得为什么在曹植的诗当中有一种开拓的精神,从三国一直到初唐,其实初唐的精神是延续了这个精神,把曹操的精神。所以他们说唐太宗神笔魏族,是因为觉得唐太宗的开疆拓土是接近于曹操的,他有一种开疆拓土有一种大精神的这个部分,那所以不计较篡不篡位这件事情,因为唐太宗也是篡位,唐太宗篡位还杀了哥哥才篡位的。对,拿着哥哥头去见爸爸,说比剑不小心把哥哥头砍下来了,那爸爸就赶快退位这样。


所以其实政治斗争本来就很可怕的,可是大家也不在乎,因为唐太宗从政治上来讲,老百姓觉得说你杀你哥哥跟你爸爸关我什么事?他要的是说我国家很好,开疆拓土。所以很奇怪,就唐代的史官跟宋代的史官完全不一样,宋代的史官很在意的是一个伦理跟道德上的角色,所以我一直希望说大家不要在这里比较好坏,其实是两种。我们的为难是说一个不断规矩的文化,到最后他就少掉一个创造力。可是创造力太强的文化很野很残酷。唐太宗跟武则天都够残酷的,绝对够残酷,可是他就是有创造力,所以就有点像佛教讲创造跟破坏本来就在一起,它是在同一个东西上,所以我们在选择这两种文化时候,我们会有一种矛盾跟犹豫。那只有在大历史当中,你觉得没有关系,因为他这段时间是野的,下一段时间他就会文雅,他会自己会调整。


所以我的意思说,大家如果现在觉得曹植到唐这个东西越来越野,越来越潮酷,什么父母都不顾,那还得了?那不要担心,因为宋以后他就努力的,所有的势力都在顾父母了,所以他会有平衡,他自己会产生平衡。所以宋朝人不是骂李白吗?说白日杀人不以为非,白天杀人都没有什么不对,因为李白最喜欢写诗,写游侠就是孝敬,一杯酒杀人都诗中,所以大笑,喝了一杯酒,然后把一个人杀掉了。那我们读李白诗,觉得哇好豪迈哦。可是你没想到那个被杀的人,他当然不觉得豪迈,所以唐朝是从那个游侠的角度,宋朝就从那个被杀的角度,所以宋朝人就不喜欢李白,说白日杀人,不以为非,所以这就是平衡。所以美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平衡的过程,再好的文学都不可能永远,再好的艺术都不可能永远,因为它需要调配,需要平衡。只是我们今天很清楚的看到,魏晋时代释放的东西其实在平衡。汉,因为汉 300 年都太稳定了,所以出现了一个不稳定的这个状况。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注意一下,白日太阳往西南边掉落下去,夕阳来了,光景不可攀,所以生命里面最美好的东西毕竟还是留不住的,还是留不住,有没有感觉到魏晋的那个生命的虚无感又出来了,他不管再快乐,吃再好的鳖,踢再好的足球,他还是到最后就发现唯一无法跨越的是死亡,其实就是死亡这个时间。


所以李白后来有一首诗不叫做,长绳系日难吗?我用再长的绳子都没有办法,太阳拉住不要走了,其实就是死亡的问题,就是死亡还是他们最大的悲哀,那也就是他讲视死如归这个这种哀伤性的东西还是在这里出来了好。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那我觉得曹植跟曹丕很大的不同是曹丕的哀伤是一路到底的,那曹植常常在最后,他还是觉得生命是有一个可以再找回的东西,所以他其实是乐观。

所以我刚才也提到说其实乐观在政治上常常会失败,因为他天比较天真,但是比较射手座那种很直接的东西,非常直接。讲这个时有人跟我讲说射手座千万不要去搞政治,因为他们说这个孙立人跟张学良都是射手座,哈哈哈,就是事情还没有做全部,大家都知道我。我想这里面我看到的是说曹植的个性里面有一个比较直率的东西,有一个比较阳刚的东西,有一个对他生命里面很爱恋跟眷恋的这个部分,所以他比较反而比较直接,所以我非常不赞成一般人会提曹植说认为他阴柔之类,我觉得不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青青兰花草_cl

    买了大师课,现在每天都在听蒋勋老师的《中国文学之美》,从早到晚都爬在喜马拉雅,真的是太喜欢了,老师的声音太治愈,大爱蒋老师的所有课程😊📖🌹

  • 白龙马蹄儿朝东

    李世民有哪些残酷啊?除了玄武门有争议

  • 1363299hqno

    曹植让我想起了少年歌行~🌹谢谢蒋勋老师的课程,多种不同内涵的讲述~

  • 会行走哒花儿

    确实,李白在将进酒里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会行走哒花儿

    其实曹雪芹也是纨绔子弟,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各种奢华,和《金瓶梅》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