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认知偏差】你通常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005.【认知偏差】你通常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00:00
12:29

如果你有一位朋友,他不断更换自己的恋爱对象,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反正你每次见到他,他身边总是一个你之前根本没见过的女朋友。这两天,你听说他又和女朋友分手了,当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你一定会说:“啊?!又分手了!?真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啊!”


可是反过来,如果你就是他,你不断地与他人恋爱,结果总是没几天就被别人甩了。你为了找到真爱,一次次鼓起勇气寻找新的爱情,结果又是一次次地被抛弃,你又会怎么想呢?我猜你肯定不会觉得自己是花心,你可能会仰天长叹,“唉,爱情为什么这么难啊?!我那么认真地去对待别人,可为什么老天爷总是让我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一个正确的人呢?”。


你发现没有,当你处在旁观者和当事人两个不同的视角时,内心的感觉和对事情原因的解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当我们是当事人,也就是行动者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当我们是观察者的时候,我们就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这就是传说中的“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是一种重要的归因偏差。


我们在上一单元中已经介绍过,由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归因,常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大脑根本不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严谨的推理,所以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从而造成归因错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就是这样。我们忽略了行动者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比如其实根本不是他花心见一个爱一个,而是因为他象当年《灌篮高手》里的宫城良田一样,不断被别人抛弃。


所以,这就是认知偏差,就是指我们依据一些不完整,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去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而因此产生的错误。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我们喜欢不费脑子做事,常常靠所谓的直觉,结果就忽略了重要的信息,只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看到了我们所想看到的原因。但这些原因,未必是真实的。


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说到底,就是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提到的,由于我们习惯于运用图式、启发式等自动化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进行推理和加工,以便降低认知资源的消耗,节省时间和精力。但也正是由于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所以常常出现认知上的错误。前面那个被你错怪的花心大萝卜,也就是“行动者——观察者”错误,以及之前说的基本归因错误都是这样造成的。


那么不费脑子究竟有多可怕?认知偏差究竟是如何左右我们的视角,蒙蔽我们的双眼的呢?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来认识一下构成世界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

一个维度就是我们在归因课程中说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也就是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个体自身具有的特点,包括人格、情绪、心情、动机等等。而外因就是个体自身以外的条件或者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等。


另一个维度就是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所谓稳定因素就是指那些相对稳定、不容易发生变化的因素和条件,例如个人的能力,活动本身的难易程度,这些通常都是不太容易变化的。而不稳定因素通常就是那些容易发生变化、不太稳定的因素和条件,例如个体人的心情、状态等,还有运气等等,这些一般都是不断变化的。


内因与外因,稳定因素与不稳定因素,就共同构成了我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框架。而我们的认知偏差,也就集中体现在这两个维度上。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一次求职考试中失利了,没能取得进入第二轮面试的机会,你是不是通常会认为是这个笔试实在太变态了,出的题目本身就很奇怪,或者是考试的时候,考官总在你身边转来转去,影响了你的发挥;又或者是你运气不好,考的题你都没准备到。总之,难度、运气、考官行为等等都是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我想你绝对不会说,就是因为我笨吧。而笨是内部的稳定因素哦。

 

相反,如果你的成绩非常的好,那你这时候通常就会把它归究于内部稳定因素了,是因为我聪明有智慧啊,是因为我能力强啊。这时候一般不会考虑到运气好、题目简单之类的外部不稳定因素了。

 

那你觉得这种认知偏差就只与结果的好坏有关吗?其实还得分人的!如果是别人成功了,我们通常就不会说人家聪明了,而更愿意说是因为他运气好、或者是耍了小花招之类的。这是外部不稳定因素。但如果别人失败了,我们当然也不会觉得是他运气不好,而更愿意认为是他纯,或者没有天赋之类内部稳定因素。

 

这就是认知偏差中的自利性偏差,当我们自己获得成功时,我们会归因为自己内在的、稳定的因素,例如自己的聪明。但当我们不成功的时候,我们通常就会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例如难度、运气之类。大家还记得在周瑜即将挂掉的那一刻,发出了六字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什么意思?这就是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周瑜,干嘛还要搞出一个诸葛亮呢?!

 

相反,如果是别人成功了,我们就会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例如运气。而当别人不成功的时候呢,我们就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的、稳定因素,比如说他的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让我们再来从字面上理解下自利性偏差,所谓自利性,就是指我们要维持自己的自尊和形象。如果自己失败就说是自己笨,别人成功就是别人能力强,那我们自己的面子还往哪里搁啊?所以为了保全自己正向、积极的形象,我们会在潜意识里做出自利性的偏差。

 

而另外一种认知偏差,和之前那个名字有点像,叫“自我中心偏差”。

你的工作要经常加班吗?你的老板是不是对你们不喜欢加班感到非常奇怪?常常一脸无辜的问你,“加个班有这么痛苦吗?!你看我还不是每天都加班那么长时间?”

 

每次听到这句话你是不是特别生气?老板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下了班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所以干脆就坐在办公室。你不一样啊,你可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天都晚加班,家里那么多事儿,谁管啊!!

 

今天你就知道了,原来你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老板犯了一个叫做自我中心的认知偏差,他把你们所有人都想像的和他一样,下了班无事可做,所以喜欢加班。这个自我中心偏差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以一种方式行动时,我们就会期望其他人也会以这样的方式行动。

 

我再来举一个例子,如果我让你做一件事儿,要你举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陈昌凯的心理学课,世界第一”,然后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最繁华的街区绕一圈,你会愿意吗?

 

好,记得你的答案,然后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在我们这个平台上,会有多少人愿意干这件事情?你一定有一个预测,1/5也好,1/3也好,80%、100%都没有问题。

 

现在请你把你愿意的答案,和后面这个比率连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当你自己不愿意干的时候,你会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干;反过来,当你自己愿意干的时你,你就会觉得大多数人都愿意干。这就是自我中心偏差,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决定放到别人身上去。

 

所以聪明的孔子说:己所欲勿施于人,因为你想要的,不一定是别人想要的。

 

当然,即使你学习了这些关于归因的心理学知识,当你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依然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有时候这是我们下意识的习惯性反应。不过,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你可以很快地在事后就发现这样的偏差,并及时地进行修正。


总结 

我们今天讲到了三种认知偏差:


第一种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我们在观察者的视角,会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是他花心。而如果我们是当事人,我们就会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比如是遇到的人不对。


第二种是自利性偏差,当我们获得成功时,会喜欢归因为自己内在的、稳定的因素,比如我实在是太聪明了,拦也拦不住啊。而当我们不成功的时候,我们就会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例如是自己运气不好。这样做,就是为了维持自己的自尊,保护自己的形象。


第三种是自我中心偏差,如果我们自己以某种方式行动,我们就会认为其他人也会以这样的方式行动。就好像你特别喜欢我的心理课,就会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喜欢我这门课。当然,我倒希望这是真的!

 

既然这些都是认知偏差,我们究竟该如何防止偏差的产生呢?


第一,提高整体性的思维模式。当我们对某一事情进行判断、推理时,除了关注事件主体的因素之外,还应当充分地考虑事件的背景以及所处的社会情境,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整体的画面感”。


当我们身边的朋友突然发出尖叫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他是不是疯了,也要考虑到是不是他看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那个漂亮的书店女店员(给她取个名字,玫瑰?比较有戏剧感)。


第二,进行换位思考。当我们遇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光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要想想,假如你是当事人,会有什么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就不太容易片面、孤立的看问题了。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那个总是被别人甩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很容易追到女生,却又让那些女孩都前赴后继地抛弃他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天才666

    #今日互动话题#那个总是被别人甩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很容易追到女生,却又让那些女孩都前赴后继地抛弃他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也帮小助手点赞,把问题顶上去~

    贪婪的渡鸦 回复 @小天才666: 外表优秀、懂得一定的伪装,自我表现能力出众,能够短时间内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克。但是,比较自我甚至自私,毅志力薄弱,脾气急燥,责任感不高。因为一开始对方的印象太好,所以在进一步了解后,发现错差太大,容易引起更大的反感。

  • 嘉言101

    是不是因为每个女生开始和他在一起的时候都高估自己的影响力,觉得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可以让他改变成自己要的样子,而别人都没有谈成功,自己谈成功了会比较有成就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觉得别人都和他分手,肯定是他有什么严重的问题,然后就把他的所有缺点都放大,把他不好的行为都归因于主观稳定性因素,认为这个人不可靠,最终决定分手。

    陈昌凯 回复 @嘉言101: 有可能

  • summer_in_August

    简答: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他一直追到的都是同一类型的女生,因为她就喜欢这样类型的,但是这一类人偏偏都是在感情里不太认真,度过了新鲜期就再也不想认真的cultivate relationship了。

    陈昌凯 回复 @summer_in_August: 谢谢你!

  • michelleliu

    老师,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是否能推荐几本入门或者经典的心理学书

    陈昌凯 回复 @michelleliu: 津巴多写的心理学与生活

  • 喜欢喝汤的八戒

    灌篮高手里面不断被抛弃的不是樱木花道吗?

  • atight

    花心大萝卜案例有一个问题,这个人不一定是花心大萝卜,我更喜欢把这个人判定为“性格构成有严重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可能,可以举一些例子。一,爱无能,无法维持长期稳定的亲密感情;二,只寻找特定对象,这些对象有相同的特质,既这些对象都是花心大萝卜;三,性格糟糕让对象无法忍受,这一点与虚伪冷漠同时存在;四,由表里不一引发的失望感,这主要是因为过于理想化。

    陈昌凯 回复 @atight: 分析的很好呢!不过需要具体的人来确认这些可能性

  • 乐辕

    笔记:1“花心大萝卜”案例,旁观者和观察者偏差。原因:我们总喜欢相信自己的直觉,其实是想不费脑子的做事,然后只是想看到我们想看到的。结果:蒙蔽双眼。2前提:人生世界的基本框架,了解重要维度(内因外因,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案例之结果好坏(成败),案例之别人与自己,引出自利性偏差,目的维护自尊和形象。3案例之老板,自我中心的认知偏差,案例之“第一”。4总结:三个偏差,不好避免,事后发现,及时改正。5怎么做:整体(2偏差,3偏差),换位思考(1偏差3偏差)。

  • 听友74539809

    他喜欢别人喜欢他,而非真的喜欢对方,前期投入和追求只是为了让对方喜欢他,当对方喜欢上他时,他就放弃付出了,对方抛弃他。或者他本身有很隐形的问题,相处深入,问题暴露出来了,对方抛弃他。或者他们性格不合,他对爱情的看法与对方不同,三观不和。

  • 轩皓66

    我就是相信大家都喜欢陈老师的心理学课啊,都在朋友圈分享了

    陈昌凯 回复 @轩皓66: 谢谢你喜欢!;)

  • 二月笙_ir

    人总是习惯于以双标来看待自己与他人。

    陈昌凯 回复 @二月笙_ir: 这确实是很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