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归因技巧】看透事物背后规律的思维工具

004.【归因技巧】看透事物背后规律的思维工具

00:00
14:11

原文如下:


其实我除了在学校里上课之外,我还要做不少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工作,因为我不仅是一名教师,我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长达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听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你说,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只有我没通过考试?为什么老板偏偏不喜欢我?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为什么TA要和我分手?等等等等


太多太多的“为什么”总是困扰着我的当事人。尤其是这个“为什么TA要和我分手”,是最煎熬人的,即使对方已经给了一个理由,我们常常并不相信,可嘴里还要不停地问“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


当然,最可怕的是对方说:“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们就是不合适,分手吧!”这下可就要了命喽,我们会不停地问自己朋友为什么、为什么,问老天爷为什么、为什么,最后还要跑来找心理咨询师,花钱问我为什么为什么。


不知道正在听课的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我们总是希望找到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事件当中。


他口口声声说爱我,到底是爱我的白呢?还是爱我的富呢?还是爱我的美呢?

她对我这么好,究竟是因为喜欢我的高呢?还是我的富呢?还是我的帅呢?

你听这门课,是因为觉得我的声音好听呢,还是仅仅因为长夜漫漫、无心睡呢?


当然,我只是开个玩笑,人生当中绝不仅仅这几个理由,但每当发生一件事的时候,你必然会习惯性地去思考为什么,“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呢?”这样的问题,总是会无法避免地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而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归因。


归因,顾名思义,就是归纳出事物背后原因,也就是要解释和推测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原因。这应该可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了,因为人都需要对各种各样的事情给出原因解释,你才会对事物有预见性,以便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导向,这样也才会让你有一种控制感,而控制感,正是你愉快生活的前提条件之一。


基于归因这种人类的基本需求,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 1958)就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在这位“归因理论之父”看来,人们就像是一个业余的科学家,常常试着拼凑各种信息,来解释他人的行为,直到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为止。

为了适应了解复杂的社会,控制周围环境、预见他人行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很自然地观察世间万物的关系,归因就是由行为,来推论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原因。所以,海德说,人人都是大众心理学,都在试图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事物进行解释。


海德认为,我们行为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因素,也叫内部因素,另一种是环境因素,也叫外部因素。就好像在谈恋爱时,假如TA很长时间都没有回你微信,或者不接电话,你一定会在想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如果将它归因为是对方正在忙,可能不方便回微信或者接电话,那就是属于外部归因。但如果你归因于是TA对你不关心、不在乎了。那就是内部归因了。


通常呢,我们习惯于将一个人的行为归为内部因素,容易忽略外部因素。这也是我们在归因中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叫“基本归因错误”。小情侣两个人去约会,女孩早早就到了,可是久久不见男孩的身影,半小时过去了······这时的女孩恐怕耐心早已磨尽,愤怒占据了整个头脑,心里就会在想,为什么他到现在还不来?他到底在不在乎和我的约会?他会不会是故意迟到?等等等等


女孩此刻想的虽然很多,但都会是从男孩自身的内部原因出发的,很少能够想到环境因素。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约会迟到,一般都会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什么堵车啦、下大雨啦、打不到车之类的。


第二个归因理论,受到海德归因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另一种归因理论,叫作相应推断理论(E.E.Jones&K.E.Davis, 1965),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外在的行为是由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所以我们常常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他的内在人格特质。


比如一个人如果总是和你作对,见了面就冷嘲热讽的,那么你就会认定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友好的人;再比如,你经常看到一个人和别人争吵的场景,你多半会认为,这个人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根据这个推断,为了你的安全起见,你就会将这个人划入危险区,避免和TA的正面冲突所以这样的归因,不仅可以预测他人的行为,更可以保护我们自己。


但是,在你进行“相应推断”过程中,会四个因素影响此理论的准确性


第一个是行为结果的严重性行为结果越是严重,对原因的推断就会越困难。例如,张三在争执时打了李四一拳,一般也就会认为张三比较鲁莽和冲动,但如果这一拳不巧让李四摔了一跤,结果毁了容,而且婚姻也就此破裂了。那这个时候再要去判断张三打李四的原因,往往就没那么简单了。是张三性情暴躁,一时冲动吗?还是他故意想让李四毁容?又或者为了拆散李四的婚姻?这时恐怕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了


影响我们从行为推断本质的第二点是社会赞许性,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期望某种行为越被社会所赞许,就越难对原因进行推断。因为,人们都认为,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是很难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特质的。而相反的,不太合乎社会期望的行为,就越容易让人们对其行为做出本质化归因。


例如,一个人见了面就热情地和人打招呼,你恐怕并不会认为TA就一定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这与TA的内在本质未必有关系。相反,如果一个人在葬礼上还要讲笑话,你估计会认为TA有点二,至少是心智不那么成熟,因为没人会那么做,那TA还这样做,不是傻缺,还能是什么呢?


影响我们从行为推断本质的第三点是非共同性与其他人的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就越难。例如,几个大学男生都走进一家书店,多数人都走到书架前,翻一翻,看一看,但偏偏其中有一个人却和女店员聊起天来。


这里,我们可以轻易地结论,多数同学去书店有着很多共同行为,说明他们是为了买书去的,但是那个不去看书反而和女店员聊天的同学,就难说了,可能是那里的书都很无聊,也可能是没有TA想要的书,或者是女店员实在太漂亮,当然,还有可能仅仅是因为TA想找个人说说话,刷一下存在感。


影响我们从行为推断本质的最后一点因素是是选择的自由性如果某种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与人的内部品质相对应,否则的话,就很难作出判断了。


比如,一位妈妈不喜欢女儿的男朋友,所以不赞成女儿的恋爱,并且以死相逼要女儿和男朋友分手,结果女儿就男朋友分手了,这个时候要你去判断这个女孩儿究竟爱不爱她的男朋友,就会非常困难了。因为这种选择是非自由的,所以很难看出内在的真实想法。


虽然琼斯和戴维斯在他们的相应推断理论里提到四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了,当我们把一个人的行为,简单地归因于内在意图或个性倾向时,其实很容易产生偏见。假如一个员工在公司开会时睡着了,这并不是一个符合社会期望的事情,但如果上司就此认为这个员工工作散漫、不求上进,恐怕也过于武断了一点。因为还有很多的客观因素,所以这样推断,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种“基本归因错误”。


也正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武断与轻率,哈罗德·凯利(Harold H.Kelley, 1967)提出了他的归因协变理论。他认为,当我们形成对一件事情进行归因时,我们需要注意并考虑多个方面的信息。


举个例子,假如你和你的朋友正在街上走着,那个非常漂亮的书店女店员迎面而来,这个时候你的朋友立即指着那个女店员大声地尖叫起来。好了,现在要确定是你朋友有病,还是这个女店员有问题,你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证据呢?


根据凯利的理论,你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区别性也就是说,你得判断一下,你的朋友是对所有漂亮的女生都大喊大叫,还是只对这位女生就是要看主体的行为是不是具有针对性,是不是只在特定情境下才发生


第二是一致性,具体来说,就是你得回忆一下,你朋友上次见到这位漂亮的女店员,是不是也是这样大喊大叫的。也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主体的行为相同吗


最后是共同性,就是你得判断一下,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指着那个漂亮的女店员大喊大叫。就是其他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个对象做出的反应是否相同。


如果区别性和一致性都很高,而共同性比较低的时候,也就是说,你的朋友见到所有漂亮的女生都是这样的反应,而且其实以前见到这个女店员也是尖叫,同时,其他人却不是这样,那你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你的朋友可能是疯了。


但是反过来,如果区别性比较低,而一致性和共同性都高,就是你的朋友对别的女生并没有这样的反应但他和别每次见到这个女店员都会发出尖叫,那么你就多半可以确定,应该是这个漂亮女店员有什么问题了,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绿茶吧。


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需要从区别性、一致性和共同性三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才能对背后的原因做出解释。但正是由于它的要求非常精细,逻辑性要非常强,所以有点脱离了我们实际的社会生活,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总结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三种归因理论。


第一种是海德的归因理论,他区分出了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并发现我们常常容易忽略外部环境因素,而将一个人的行为归为个人内部因素。


第二个理论是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如何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他的内在人格特质,同时也学习了影响推断的四个要素——事件的严重性、社会的赞许性、非共同性、以及选择的自由性


第三个呢,就是凯利的归因协变理论,他告诉我们,一个理想中的准确归因,需要同时考虑告诉区别性、一致性和共同性三个维度,是很复杂的加工过程呢!


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归因,常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大脑可能根本就没有经过那么严密的分析与运算,也正因此,由于归因过快,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从而造成不少归因偏差,我们将会在以后的课程中与你一一介绍


但不管怎么说,你一定已经注意到了,要判断一件事的原因,没有那么简单吧?!


所以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有人夸你:“你真漂亮”或者是“你好帅”,这个时候,如果使用凯利的协变理论来分析,你该如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天才666

    #今日互动话题# 如果有一天,有人夸你:“你真漂亮”或者是“你好帅”,这个时候,如果使用凯利的协变理论来分析,你该如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真心的呢?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也帮小助手点赞,把问题顶上去~

    恒舞雨蝶 回复 @小天才666: 不用判断,对方肯定在说谎……

  • 孔德鑫_8w

    第一,看她是不是对每个人都说,你真帅 第二,看她是不是每次都和我说,你真帅 第三,看其他人是不是也对我说过,你真帅

    陈昌凯 回复 @孔德鑫_8w: ;)

  • 听友95052389

    听老师的课,特别入神。如果有人夸我好漂亮。那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这个人是不是见人就夸那种;第二,我得回忆一下我所认识的人当中以及之前那些第一次见过我的人是否都夸我漂亮;第三,就是实际的相貌认识,我是不是在相貌当中属于比较出众漂亮那种。第四,对方夸完我以后接下来的言语或举动是否有求于我。从这几点判断那个人是真的发自内心夸我呢?还是对方的本性就是如此,逢人必夸,又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有求于我这样。

    陈昌凯 回复 @听友95052389: 哈哈;)

  • snake_z8

    老师,下面文稿可能错了,和您讲的有不同。好几个专业词汇都是反着的——选择的自由性,选择的非自由性,区别性较高,区别性较低

    陈昌凯 回复 @snake_z8: 谢谢提醒!我们仔细核对下

  • Wzw5566

    是不是这个人对很多人都这样说呢?是不是这个人每次见到你都这样说呢?是不是大多数人都说你帅呢?如果是,那你就帅;如果不是那就是这个朋友花言巧语!

    陈昌凯 回复 @Wzw5566: ;)

  • 深秋见鹿

    严谨,专业,深入浅出,又不乏鲜活的例子,非常喜欢听老师的课!

    陈昌凯 回复 @深秋见鹿: 谢谢你喜欢!;)

  • 月吻星空

    老师,我想考心理学研究生,但是父母哥哥说,现在国内的心理学适用范围并不大,建议不读,我一直在听关于心理学信息,但是其实我还是很犹豫,我挺想考这个专业,心理学的就业和前景是不是真的很浅呢?

    陈昌凯 回复 @月吻星空: 心理学领域很广,看你想做什么了

  • 小靖_er

    根据凯利的归因协变理论,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别人夸我漂亮是不是真的。首先是区别性,即他对别人是不是也总说“你真漂亮”,还是只是针对我个人这么说。二是一致性,即这个人是否在以前看见我的时候也总夸我“你真漂亮”,还是只是这一次夸我,你真漂亮。三是一致性,是不是所有人都夸我“你真漂亮”,还是只有他一个人夸我,你真漂亮。

    陈昌凯 回复 @小靖_er: ;)

  • 上仙驾到

    但是整体的意思是对劲的。

  • 今夜月色很好_1u

    一惯性: 他每天都夸我帅 一致性:其他人也夸我帅 独特性 他只说我帅 归因 我真的帅 一惯性: 他今天夸我帅,以前没夸过 一致性:其他人不夸我帅。 独特性 他也夸别人帅 归因 有事求我 一惯性 他一直夸我帅 一致性 其他人不夸我 独特性 他不夸其他人 归因 他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