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004 究竟中观 证空性 见实相之二

《心经》004 究竟中观 证空性 见实相之二

00:00
21:04

《心经》导读004关键词


1,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 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玄奘譯本)

  空性中没有五蕴,没有十二处,没有十八界。也就是在空性中,凡夫境界上凡夫自以为的真实存在一丁点儿都没有。


2,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玄奘譯本)

  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空性中凡夫境界的存在没有,那佛陀说得法有没有?

  这段经文说得是没有十二因缘(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十二缘起)是佛陀证道以后给我们讲得法。


  佛陀用了十二缘起的模型,安立了十二个名言给我们勾画出了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

  “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处”

  “六处”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十二缘起可以分为三组去理解

    第一组:“无明”和“行”

    第二组:“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

    第三组:“生”“老死”


  首先看第二组八个分支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这八支其实就是对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描述,这八个又可以分为两组——“识”“名色”“六处”是第一组,描述的是在胎里的状态;“触”“受”“爱”“取”“有”是第二组,描述的是从胎里降生之后的胎外的状态。

   “识”就是一个相似相续的心识入胎、投胎,由这个“识”的作用在胎中就有了“名色”(色就是胎里的物质状态,名就是胎里的精神状态),“识”缘“名色”;进而“名色”缘“六处”,“六处”其实就是“六根”(我们出胎以后我们众生与我们自以为的我们心识之外的世界的接触的六个窗口),当这“六处”具足了,我们就从胎里出来了,出来之后首先是“触”;“触”就是纯被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而“触”要缘起“受”,就是随着我们在这世界上的生长,不仅有了这种纯被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而且有了一种苦乐的这样一种对世界的领纳,有苦有乐了,感受就掺杂了主观的心识的因素;进而“受”缘“爱”,这个“爱”就是在“受”的基础上,我们内心又生起来了对我们乐的那种感受的喜爱,对于苦的那种感受的憎恶,这就是“爱”;有了喜爱与憎恶的分别,进而“爱”就缘“取”,“取”就是执取(对喜乐的占有、抢夺,对苦的憎恶和抛弃),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行为;这个“取”就缘“有”,我们对于喜乐抢夺和对于憎恶的苦的排斥这些种种的行为结束了,但这些行为产生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就是Karma 业力,这个有就是业力,就是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为什么我们把这个业叫有呢?有就是存在,梵文叫bhāva,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无形的业力驱使着我们,又会感生来生的下一世的存在。


  这十二缘起中间这八支,就是对我们凡夫一生的描述。

  有之后,这种无形的业力继续驱使着我们,当我们这一生死亡以后,那个相似相续的心识再一次去投胎,“有”之后又回到了“识”,又一次的“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之后又再一次去投胎,这就是“识”。

  这八支就是对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状态的描述。

  业力不随着这一生的死亡而消失的,这种无形的业力会感生下一世的生命的存在,因此我们将这种业力叫做“有”。


   第一组“无明”缘“行”是对中间八支所描述的对众生生命轮回状态在因上的解读;因为众生的“无明”,“无明”导致的“行”,“行”就是“受”“爱”“取”,而“受”“爱”“取”就一定缘起“有”,就是业力,这个业力是不随着死亡而消亡的,因此要“感生后有”,也就是要成就我们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因此中间八支这个生命轮回的原因就是“无明”,是“无明”缘起的这种种的“行”,这种种的“行”产生了业力,而业力而导致了我们轮回不已;


  第三组“生”缘“老死”是对中间八支所描述的对众生生命轮回状态在果上的解读;


  这十二缘起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概括起来是两条:

    第一,我们这些凡夫之所以无休止的轮回不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明”;

    第二,佛陀之所以用这种缘起的模型来描述我们的生生死死,用这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这样一种形式来描述我们生命的轮回过程,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在这里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过程只是缘扣缘的过程,只是一环扣一环地缘起的过程,在我们轮回不已的生命的背后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贯穿于我们的生命轮回的过程之中——凡夫的这个轮回过程是无我。


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于晓非先生的微信公众号“净名精舍”



















《心经》导读004关键词




1,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 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玄奘譯本)


  空性中没有五蕴,没有十二处,没有十八界。也就是在空性中,凡夫境界上凡夫自以为的真实存在一丁点儿都没有。


2,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玄奘譯本)


  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空性中凡夫境界的存在没有,那佛陀说得法有没有?


  这段经文说得是没有十二因缘(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十二缘起)是佛陀证道以后给我们讲得法。




  佛陀用了十二缘起的模型,安立了十二个名言给我们勾画出了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


  “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处”


  “六处”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十二缘起可以分为三组去理解


    第一组:“无明”和“行”


    第二组:“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


    第三组:“生”“老死”




  首先看第二组八个分支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这八支其实就是对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描述,这八个又可以分为两组——“识”“名色”“六处”是第一组,描述的是在胎里的状态;“触”“受”“爱”“取”“有”是第二组,描述的是从胎里降生之后的胎外的状态。


   “识”就是一个相似相续的心识入胎、投胎,由这个“识”的作用在胎中就有了“名色”(色就是胎里的物质状态,名就是胎里的精神状态),“识”缘“名色”;进而“名色”缘“六处”,“六处”其实就是“六根”(我们出胎以后我们众生与我们自以为的我们心识之外的世界的接触的六个窗口),当这“六处”具足了,我们就从胎里出来了,出来之后首先是“触”;“触”就是纯被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而“触”要缘起“受”,就是随着我们在这世界上的生长,不仅有了这种纯被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感触,而且有了一种苦乐的这样一种对世界的领纳,有苦有乐了,感受就掺杂了主观的心识的因素;进而“受”缘“爱”,这个“爱”就是在“受”的基础上,我们内心又生起来了对我们乐的那种感受的喜爱,对于苦的那种感受的憎恶,这就是“爱”;有了喜爱与憎恶的分别,进而“爱”就缘“取”,“取”就是执取(对喜乐的占有、抢夺,对苦的憎恶和抛弃),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行为;这个“取”就缘“有”,我们对于喜乐抢夺和对于憎恶的苦的排斥这些种种的行为结束了,但这些行为产生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就是Karma 业力,这个有就是业力,就是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为什么我们把这个业叫有呢?有就是存在,梵文叫bhāva,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无形的业力驱使着我们,又会感生来生的下一世的存在。




  这十二缘起中间这八支,就是对我们凡夫一生的描述。


  有之后,这种无形的业力继续驱使着我们,当我们这一生死亡以后,那个相似相续的心识再一次去投胎,“有”之后又回到了“识”,又一次的“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之后又再一次去投胎,这就是“识”。


  这八支就是对我们凡夫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状态的描述。


  业力不随着这一生的死亡而消失的,这种无形的业力会感生下一世的生命的存在,因此我们将这种业力叫做“有”。




   第一组“无明”缘“行”是对中间八支所描述的对众生生命轮回状态在因上的解读;因为众生的“无明”,“无明”导致的“行”,“行”就是“受”“爱”“取”,而“受”“爱”“取”就一定缘起“有”,就是业力,这个业力是不随着死亡而消亡的,因此要“感生后有”,也就是要成就我们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因此中间八支这个生命轮回的原因就是“无明”,是“无明”缘起的这种种的“行”,这种种的“行”产生了业力,而业力而导致了我们轮回不已;




  第三组“生”缘“老死”是对中间八支所描述的对众生生命轮回状态在果上的解读;




  这十二缘起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概括起来是两条:


    第一,我们这些凡夫之所以无休止的轮回不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明”;


    第二,佛陀之所以用这种缘起的模型来描述我们的生生死死,用这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这样一种形式来描述我们生命的轮回过程,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在这里生生死死的轮回不已的过程只是缘扣缘的过程,只是一环扣一环地缘起的过程,在我们轮回不已的生命的背后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贯穿于我们的生命轮回的过程之中——凡夫的这个轮回过程是无我。




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于晓非先生的微信公众号“净名精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课程也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 于晓非_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课程已经在 喜马拉雅 上线了。

  • 悦悦402097315

    感恩,于老师对《心经》的清晰导读,解构了 生、死 轮回的原因,这一世为人,应好好珍惜,谢谢,谢谢,于老师,精彩的导读,阿弥陀佛🙏🙏🙏

    于晓非_ 回复 @悦悦402097315: 🙏

  • moyan圆照

    我买了《楞伽经》导读音频,但是现在不能看了,怎么办?

    于晓非_ 回复 @moyan圆照: 用购买时的账号登陆一下喜马拉雅。

  • 西有莲花_jb

    从未听到过如此精辟清晰明了的讲解,感恩于老师,阿弥陀佛。

    于晓非_ 回复 @西有莲花_jb:

  • 刘伟_成都

    于老师普度众生苦难,功德无量!

    于晓非_ 回复 @刘伟_成都: 《楞伽经》导读课程也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 于晓非_

  • 忠勇真

    于老师呀!于老师呀!于老师呀!既然无生,那还需要生孩子吗?生了也可以当白生!白生不如不生!不生就修大乘佛法。无生无常。于老师您怎么看?

    于晓非_ 回复 @忠勇真: 无生而生

  • 1391495nije

    既然都无常一不变的主体,既然都空了,哪来的轮回,哪来的因果,也就没有涅槃,不好理解,请教了 不好理解

    于晓非_ 回复 @1391495nije: 你是想轮回,还是不想轮回? 讲轮回不是佛教,讲轮回无常无我、如梦如幻,才是佛教!正是轮回是空,所以轮回才能解脱。 这些内容在《金刚经》导读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 西真有

    我觉得十二因缘讲得真清晰,“识”到“有”这八支,生命过程的表述。“无明”和“行”是此八支的因,因“无明”而“行”,行此八支。“生”及“老死”是“识”到“有”的结果。讲得真好!获益,顶礼!

    于晓非_ 回复 @西真有: “我觉得十二因缘讲得真清晰,“识”到“有”这八支,生命过程的表述。“无明”和“行”是此八支的因,因“无明”而“行”,行此八支。“生”及“老死”是“识”到“有”的结果。讲得真好!获益,顶礼!” 谢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