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045 佛陀二时教法修行次第:悟无我 证空性 见实相(第13-14段)

《金刚经》045 佛陀二时教法修行次第:悟无我 证空性 见实相(第13-14段)

00:00
20:11

关键词: 

1、《金刚经》第十三段最后一部分“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法布施为最
2、《金刚经》第十四段

a.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鸠摩罗什译本)

深解义趣:领受了空性的道理
为什么涕泪悲泣?第一,惭愧之心,须菩提是修声闻乘的法证了阿罗汉,

现在听了大乘一切法空的道理,心中生起了惭愧之心;第二,感激之情,听了觉者佛陀开示的甚深法义,内心充满了非常的感激之情;第三,法喜充满,喜极而泣,听了佛陀空性的甚深法义,内心一定是法喜充满的;印度的祖师认为,听到空性的道理能欢喜落泪的人,一定是大乘根性的人,所以须菩提此时回小向大。

b.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鸠摩罗什译本)

甚深:在般若经里能够称为甚深的,就是空性。

慧眼:五眼之一,是声闻乘(小乘佛教)修证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所得的智慧。
c.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鸠

摩罗什译本)信心:《华严经》讲“信为道源功德母”,学习佛陀教法,

根本就在一个“信”字。比如说,信不信佛陀是个圆满的觉者?对于佛陀说的法,信不信是一定能够引领着众生走向解脱的?

为什么学佛的信很难建立?

第一,因为颠倒——佛陀这位觉者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我们凡夫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正好相反——我们凡夫所认为的真实,佛陀认为那根本就不真实,而且不仅是不真实的问题,而是我们凡夫境界根本就不存在,而佛陀所证悟的真实,我们凡夫又一点儿影子都没有见到。

第二,因为我们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续的过程当中,在我们心中所熏习的、所积淀下的对凡夫境界的实有的认识,太坚固了,太难以打破。

【回顾】四重“二谛”概括起来,就是空

前两重“二谛”是性空,后两重“二谛”归结为空性。

什么是空,空就是解构,就是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

佛陀讲空恰恰就是说给我们这些凡夫听的,正是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佛陀才要讲空。

空什么?就是空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就是空凡夫误以为有个凡夫境界的真实世界的这个误以为的心

清净:
清净对应杂染(染污)
清净和杂染是一对名言
清净就是离相,杂染就是着相。什么是相?就是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着相,就是死死地执着着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为实有。离相就是知道凡夫境界如梦如幻,根本就不真实,进而知道凡夫境界不仅是不真实的问题,其实是根本就不存在,空性。证空性就是清净。




注 1:这是大乘佛法的修行次第,次第不能颠倒
注 2:妨碍着凡夫见到佛陀证悟的真实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凡夫死死地抓住了在佛陀看来根本就不真实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把它当作真实的存在,这个障碍不铲除,是不可能见到佛陀所证悟的真实的。
注 3:法性、真如、如如、实相、如来藏,这些表述佛陀证悟真实的名言,一定是在把凡夫境界彻底解构完了之后,才能安立表达的。
注 4:不讲次第的佛法,依然属于说相似佛法。
注 4:不讲次第的佛法,依然属于说相似佛法。


《金刚经》导读正文: 


上一讲我们学习到了《金刚经》第十三段的最后的部分。佛陀跟须菩提说,说:“须菩提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如果对照梵文原本,就是经恒河沙等劫,布施了恒河沙等的身体,如果有人这样做了,但是还有人在《金刚经》中受持四句偈,那么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人,他的福德比那个经恒河沙等劫数、布施了恒河沙等身命的人的福德还要多。


这一段我们不需要多解释了,佛陀还是要表达,“法布施”为最。好的,学习到这里,《金刚经》第十三段学习圆满了。下边,开始看《金刚经》的第十四段。

“尔时”,“就在这个时候”,“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注意,到了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了佛陀前面的教诲,“深解义趣”,什么叫“深解义趣”?也就是领受了空性的道理。那么,须菩提听了空性的道理,“涕泪悲泣”,通俗地讲,鼻涕、眼泪往下流,哭了。

我们体会一下,为什么须菩提听了《金刚经》的这个义趣会如此地落泪,我想:第一,是惭愧之心。因为须菩提原来修行的是“声闻乘”的法,是小乘佛法,证了阿罗汉,那么听了佛陀的大乘法,听了一切法空的道理,一定是心中生起了惭愧的心;第二,感激之情,听了觉者佛陀为他开示了空性的甚深法义,内心充满了非常的感激之情;第三,法喜充满,喜极而泣。

听了佛陀的空性的甚深法义,那么须菩提一定是法喜充满的。那么印度的祖师认为,听到空性的道理能欢喜地落泪的人,这是大乘根性的人,所以须菩提此时“回小向大”。

那我们对比一下,那我们听闻了《金刚经》前面的法义,我们有什么感受?你有没有喜极而泣?我想会有这样的人,但是更多的人也许内心生起了欢喜,但是还没达到喜极而泣的程度。

当然,还有些人内心生起的是恐惧,听“空性”,很多人是恐惧的。但是更多的人听“空性”的道理,其实是抵触的。所以对照须菩提,我们倒是内心应该生起惭愧之心啊。

好,下边看经文。须菩提“涕泪悲泣,而白佛言”,他对佛说,说:“希有,世尊呢!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赞叹老师希有,然后说:“老师啊,您讲这么甚深的经典”,注意,在《般若经》里面,能够称为“甚深”就是“空性”,能够讲到“空性”这样道理的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慧眼”,我们现在先不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后边我们要讲“五眼”,“慧眼”是“五眼”其中之一,实际“慧眼”就是声闻乘、小乘佛教修得最高果位、证得阿罗汉的时候所得的智慧,叫“慧眼”。这句话就是,须菩提说:“我在过去证得阿罗汉以来,‘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我从来没有听到老师您讲了如此甚深法义的经典啊”。

须菩提接着说,说:“世尊呢,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句话我们要很好地理解一下。说有的人听闻了《金刚经》前面的法义,能够“信心清净”,首先说“信心”。《华严经》说:“信为道圆功德母”,其实,学习佛陀的教法,根本就在于一个“信”字。

比如说,你信不信佛陀是个圆满的觉者?这一点你从心底里信了吗?第二,你对佛陀说的法,你相信不相信那一定是能够引领着众生走向解脱的,这一点你信了吗?其实很多人,包括很多佛教徒,其实没有信,顶多是半信半疑。学佛,这个“信”是很难建立的,为什么?

就是因为颠倒,也就是佛陀这位觉者对世界的理解,跟我们凡夫对世界的理解正好相反,注意,是反了。我们凡夫所认为的真实,佛陀认为那根本就不真实,而且不仅是不真实的问题,是凡夫境界根本就不存在。而佛陀证悟的真实,我们凡夫又一点影子都没有见过,正好相反。

对于我们凡夫的境界,虽然印度古代很多佛教学者、很多论师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我们凡夫可以理解的方式,比如说运用我们凡夫的逻辑推理的模式,而推出一个悖论,以此来证明凡夫境界的存在其实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凡夫认为凡夫境界的存在的这个前提是错误的。

即便如此,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帮助我们凡夫理解佛陀的教诲,理解“空性”,但是我们凡夫对于“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其实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我们总是将信将疑,为什么?因为我们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续的过程当中,在我们心中所熏习、所积淀下对凡夫境界的实有的认识,这个认识太坚固了,太难以打破了。

我们前面讲教理,讲了四重“二谛”,这四重“二谛”其实概括起来,归根结底用一个字表达,就是“空”。前两重“二谛”讲“性空”,后两重“二谛”归结为“空性”。什么是“空”?“空”就是解构,就是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有人跟我说,说你讲佛教课的时候能不能先别老讲空?能不能讲点不空?能不能像其他老师那样讲点妙有?我问为什么?

他说,因为我们是凡夫,老听这“空”,心里难受。可是你要知道,佛陀讲空是说给谁听的?佛陀讲空,恰恰就是说给我们这些凡夫听的。你要不是凡夫,你见道了,你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了,到了那个时候,佛陀给你说法的时候,就不再这样没完没了说空了。

正是因为你是凡夫,所以才要讲空。空什么?就是“空”凡夫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就是“空”凡夫误以为有个凡夫境界的真实世界的这个误以为的心。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佛法修行的次第。

一再强调,佛陀的教法,特别是大乘佛法,它的横向的教理体系一定是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第二部分是给那些个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把凡夫境界的存在已经被解构了的众生,佛陀给这些众生说第二件事——什么才是佛陀证悟的真实。注意,这是次第,不能颠倒。

因为妨碍着凡夫见到佛陀证悟的真实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凡夫死死地抓住了在佛陀看来根本不真实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世界,我们把它当作真实的存在,这个障碍不铲除,是不可能见到佛陀证悟的真实的。今天,我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佛教界的普遍的现象,就是没有把凡夫境界空干净,就去讲佛陀证悟的真实,什么法性、真如、如如、实相、如来藏。

这个现象太普遍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在佛法中描述佛陀证悟的真实的那些名言,法性、真如、如如、实相、如来藏,这些一定是要在把凡夫境界彻底解构完了之后,才能安立,才能表达的。因为凡夫境界没有被彻底解构,没有解构干净,如果你这个时候给他讲真如、法性、如来藏,那么凡夫一定把佛陀证悟的真实的这个安立的这些名言,一定类比我们凡夫境界的实有去理解,那是三世佛怨!

我今天特别强调这一点,就是你继续往下看。“信心清净”,什么叫清净?在佛法里面,跟“清净”对应的那个词,叫做“杂染”或者叫“染污”。“清净”跟“杂染”,这是一对概念,一对名言。那什么是“清净”?什么是“杂染”?最初步的第一重解释,“清净”就是离相,“杂染”就是着相。 

什么是“相”?就是凡夫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着相”就是死死的执着着凡夫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为实有。那什么是“离相”?清净就是离相。那什么是“离相”?离相就是知道凡夫境界如梦如幻,根本就不真实。

进而还要知道,这凡夫境界还不仅不是一个不真实的问题,其实是根本就不存在——空性。所以大家看,“信心清净”,什么是“清净”?直接讲,证“空性”就是清净。所以,“信心清净”就是对佛陀说的凡夫境界的一切的存在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件事儿,从心底里生起了信心,绝对相信能够证悟这种“空性”,这叫“信心清净”。大家接着看经文。

那么“信心清净”的结果是什么?“则生实相”。“实相”这个名言,大家要格外地注意,这是佛陀二时教法非常常用的一个名言。那什么是“实相”?实相就是佛陀作为智者证悟的真实。我一再强调,佛陀的教理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第二部分,当把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解构完之后,佛陀告诉我们佛陀证悟的真实是什么。

那么佛陀所证悟的真实,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当中用了一个非常常用的名言来表达,就是“实相”。大家看,“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也就是能够对“诸法空性”,能够证“空性”,这是前提,而后生“实相”,而后能够生起佛陀所证悟的真实。大家注意,这就是次第。

总结一下,佛陀“二时教法”的修行的次第,对于我们凡夫而言,是三件事,叫做:悟无我,证空性,见实相。

“悟无我”,就是知道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都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存在,性空,无自性,这是第一个次第,这是前行法,这是为进入大乘佛法奠定基础。那么进入大乘佛法修什么? 

就是第二步,证空性,也就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性的存在,其实就是不存在。凡夫境界以一切都不存在为它的基本特征。“悟无我”是破我们的“我执”,“证空性”是破我们的“实执”。好的,证了空性,就为我们修行次第的第三件事奠定了基础,这第三件事就是“见实相”。 

“实相”就是佛陀证悟的真实。所以,“悟无我”、“证空性”就是破我们凡夫的增益,“见实相”就是补损减。这一点我们前面反复讨论了,今天我再强调一遍,这是修行的次第。如果不讲“无我”,不讲“证空性”,直接讲实相,讲佛陀证悟的真实,这种不讲次第的说法,其实依然属于说相似佛法。




查阅佛学文章、收听更多课程、免费结缘梵汉对照版经书讲义。欢迎关注【净名精舍】公众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84125zxxg

    请教于老师 佛性与空如何理解, 空性是佛性吗?空 不空 空不空?

    于晓非_ 回复 @1584125zxxg: 空性是诠表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的特征;佛性是圣者证悟的真实性。 讲空性,是在破增益;讲佛性,是在补损减。

  • 志夫

    既然是空,那还讲什么?

    于晓非_ 回复 @志夫: 不讲你怎么知道是空?

  • 于晓非_

    晓寒深处_kM 回复 @于晓非_: 这个怎么购买

  • 于晓非_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 姜泽18657999067

    我指的是音频下方的文字

    于晓非_ 回复 @姜泽18657999067: 这些文字是喜马拉雅系统通过ASR技术自动生成的,未经校对,也未经主播授权。马上修改。谢谢您的提醒。

  • 慧兰_y1

    想请教个问题: 佛为什么要讲经

    于晓非_ 回复 @慧兰_y1: 佛陀对无明众生的无限的悲心,所以说法。

  • 听友205509924

    我作为凡人所理解的“空”,是不是世界的所有的、一切的事物,包括人类,每时每刻都是在变化着的,与变化前相比,是空的。一切事物最后都会走向消亡的,所以说是空的。

    于晓非_ 回复 @听友205509924: 你这是最典型的相似佛法的见解。继续往下听课。

  • gracia_vw

    于教授,法布施功德殊胜.福德不可思量。

  • 小狗蔓蔓

    于老师,感恩您🙏,我觉得我卡在了空性上面,我能明白在世俗谛上这个世界没有常一不变的事物,但是在胜义谛上的空就等于这个世俗谛上的没有常以不变的事物,层层解构下去就是胜义谛上的空吗?譬如用笔写一个字在纸上,这个字是不存在的,因为层层解构笔墨纸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吗?感恩于老师开示!随喜赞叹你的功德!🙏

    于晓非_ 回复 @小狗蔓蔓: 凡夫所感知到的世界,在佛陀看来是从来就没有产生过,因而凡夫境界是无生为其特征—空性。 这是佛陀二时教法的内容。 在佛陀看来,凡夫所感知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什么存在?凡夫境界不存在,可是凡夫非要误以为心外有物存在的错觉是存在的—虚妄分别是存在的。这是佛陀三时教法的内容,等待《楞伽经》导读课程来解读。

  • 弘翼书院大明先生

    于老师讲的修学次第太重要了,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