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变富 10

慢慢变富 10

00:00
09:27

慢慢变富10:如何才能长期持有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慢慢变富,今天我们来讲本书的第四部分,叫做持有篇。 先来说长期持有的定力,其实市场是经常波动的,动不动就会调整个20-30%下去,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你还真赚不到钱,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这家公司的股价已经涨到了34万美元一股,可以说是超级大牛了,但是即便这么一家公司,也有股神这个名号掌舵,他在历史上也出现过4次腰斩的经历,最多的时候73年到75年,跌幅接近60%,所以你想想,为啥巴菲特都没人信了?


 


而且要知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现在大家买卖股票,买卖基金实在是太方便了,甚至可以设定好程序,让计算机自己买,但其实交易越是便利,大家的投资收益就会越低。因为你老想操作,动的越多也就错的越多。作者说,现在投资信息也确实越来越多,很多朋友到处都能接触到这些信息,有人说,我跟着一些牛人抄作业行不行呢?其实老齐认为,抄作业是没问题的,但是你也同样涉及一个能不能坚持的问题,风和日丽的时候,肯定没啥问题,但是一旦出现狂风暴雨了,巴菲特都没人信了,你凭啥相信老齐,凭啥相信互联网上一个不知名的大V,这个道理根本说不通。所以这就叫做,抄作业容易,抄心情难,人家能坚持住,所以最后赚钱了,你照猫画虎,但是却没有内功,难免最后东施效颦。所以有些东西,我们还是要调整心态为先。


 


首先,我们要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信心,巴菲特一直强调不可救药的乐观,他总是庆幸,自己生在美国,但即便在美国也有70年代的大动荡。美国要被石油和通胀搞垮的论调不绝于耳,那么你在这时候,是否还能坚信未来会更好?这是知识,智慧和格局决定的,巴菲特这些投资大师,他们其实鬼的很,坚定做多,就是在赌国家不完蛋,这个胜算高达99.999%,赌对了就赚大钱,赌错了那你把钱放在哪其实都不安全了。投资中国也一样,我们要想赚大钱,要想过好日子,必须盼着中国强大。如果中国不强大说啥都没有,真出现了100年前那样的动荡,就算你把钱换成金条也一点用都没有,那么多士绅资本家地主,没几个是得以善终的。电影1942拍的就很好,十里八乡最有钱的地主又怎么样,逃难的过程中,最后还是要了饭。所以心里阳光点,你只能希望国家更好,没有人可以靠赌自己国家破产而发财。那些天天咒骂自己祖国的人,通常都只能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其次,对股市有个规律性的把握。经济有波动,股市也有波动,这很正常,但科技向前发展,股市也会不断向上。前面也说了投资50年,股市的回报几乎是个常数,所以跌的多的时候,尽量敢买,涨的多的时候,反而应该保守。你了解了股市的密码之后,其实也就没那么心慌了。特别是再掌握了资产配置的技巧,以及能够看懂周期,其实很多东西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就像你知道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所以不会因为到了寒冬而感到恐惧一样。


 


第三,来自坚定的投资哲学和信仰。也就是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看的懂人性,知道大家都在想什么,做到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第四,来自对于企业的深刻理解,当你知道自己投资的企业价值几何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慌张。虽然老齐是个投资人,但我更是个企业家,我深深知道,股市天天你在波动,但其实企业每天都在日常经营,没什么太大变化,基本上非常稳定。通常变化的并非是基本面,而是人心。你把企业看透了,把自己当成个企业家,而不是投机者,你其实也就没啥可慌的了,巴菲特从来都是把自己当成企业主来对待,股价跌了一半又怎么样,企业还在每年创造同样多的利润,他知道价格早晚会涨回来的。所以有了这些内功心法,无论股市再怎么腥风血雨,我们都能泰然处之。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反复的看书,洗脑,训练的过程。老齐一开始也慌,但后来慢慢的也就不慌了,甚至看他跌下去了还很兴奋。这就跟打游戏是一个道理,你恐慌主要是因为毫无防备,当你已经能够判断对方的下一个动作的时候,就会由恐慌变成兴奋,是那种一切已经尽在掌握的兴奋。投资不是打板算卦,投资是应对之道。所有的变化你都有预案,自然就会产生这种感觉。


 


作者做了一个假设,以20倍市盈率买入每年增长15%的股票,10年后,除非市盈率掉到了5倍以下才会亏损,否则几乎没有损失的可能。所以买入一个正常增长的企业,只要你买的不是太贵,是根本不可能亏损的。老齐也经常说,投资亏损只有两个问题,1是买的太贵,2是卖的太早,把这两个问题处理好,基本上就不会有问题了。短期股市走势很随机,但是如果长期来看,股市基本上是最为确定的投资方式,基本上不太可能赔钱。大家也可以想一想,你之前那些赔钱的投资,如果多拿一段时间,是不是也就都能盈利了?特别是对一些弱周期的行业,更是如此。


 


一般在投资中会把波动直接视为是风险,但这主要是针对短期而言的,长期投资,波动的问题其实并不太大。到底要不要控制回撤,其实大家一直都是有分歧的,比如作者就是没必要控制回撤,控制了回撤大概率也就控制了未来的上涨。但是老齐的观点是,必要的控制还是要做的,回撤这个事他会击破你的心理底线,一旦心态失衡,那所有的正确方法也就抛诸于脑后了。而且有的时候回撤也确实过大,如果跌50%下去,你需要涨100%才能回来。所以让回撤小一点,有利于我们投资的复原。


 


其实谁也不能保证一买就赚钱,比如巴菲特够厉害了吧,72年买的华盛顿邮报,到了78年才解套,投资富国银行,两年都没赚钱,美国运通4年没赚钱,40美元买入的可口可乐,足足跌了一半,但这些最后都为股神赚到了足够多的钱。也都成为了他津津乐道的大牛股。


 


很多事实都已经证明,在股市里如果要取得的丰厚的回报,并不需要太精明,有时候傻一点没什么坏处,那些总是觉得自己很精明的人,跑来跑去反复做波段,其实最后反而收益很低,波段操作,最大的难点,其实在于你很难连续正确两次,有时候卖对了,但是没买对,有时候买对了,但是没有卖对。所以这都是问题,越是到牛市里,这个问题也就越明显,很多做波段的,都是买入价格比卖出价格更高,最后反而吃了大亏,但这还算是好的,有的干脆就卖飞了,卖出之后,再也找不到买入点,结果生生错过了牛市。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永远不卖呢?其实也不是,作者说有4种情况是可以卖的,1发现买错了,肯定要及时纠正,2公司基本面发生根本性变化了,你买入的逻辑不存在了。3股价涨的太疯了。已经超出了合理的估值范围,4找到了更好的性价比投资标的。其实,老齐来说,更喜欢第四点,我的买入卖出,其实都是通过资产间的价格比较得来的。当债券更划算的时候,就重仓债券,当股票更划算的时候,就加大股票的持有比例。尽量不去做判断。让资产自己说话。


 


如果要是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信号,那就尽可能的持有,不去卖出。其实90%的时间,都应该无事可做才对,投资应该把笨功夫花在买入之前,一旦买入了,把资产都布局完毕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忘掉你的账户。比如刘元生90年代投资万科360万,然后就再没有动过,当时虽然已经是一笔巨款,但到现在已经价值50几个亿,更是一笔天文数字。这样的牛散才是真正的牛人。这些财富都有据可查,而且就在股东名录里。那些天天说自己一年赚一倍的波段手们,其实根本就没啥依据。


 


当整个市场进入泡沫阶段的时候,其实也是可以卖出的,作者说,整个市场50-60倍市盈率了,就可以考虑离场。老齐的经验就是,还是要先看市场情绪,所有人都疯狂了,业余投资者都赚到大把利润了,开始给专业投资者推荐股票的时候。就是专业投资者该选择离场的时候。即便不离场,也要降低仓位,也就是说越到牛市后期,其实应该是股市仓位越低的。而普通投资者恰恰相反,牛市过半开始定投,然后越投仓位越重,最后满仓迎接暴跌。明天我们再来讲讲投资中如何树立耐心,以及该如何建立修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