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战争与和平】 月光下 是谁在唱歌

146.【战争与和平】 月光下 是谁在唱歌

00:00
25:22

【新节目上线】

惠天&言亮最新节目《基督山伯爵|言亮、惠天播讲|复仇三部曲第一部》(点击专辑名称,即可跳转到新专辑)已上线!改编自世界通俗小说典范《基督山伯爵》,为你讲述世界经典复仇巨著!



【往期优秀节目回顾】

世界的凛冬:二战的权力游戏》&《永恒的边缘:冷战的权力游戏

(点击专辑名称即可跳转到该节目)



出场人物:

虚拟人物:

别祖霍夫家族:

伯爵私生子:皮埃尔


保尔康斯基家族:

儿子:安德烈


罗斯托夫家族:

儿子:尼古拉

小女儿:娜塔莎

外甥女:宋妮雅


知识卡片:

俄国音乐在十八世纪前主要为宗教音乐,俄国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下半叶,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继出现,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演出。


19世纪初的俄国音乐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倾向。歌剧题材偏好童话和民间传说,追求豪华的舞台效果,音乐充满多愁善感的情调。作品有达维多夫的《列斯塔,第聂伯河的水仙女》(1805)、K.A.卡沃斯的《伊利亚勇士》(1806)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韦尔'、韦尔斯托夫斯基的《阿斯科尔德的坟墓》(1835)。在阿'、阿利亚比耶夫、A.E.瓦尔拉莫夫和古里廖夫的室内声乐曲中,孤独忧愁、不满现实、幻想美好未来的浪漫主义思想情感与朴素的城市抒情歌曲风格结合在一起。

19世纪30~40年代,米哈伊尔·格林卡的创作标志了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的确立。格林卡吸取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乐派的成果,钻研了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将专业的音乐技巧与质朴的俄国民间音乐结合,使俄国音乐文化提高到欧洲先进水平,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

处在同一时期的柴科夫斯基则重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民族传统方面,他和强力集团并无多少差异,但是在创作实践上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80~90年代在沙皇专制高压政策下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苦闷心理;作品的音调更多来源于城市歌曲;创作领域扩大,涉及了几乎全部音乐体裁和形式;作曲技术更加全面和完善。他的作品交织着戏剧性冲突、抒情性表白和风俗生活的描写,委婉的旋律,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云片一

    这集讲的太美了,有此一夜,此生难忘!另外最后的音乐名字叫什么啊?强烈呼吁言亮老师在网易云音乐上创建歌单,一战二战冷战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世界史原声!

    云片一 回复 @云片一: 复议的朋友们给我点赞啊

  • Ander韩

    实锤了,惠博士可以欣赏到文学的美,但是音乐的感觉还是言亮来吧,不过你们俩的胡逗给我们带来了幽默的快乐。

  • JamesChangCHN

    把惠老那句月亮之上剪掉,这集意境绝对满分

  • 稻草人_7as

    不知道是言亮老师心绪变了,还是我的心绪变了,总觉得最近几集味道有些不对——惠天还是那个惠天,言亮不再是那个言亮。之前的节目中惠天带有很多个人的感情色彩,言亮少有;而最近言亮的个人感情色彩开始慢慢地开始呼之欲出,犹抱琵琶半遮面。“我思顾我在”,谁知道这变化缘何而起? 不得不佩服言亮老师。本期节目中有句台词“落地自驾,我来安排”,确实有言亮这样的朋友,会有很多舒适,遇事让人放心。也喜欢惠天老师的台词“都蛮好的,都蛮好的”。没有言亮可能就没有两个三部曲和人文通识,没有其他合伙人,人文通识也许会少了很多色彩,“都蛮重要的,都蛮重要的”

    小楼昨夜春雨 回复 @稻草人_7as: 你写的蛮好的,蛮好的,哈哈。

  • 海音词

    垫乐真好听,另外,求求惠博士,千万别再唱歌了,真心要命啊

  • 我欲随风_gu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安德烈呀,安德烈……失去才到珍惜,辜负了自己心爱的人,自己缺全然不知,静静的夜里孤单一人……唉!!!这里应该在配一首《贝加尔湖畔》

  • 薇拉_dz

    去俄罗斯啊,伏尔加河游,金环小镇游……我第一个报名……还能提供路线思路

  • 周先生_xa

    这集像一首缓慢的抒情散文,在缓缓的乐曲当中,我看到了一个热烈奔放美丽的姑娘,一个看淡一切的忧郁男子。美丽的姑娘,总是能够拯救这个世界。

    frank_kou 回复 @周先生_xa: 热烈奔放的姑娘没过多久就跟渣男跑了

  • 1861202upst

    惠天老师的“月亮之上”大煞风景

  • Lusy_kc

    俄罗斯自驾游什么时候去?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