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悲惨世界】虐

83.【悲惨世界】虐

00:00
36:04

【新节目上线】

惠天&言亮最新节目《基督山伯爵|言亮、惠天播讲|复仇三部曲第一部》(点击专辑名称,即可跳转到新专辑)已上线!改编自世界通俗小说典范《基督山伯爵》,为你讲述世界经典复仇巨著!



【往期优秀节目回顾】

世界的凛冬:二战的权力游戏》&《永恒的边缘:冷战的权力游戏

(点击专辑名称即可跳转新节目)



出场人物:


虚拟人物:

法国青年:马吕斯

芳汀女儿:珂赛特

在逃苦役犯:冉·阿让



知识卡片:

【19世纪法国的美好时代】

从1889年起,巴黎开始用电灯照明;1914年起,各大城市都用上了电,但煤气灯仍在许多普通百姓家使用。电话机也开始在城市普及,1910年时已有31万家自备电话。城市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工薪阶层的工资提高得比较快,如1885-1901年,工资增长了34%,而物价却下降了8%,在此期间,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温饱问题实际上已得到解决。牛奶、糖、水果的供应越来越多。当时的巴黎,咖啡馆、酒店已逾2.5万家,一般市民也可以到那里去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在此基础上,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日趋丰富多彩。

由于1906年颁布了每星期一天的休息日法,法国人便有可能参加更多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从1903年创设的环法自行车大赛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1895年年底,卢米埃尔兄弟推出世界第一部电影く工厂的大门》后,卢米埃尔、格里爱、百代、高蒙等电影公司相继成立,法国成了世界电影的故乡。法国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和欣赏许多精彩的影片,电影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圈子。

报纸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普通百姓可以借助于报上刊登的新闻了解外部世界。20世纪初,巴黎的4家大报《小报》、《小巴黎人报》、《晨报》和《日报》的发行量已达450万份。另有一些通俗刊物,如《大众读物》、《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消遣》也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社会经过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被人称为“美好时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酒凤凰eva

    言亮评价马吕斯的处理显得天真、幼稚了点,按照这逻辑也要容许有另一种声音说冉阿让现在毕竟是位时日不多的老人了,干嘛还要跟一位老人计较?所以这是个百搭的评价,偏感性了。 另外想说马吕斯从对他父亲也好、对冉阿让也好,都是非黑即白的态度(像另一个沙威)他重情,但重的是失去后的那种情,他讲理,但讲得是他要的那种理。他貌似配合冉阿让做切割,其实是在给自己做心理疗愈,看这结局不都是你冉阿让想要的吗? 马吕斯有着上层阶级的凉薄和傲慢,也有着底层人士的市侩和淡漠,他缺的是一种人情味。

  • montanus

    虽然我很敬重惠博士的人品,但还是建议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要过于掺杂主播的主观情绪。适当保持中立,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挖掘,去体会和感知雨果先生笔下的人物,对于理解和感受这部巨著更有价值。当然,还是期待两位老师在每集末尾或番外有评论或辩论哈。 最后,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老听众一路追随,期待更多优秀作品

    藤原拓海女朋友 回复 @montanus: 这又不是读书,本来就是他们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能不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加到主播身上

  • 1565003zhda

    真的对珂赛特好失望,珂赛特好像一点该有判断能力都没有,不像受过苦的人,两年轻人都是巨婴!!

    桑葚龙龙龙龙 回复 @1565003zhda: 珂赛特真的巨蠢 只会哭和撒娇 根本没有脑子

  • 簌簌乐颠了

    惠博士和言老师的争论其实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他们对两个主要人物问题的剖析我基本都赞同。马吕斯有很大的问题,但冉阿让也过分活在一种悲情的个人英雄主义之中,好像我为所有人的付出都是我的事,不需要你们知道,但是他却有选择地把自己“阴暗”的一面以一种隐瞒和扭曲的样貌告诉了马吕斯,连60万法郎都变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来路。既然你让人家知情,却不让他知道完整的实情,这不是一种欺骗吗?你如果把他们当成至亲的人,为什么不相信他们会做出客观理智的判断?凭什么认为自己就可以决定事情的走向呢?这不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吗?什么都你来扛但你真的能对由此导致别人承受的一切负责吗?

    善迹 回复 @簌簌乐颠了: 对的,冉阿让似乎想证明自己伟大,又怕别人知道他伟大,最后把自己搞成一个卑微甚至卑贱的人,说明他骨子里还是这样一个人

  • 1565003zhda

    我觉得赶走女仆是对珂赛特的不尊重,仆人打架主人管理无能,而不是应该赶走妻子的女仆,妻子的陪嫁从小一起生活的人,作为丈夫不应该这样,言亮圆的很牵强

    月_奥古斯都 回复 @1565003zhda: 非常同意

  • 缸中智脑

    不明白苦役犯罪比造反者大吗?现在不追究,随时可以追究啊,马里死才是最大的定时炸弹啊

    夜晚风也很温柔 回复 @缸中智脑: 造反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形态的一种反应,但苦役贩是道德沦丧的一种名词吧。

  • 喜玉儿

    真心不喜欢马吕于斯这个人物,同样是20岁,冉阿让可以为了姐姐那几个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他却弃扶养他长大的姥爷于不顾,这二集里他的所做所为就顺理成章了。他自私又凉薄,缺乏同理心和感恩心,比较赞同惠博士的观点。

  • mao_zxw

    听到这里已经没有太多的同情了,更多的是生气,冉阿让遭到今天的待遇,有自作自受的成分;当然了马吕斯也太无情,哪怕念一点冉阿让对珂赛特的养育之恩也不能这样对待冉阿让;再说珂赛特面对父亲来家里时的一次次待遇,并没有就诸多疑问问个究竟,如果是一个特别感恩的人,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养育自己十年的救命恩人遭受如此待遇的,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弄个水落石出的,如果是我的话,我绝不会善罢甘休,滴水之恩定以永情相报……

  • 我家的红豆

    马吕于斯太没人情味了!要是我是他的话,我会跟冉·阿让谈清楚这60万的事,讨论清楚我们之间的界限,多长时间来探望珂赛特一次,然后照办。

    我家的红豆 回复 @我家的红豆: 我觉得马吕于斯黑化了。哎

  • 符隽语

    建议二位分房睡一段时间,彼此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