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孙策派人在许府刺杀许贡妥当吗,孙策为何对于吉动怒

80.孙策派人在许府刺杀许贡妥当吗,孙策为何对于吉动怒

00:00
07:56

80.孙策派人在许府刺杀许贡妥当吗,孙策为何对于吉动怒

 

孙策骁勇善战,年纪轻轻便自霸江东,建立起吴国基业。但随后却因杀死了太守许贡和道士于吉,致使自己死于非命。


那么,孙策为何非要杀死许贡、于吉?而处死区区两人又为何会让一代江东霸主命丧黄泉?这其中为我们揭示出孙策身上哪些致命的弱点呢?

 

孙策很像他的父亲,勇猛且有野心,但也同样性子很急,控制不了自己。所以两个人都很短命,且皆死于小人之手。


我们常说“父子同命”,它有两个意思:一方面说如果不提高警觉的话,就会跟自己的父亲结局一样;另一方面是说如果提高警觉的话,就可以避免父亲当年的错误。可惜孙策没有这样的警觉性。

 

孙策自霸江东以后,常有攻打许昌独霸天下的打算。吴郡太守许贡得知此事后,为讨好曹操,便派人送密信,不料被孙策截获,孙策一怒之下亲手杀死了信使。


孙策此举跟吕布一模一样——不高兴就杀人。作为一个放眼天下的人,怎么可以如此行事?这是非常失策的。


许贡告密是他的事,孙策根本阻挡不了。现在庆幸被自己发现了,就该好好应付,而不是意气用事。这种情绪化的反应,对孙策来讲是大大不利的。

 

孙策杀死信使后,为绝后患,又立刻前往许贡家中刺死许贡。我们不反对孙策杀许贡,因为那是他的事情,我们不是孙策,不能像“和事佬”那样说就是不该杀。


但是孙策太鲁莽了,要杀的话也要小心,最好引诱到别处去杀才对。可孙策却不这样,他公然跑到许府来杀许贡。


许府养了许多幕客,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主公被杀,传出去以后别人会说他们是吃闲饭的,无力保护自己的主公,他们的脸往哪搁呢?所以他们必然要为许贡报仇,这是孙策自己逼出来的后果,自己要去承受。

 

许贡死后,许贡的三名幕客乘孙策微服出行时,尾随在后,打算寻找机会刺杀孙策,恰碰到百姓沿街跪拜于吉道人,孙策大怒。


前面说过,孙策脾气暴躁,性子太急,气量也不够。他看到于吉受民众跪拜,心里很嫉妒——我才是江东的领主,百姓却怎么好像不认识我,单单去拜一个道人呢?他为此恼怒不已。、


当然于吉也要检讨,如此招摇过市,心目中还有没有孙策?所以于吉也要为这些错误的行为承受相应的恶果。

 

面对于吉,孙策要么把他请来做幕僚或者御医,这样有点政教合一的色彩,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要么派人告诉于吉,不允许他这样,要行医的话,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要胡乱走动。


但孙策两种办法都不采用,而是看不顺眼就坚决取缔。他这样做,前途肯定会受到阻挠,气死自己也是活该。


孙策所犯的毛病,就是用于吉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于吉做错事,错在于吉,而受损伤的居然是他孙策,岂不是很蠢?


所以,一个人因为别人做错了事情,自己去大动肝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很愚昧的。

 

张昭发现了刺客,便极力劝孙策回家。而孙策却误以为张昭此举也是因为害怕于吉道人,便非常生气,打算派人将于吉抓来问罪,不巧却碰到母亲也要出门去求仙问道,孙策不敢阻拦,不由得更加生气。

 

孙策见母亲竟然也知道他要捉拿于吉问罪的事情,非常生气。就问谁告诉他母亲的。照理说这是外事,怎么能和家事扯到一起呢?这时张昭站了出来,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前面讲过,中国自古盛行人头主义,张昭完全可以找人开刀,让别人替他顶罪。但是,如果张昭连这种小事都如此处理的话,那以后谁还敢跟他呢?


如果是大事的话,张昭把所有责任推给一个人,让别人去承担,即使那人含冤而死,自己再照顾好他的家人,也还可以理解。


但现在只是小事一桩,充其量只是被骂一顿打两下,而且孙策比较尊重张昭,他承担下来,孙策自然也不会怎样,所以他这么做倒是正确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748o1lk44tkgheb2iugj

    专业

    曾仕强学堂 回复 @748o1lk44tkgheb2iugj: 感恩您的支持和认可,每天听一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加油!请多多分享,让更多的人可以受益。

  • 华风品龙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华风品龙: 相遇即是缘,请多多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

  • 毛靖博

    非常支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毛靖博: 感恩您的留言和支持,在此相遇即是缘分,请关注主播,聆听不迷路。

  • 我是你的大树_0o

    liao解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我是你的大树_0o: 感恩留言,请多多分享与转发!

  • 沐晨乐曦

    孙策很像他的父亲,勇猛且有野心,但也同样性子很急,控制不了自己。所以两个人都很短命,且皆死于小人之手。 我们常说“父子同命”,它有两个意思:一方面说如果不提高警觉的话,就会跟自己的父亲结局一样;另一方面是说如果提高警觉的话,就可以避免父亲当年的错误。可惜孙策没有这样的警觉性。

  • 沐晨乐曦

    所以,一个人因为别人做错了事情,自己去大动肝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很愚昧的。

  • 微微_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