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的定力

【第13讲】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的定力

00:00
10:58

添加助教微信“jwzhujiao3”,发送关键词“喜马拉雅 张忆东”及订单截图,

即可加入社群,并获取课件&2019年A股-港股-美股最全展望报告!

本课为视频课,欢迎点击观看“视频”


本期提要

1,政策对于市场情绪的影响机制

2,政策对于市场预期的影响机制

3,除了预期和情绪,对于短期而言,更加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政策博弈:影响情绪和预期

我们再从短期的角度分析一下现在的形势,短期其实就是博弈。为什么我把政策博弈放在短期这里讲?此前我说中期要关注货币政策,而短期分析的是什么?是预期和情绪,从预期和情绪的角度来说,政策常常是一个变量,它首先要作用于投资者的行为,之后才能够对短期市场产生影响。从短期来看,政策对于股市最明显的影响,其实在于改变情绪,其次在于改变预期


比如,本来是不允许反复做交易、不允许追涨停板的,但现在不封账户了,你有更多的灵活性、主动性去做交易了,这肯定会明显影响情绪。为什么?因为短期是看博弈、看风险偏好的,那么它就跟投资者结构是相关的。


我为什么一直没有过多的关注港股或者美股的短期博弈,因为参与博弈的都是机构投资者,大家都很有底线,或者说会围绕着自己的配置,根据中长期的逻辑形成核心策略。但是,我一直讲A股有一个最大的价值,就是投机价值。就像我所推崇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洞察力,我们不去判断它应该如何,而是要判断它会如何。这么多年来,只要投资结构不改变,投机价值就是A股一个不容忽视的价值。


但反过来说,水至清则无鱼,过度的监管会使市场变成一潭死水,至少会使市场失去交易价值,也就是失去投机价值,这样一来投资者要关注的问题就太多了,既要关注中美关系,还要关注宏观周期。1998年以前,企业的经营比现在差多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力度也比现在弱得多,但是,20世纪90年代A股照样风生水起,照样有赚钱效应,它就是短期的。


你如果参与了短期行情,就要告诉自己看重的就是投机价值。你不能“既要、又要、也要、还要”,分明是在投机,却还要打着价值投资的幌子,还要说我要去买白马蓝筹,我要持有它到天荒地老,其实你就是想投一把机而已。所以,所谓政策分析,我更想说的是,从投资和投机两个角度看,它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投资的角度看,你赚的是基本面的钱,这个基本面包括政府的政策,特别是流动性,同时,经济的景气带来产业景气,进而带来了企业的景气巡回。而从投机的角度看,政策分析其实就是博弈,就是看交易对手方。


比如说,有人出来喊话了,你不要说你不信,如果想参与的话,你要看市场信不信。从短期的角度来说,风险偏好一定是会改善的。中央强调支持民企,这一定会改变预期,因为在此前一个阶段,根据之前讲的四象限理论,大家有点担心我们会向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走。那么,现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本身就是一个边际的改善。


第二个层面是更加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改变了短期的交易环境,或者说流动性,大家对经济的预期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此前,大家比较担心的是政策问题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企业家没有信心,进而引发经济的失速、失控。政策调整以后,大家开始弱化对于经济失速的担忧。因为降速是正常的,是符合规律的。就像人一样,如果一个人得的是慢性病,其实跟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他可能生病了,但还是能正常的工作、学习;但如果他得的是脑梗、心梗,那就很危险,是致命的。


所以现在不怕经济出清,怕的是经济过快失速。但是货币政策和监管已经开始调整,财政政策也开始调整,虽然整体的下行趋势还在,但失速的压力是有所缓解的,这些都会影响短期的情绪。短期的情绪和短期的预期不是看绝对值,而是看边际的变化。以上就是政策调整带来的预期的改变。

股市政策的调整,改变的是情绪。比如领导人发声鼓励资本市场,如果从中国股市的历史来看,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出现过好多次,无论是519行情,还是2004年9月温家宝提出“国九条”,支持资本市场建设,做大做强。


我们要关注的是,除了政策之外,有没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如果只是喊话,那可能只会带来一两天或者一周的反弹,就像2004年9月14日到9月24日,国九条的出现带来了逼空式的反弹。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关注今年10月20日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专题会议上强调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这也许会给资本市场的建设带来制度性的变化,比如引入长期资金,以及加大对于退市制度、分红制度等的建设。这些都会形成正面的影响。

除了预期和情绪,对于短期而言,更加重要的是有没有钱,有没有钱进来,以及有没有钱再出去。过去的这两个月,核心问题不仅仅在于我们只看到很少的外资流入,没有其他的资金增长,更大的问题是股权质押的风险,它导致了资金的流出,大家担心爆仓、平仓。


好消息是领导层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风险,坏消息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到期质押的规模因为之前不让解压还在累积,这也让我认为,叠加了前面的一些中长期逻辑,再加上短期的股票质押的压力,今年年底以及明年一季度可能还是要小心一些。但是,会不会构成危机?这倒不会。


也就是说,与之前2400点的低点相比,我认为现在是在一个底部区域。既然叫底部区域,也就意味着下行的空间可能已经不是令人很恐惧的那个空间了,是有限的、可控的空间了。为什么?因为现在各个层面,无论是地方政府、券商,还是央行,都在积极的想方设法去化解这样的一个风险。虽然还是会有压力,但是应该不会构成流动性危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