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全球与中国核心资产方法论

【第15讲】全球与中国核心资产方法论

00:00
07:03

添加助教微信“jwzhujiao3”,发送关键词“喜马拉雅 张忆东”及订单截图,

即可加入社群,并获取课件&2019年A股-港股-美股最全展望报告!


本课为视频课,欢迎点击观看“视频”


本期提要

1,核心资产的标准

2,中、美龙头市值对比


潜力无限的中国核心资产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五部分,方法论的应用,也就是整个策略研究框架的应用。


比如2016年,我既提出了港股牛市,也提出了核心资产。因为资产配置实质上就是买什么东西,这就涉及对各个产业的理解,首先要在产业里找到最优秀的公司,然后形成对产业的一些看法。核心资产这个东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确定一个标准呢?在中国A股市场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配置型市场的历史机遇下,我们认为还是要以全球对标的标准去思考。


首先来看两张图。右图是巴菲特的净值表现和标普500指数的表现的对比图,左图是美国GDP的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的GDP开始逐渐下降,但这并不妨碍美国出现一批全球有名的、最优秀的公司


我们之前讲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加息导致无风险收益率上行,市场压力增大,同时还面临着外部风险——拉美债务危机。甚至从大国博弈这个角度,80年代的美国既要跟苏联政治对立,进行全面的军备竞赛,同时它又在经济层面跟日本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贸易冲突。


但是这些复杂的中、短期变量,并没有妨碍美国的一批公司慢慢地从小巨人成长为全球性的伟大公司。当时的小巨人,比如沃尔玛,甚至强生、麦当劳,还只是美国本土细分行业的龙头,但是慢慢地,它们就成为全球性的公司。


中美龙头市值对比

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随大流的时代过去了,大繁荣的时代,也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十多年已经告一段落,现在进入一个大分化的时代。


所以我们试图从全球竞争力的这个角度,筛选出一些已知的核心资产,我只能称它们为已知的核心资产,因为还有更多的可能是未知的核心资产。有些公司现在看上去也许只是细分行业的小龙头,就像被巴菲特错看的沃尔玛,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刚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看上它,直到后来巴菲特才加大了对于沃尔玛的投资。


从国际对标的角度来看,中国公司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各个行业级别的企业排名的前三十,甚至前二十名之中,无论是下游、中游,还是上游产业。来看下面这张图,图中的红色柱子代表每一个行业中前五十的公司里面中国公司的占比,黄色柱子代表美国公司的占比。

可以看到,在部分行业,中国在全球前五十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国,比如一些跟生产制作相关的行业。但是在科技、金融,特别是制造业的高端领域,美国还是占主导地位。公共事业类,我们已经开始占优了,特别是一些跟水务相关的产业,因为毕竟从制度角度来讲我们有优势,因为美国的公共事业还是偏民企,而我们是国企。同样的,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和美国的差距也已经在慢慢缩小。


当然这里我们采用的是GKS的三级行业标准,可能跟A股的思路不太一样,比如它把教育归为非日常生活的消费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真的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消费市场。所以我们的这种内需消费型的东西,在全球的排名都比较靠前的


甚至电商,我们也是排名靠前的,携程甚至可以进入全球前五。而在金融领域,工行、平安等公司从银行和保险的角度看,也都排名靠前。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中国已经拥有了做二望一的这种可能性。也就是我们整个的经济体足够大,已经有一批公司成为全球现代公司。

但成为全球性的公司以后,优势能不能巩固,进而能够从中国最优秀的公司变成全球最优秀的公司,这是第一点需要思考的。第二点,我们也想探讨一下,中国的一些需要补短板的地方,或者说我们还不行的地方,有没有可能逆袭,涌现全球性的公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