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妈妈先回应情绪 可能17岁少年不会一跃而下

如果妈妈先回应情绪 可能17岁少年不会一跃而下

00:00
03:26

17岁少年一跃跳桥的5秒视频,真的让很多父母很扎心。大家为孩子惋惜、也可怜那位没能追上抱住孩子的母亲,同时也在感叹现在孩子真的不好管,一起一起的事件似乎在向父母示威,不要管。父母也好像在一次一次惊恐后越来越不敢管不知道怎么管。带着问题咨询我的心理学女博士老师,自然先从心理生理发展来看看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会发现,到了10岁左右,自家的乖乖女乖乖仔好像都变了一个人,这是因为从10岁到20岁,孩子已经进入到了青春期,这是一个从儿童向成年人发展的过度时期,这一时期中,孩子身体内激素的变化加速了身体生长和性成熟,身体也进入第二性征的发育。而这个阶段,大脑中的边缘系统发育早于前额叶的发育,边缘系统主要控制情绪,而前额叶掌管执行控制功能,这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易冲动、急躁、情绪激烈的特点。这个用正面管教中的一种工具对应解释,就是掌中大脑,边缘系统就是我们说的手掌大拇指代表的动物脑,而前额叶皮层就是手掌另外四指代表的理智脑,理智脑发育不如动物脑发展快,那么掌中大脑的盖子就没有办法盖住,也就很难平息情绪。但是我们看看这些冲动少年的冲突对应方,是父母和师长。这是一群成年人,是生理和心理都进入到成熟稳定阶段的大人,前额皮层发育完整,对自己的情绪也更有可控性。所以这样看,当青春期遇到中年人,谁更应该主导理智处理就显而易见了。所以不如跟孩子做个约定,当我们彼此忍不住发货的时候,就做一个“大拇指握在掌心中间 其他四指盖住”的握拳动作,代表要用理智脑盖住乱来的动物脑。让情绪评析。因为如果动物脑不受控制了,就会根据本能和直觉发出两种指令,象动物一样,要么攻击要么逃离。孩子可能就会对咆哮的母亲说“我恨你,你是个坏妈妈臭妈妈”而情绪失控的母亲就会攻击孩子“生了你真是倒八辈子霉”这样一来二去,双方都会心灵伤痕累累,如果再不懂得修复亲子关系,那么孩子就失去了家庭的归属和价值感,青春期的他们可能就会做出更荒唐的事。所以,心理学女博士用一句话解释也提醒了我们这些家长,遇到事情,请先回应情绪。中国人多含蓄,自古主张喜怒不行与色,但是在健康的心理发展中,正视和接纳自己以及孩子的情绪是首要的,每个人的情绪都可以被理解和接纳。在成年人能盖住理智脑的盖子,冷静下来后。要与孩子共情,用语言描述出孩子的情绪,再用共情的方式描述引起孩子情绪的原因,最后可以用猜测的方式说出孩子的愿望,这就是非常有用的灭火器。情绪管理是家长的一大课题,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平日能善于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情绪,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孩子的情绪。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个情绪稳定的父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