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长期看买房不如炒股?

1-4 长期看买房不如炒股?

00:00
11:5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金李。


最近一个朋友问我,金老师,我想去看看美国的房子,您觉得买哪儿的房子比较好?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在美国买房子呢?他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该不该买,但是我在伦敦买了房子,东京也买了,悉尼也有。所以,这次想借着出差的机会看看美国的房子。


 


你可能会想,金老师你这个例子太高大上了。我不是土豪,只能想是在北京买房?或者在武汉买房?又或者嘉兴买房?


那我觉得你也挺豪的。因为国内的房价可能比国外很多地方只高不低。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我们的脑海里,甚至基因里那么喜欢买房子?中国人爱买房子,最早是满足自住需求。到后来富裕了,开始投资房地产,长期以来,很多人甚至形成了习惯,只要攒够了首付,就再买一套房子。但是从长期来看,投资房地产是不是好的财富保值增值的手段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房地产对国家整体财富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再去看看对个人家庭财富的积累影响。


在我们说到,好的财富储值工具的标准时,我相信就有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房地产。的确,房地产是实物资产,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要有房子住,而且最近二十年,房价不仅跑赢了通胀,甚至还带来了高额的收益。事实上,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选中了房地产作为重要的长期的财富储值工具。


在中国的农耕社会中,科技进步缓慢。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和战争,土地的产出量是保持基本稳定,且缓慢上升的。只要勤劳耕作,就一定会有收获。土地是劳作的承载体,也是人们温饱、小康和富裕生活的基础和支柱,又是人们安全感的来源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过去,人们把金银珠宝等动产称为浮财,是浮在水面上的财物。只有土地和房产是搬不走的不动产。


在每个新王朝建立之初,人民分到的土地是相对平均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会将多余的农产品换成金银,挖个地窖藏起来。等积累多了,就拿去买地。买的地越多,收获也就越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慢慢的,有些人成了大地主,而有些人则逐渐失去土地,变成给地主打工的佃农,然后变成租不到土地种的流民,最后变成了吃不饱饭的暴民。


到了王朝的后期,贫富差异日益凸显,可谓是富裕者连阡累陌,贫穷者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贫富分化的加剧导致阶级矛盾越发尖锐,最终带来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新的王朝重新对土地进行相对平均的划分,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再次向少数家庭聚集,贫富差异再次拉开,周而复始,结局总是惊人的相似。纵观历史,中国封建王朝的更迭,本质上与土地的兼并程度一脉相承。在这一过程中,个人财富的积累一次次地被重新清零和再分配。


在漫长的封建时期,社会的土地总量和可耕作用地是基本恒定的,且受限于当时农耕技术水平、环境、地理、战争等因素,所以,在一定时期里,社会总财富的积累也是以很缓慢的方式,呈线性的增长。


反观欧洲,自文艺复兴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在财富的储存和传承上,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对工商企业投资。


在历史上,在小国林立的欧洲大陆上,地缘政治导致欧洲的政治版图高度破碎而且快速变化。宗教、民族、王权、神权之间的斗争,使得欧洲大陆动荡不安。一块土地刚刚取得,可能很快又划归给了另一个国家,没准过几天就又被其他国家占领。这让人们无法完全依赖土地去长期存储财富,而是要另辟蹊径。


各个小国之间虽仍有战乱,但工商往来始终没有被禁止。这不仅促使了欧洲工商贸易的长足发展,也为他们找到了管理财富的新储值工具。当时的普通百姓都知道要将多余的一枚金币放到银行,或者直接进行商业投资。在资金紧张的中世纪欧洲,10%的年化回报并非天方夜谭。虽然承担一定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财富不断地投入和回收,再投入和再回收,形成了一种利上加利的良性循环,专业上,我们称之为复利。例如,一枚金币投资50年后就变成117枚,100年后就变成13780枚,回报是相当可观的。工商投资使得财富本身可以获得滚动式的快速积累,并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由于农耕文明和工商文明在财富积累模式上的不同,对于个体家庭的财富积累,和对于整个社会的财富积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的农耕文明,中国百姓财富的获得和积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拥有土地的多少。而一个人土地财富的增加,往往来自于购买,甚至巧取豪夺别人的土地。所以,从个体看来,财富是在积累,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这更类似于一种零和游戏。而且,随着王朝的更迭,这种个体的财富积累也很容易被重新均贫富,周而复始。我们的祖先长期观察这一趋势和现象,得出了一种近乎宿命的观点: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或者更加通俗地说,就是富不过三代。同时,由于来自土地的多余产出较为固定,所以社会总财富的积累基本表现为线性增长。


在欧洲工商文明的盛行之下,工商企业的个数和它们的总产出的不断增长,基本没有天花板,所以国家总财富是呈指数加速增长的。从个体层面来看,因为国家财富在“没有天花板”的增长,所以个人财富的积累不必建立在剥夺其它人的基础之上。在国家总财富和个人财富迅速积累的作用下,欧洲的整体国力,特别是物质产出,在近代获得了加速发展和反超,这背后是有其财富积累模式的影子。


那么你可能会问,在今天,国家总财富的积累模式和我个人要不要买房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看到的是在过去的将近二十年里,那些投资房地产的人都发家致富了。没错!由于历史的惯性,也由于我国早期资本市场缺乏优质的投资标的,投资性房地产事实上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个重要的财富储值工具。不少家庭从买第一套房,到第N套房,反正是存够首付就买房。而他们被过往十多年的历史证明是大赢家!正因如此,投资性房地产,与股票、债券、基金、私募投资一样,是非常需要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一大类资产。


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从历史的维度分析了,在过去通过土地、房地产储存财富,是会受到社会总产出的限制。那么我们再看今天,如果按照现在人们投资房地产的速度,三十年以后,每家每户手里的房子数量大大增多,但是如果未来社会总产出没有相应地快速增加,房地产的实际购买力将大大缩水,就好比历史上富农囤积土地一样,只是个零和游戏。换句话说,个体以为通过投资房地产储存了很多的财富。但是从社会总体来看,社会总财富,或者说社会总的实际购买力的增加,只能通过提升未来的社会商品和服务总产出而实现。所以,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投资性房地产呢?它是否具有长期价值存储的功能呢?应该怎样去配置房地产更为稳妥呢?


我将在接下来的几节房地产专题课程里为你解答。如果你对房地产有更多的问题,欢迎给我留言。未来,我会在课上针对重点问题跟你讨论。

谢谢!我是金李,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曾侯已

    财富储值工具的选择很重要

  • 陈雄_k5

    实用,较切实际

  • 周永谦

    很好

  • 聂太

    受教了

  • 5tpmjuvee7ubauumht07

    小雅好讨厌。

  • 1362743pplo

    1381416vegv 回复 @1362743pplo: 想说什么就说吧,不要测试我了。

  • 段净尘

    喜欢

    集信有道文化 回复 @段净尘: 谢谢您

  • 浩趣园

    实用

    集信有道文化 回复 @浩趣园: 谢谢您对课程的支持

  • 大猫大liu

    实用感谢金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