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6:刘洪涛|命运背后隐藏的冷知识

《罗密欧与朱丽叶》6:刘洪涛|命运背后隐藏的冷知识

00:00
15:5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上一节我讲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爱情中的成长,以及他们爱情的人文主义性质、人生价值和反封建意义。他们的爱情悲剧背后,其实还有更丰富、深刻的内容值得我们关注。是什么呢?就是命运的力量。


命运是什么?简单地说,命运是事物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与人的愿望相悖,也非人力所能把握和改变。命运观念或许和科学观念相矛盾。崇信科学的人会说,哪有什么命运,那只是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还没有被认识到而已。这里我们不去纠缠孰是孰非,我们只探讨文学本身对命运的表现。


西方文学家都偏爱表现命运,命运似乎也最能铺排故事,提高其作品的品位。古希腊悲剧通常被认为是命运悲剧。在近代西方作家中,英国小说家哈代也是写命运的高手,他众多的威塞克斯小说的故事总是充满离奇,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巧合,让主人公呕心沥血的劳作,以极大努力将要促成的人事,转瞬间化为乌有,或个体生命突然遭遇不幸和死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关算尽,功亏一篑,西方人把这个,认定成命运使然。


不少看文学作品的读者,都希望其中的人物善恶有报,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一对完美恋人,希望他们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可悲剧却发生了。上一节我讲过两个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都和封建陋习有关,一个是包办婚姻,一个是家族世仇。这两个原因很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也就是说,命运是促成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更为本质的力量。


莎士比亚他的很多剧作中,命运都是一位不出场的主人公,也发挥着巨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作家表现命运,与迷信无关,而是其表现人性、反映社会的一种更深刻的形式,能使其作品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么,《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作里究竟是如何表现“命运”的呢?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致辞者的一首十四行诗开场,这首开场诗即点明了主人公爱情的宿命色彩。诗中写到:“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在第一幕第四场,朋友茂丘西奥邀罗密欧去参加凯普莱特家的舞会,罗密欧人为这不是一件聪明的事,因为他昨晚做了一个不祥的梦,让他“仿佛觉得有一种不可知的命运,将要从我们今天晚上的狂欢开始它的恐怖统治,我这可憎恨的生命,将要遭遇惨酷的夭折而告一结束。”


罗密欧很认真地说这番话,显然他内心对此深信不疑。事实上,以后发生的事情完全证实了这不幸的预兆。在婚礼举行后不久,就发生了罗密欧与性格暴烈的提伯尔特决斗并杀死对方的事件。


当时的罗密欧,刚和朱丽叶定情,爱屋及乌,把提伯尔特当亲戚,恨不得上前拥抱他。但提伯尔特根本不理睬罗密欧的友善,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结果被杀。这个事件是整个剧情由喜悦、欢乐走向悲怆、哀伤的转折点。


杀人后,友人班伏里奥叫罗密欧赶紧逃走,因为他可能要面对死刑的处罚,罗密欧痛苦地哀叹自己是个受命运捉弄的人,随后逃进寺院。劳伦斯神父打听到消息回来,对罗密欧说:“你已经和坎坷的命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三幕第五场,罗密欧和朱丽叶缠绵了一夜,在凌晨告别之际,朱丽叶喊道:“我有一颗预感不祥的灵魂;你现在站在下面,我仿佛望见你像一具坟墓底下的尸骸。”后来朱丽叶为拖延时间,假意答应与帕里斯结婚,这一举动被父亲误解以为她回心转意,父亲一高兴,就将婚礼又提前了一天。时间的变动打乱了神父既定的计划。


无论如何,喝假死药水都是一种冒险的举动,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事有不巧,神父派同门约翰神父给逃亡到曼图亚的罗密欧送信,竟然没有把信送到罗密欧手里,致使罗密欧误以为朱丽叶已死,结果酿成了惨剧。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到,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追求中,许多横生的枝节、障碍,非人力所能掌握和控制,它把人的各种努力化解得干干净净。读者观众会想,要不是这样的话,就不会怎样怎样!


是的。但这些不巧和偶然都发生了。这些不巧和偶然,与什么家族世仇、封建家长干预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命运的显现方式。相比较封建势力对二人爱情的破坏,命运的破坏力量更为本质。


那么,这些命运的巧合,都是莎士比亚自己绞尽脑汁编出来的吗?


不是的,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形成命运之力的那些不巧或偶然的因素,并不是莎士比亚闭门造车、凭空编造出来的。它们是莎士比亚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文艺复兴运动晚期和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晚期,欧洲和英国积累的科学知识和遭遇的生存危机的一种投射。


我们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和背景,这样你能更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对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也会增加一些理解。


首先是剧中人物的性格设计,与那个时代的欧洲人普遍相信的“体液说”和“星力说”有关。体液说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根据这一说法,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黑胆液、黄胆液。


这四种体液不同程度的搭配,决定着人的健康和性格。体液比例失去平衡,则健康受损;某种体液上升为主导体液,则人被这种体液所属的性格所决定。


这四种体液各有所主:血液,主激情;粘液,主冷淡、麻痹;黑胆液,主忧郁;黄胆液,主暴烈。如果说一个人显得无精打采,那么粘液就是他的主导体液,如此类推。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是不是会觉得凯普莱特和提伯尔特性情都很暴躁,从体液说角度来分析,说明他们是被黄胆液控制的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始终处于激情之中,行事迅疾,不计后果,说明他们被血液所控制。


这种体液决定性格的说法,现在听起来虽然非常的古怪,但那个时代的人,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同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占星术在欧洲十分流行,人们普遍相信关于“星力”的说法,认为体液的变化受星力的影响。


所谓的“星力”,指的是太阳、行星与黄道十二宫所处的相对位置,与人的体液变化相对应。你肯定知道,在天文学上,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环绕地球所经过的轨迹称为“黄道”。黄道环绕地球一周是360度,恰好大约每30度,就有一个星座,共12个星座。


为什么叫“十二宫”呢?在古人看来,太阳是阿波罗神,它休息的地方定然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因此,他们就把黄道上的一个星座叫做一宫。这十二宫都有名称,像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等等。这个黄道带上也包括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由于行星、恒星运行的速度不一样,所以彼此之间的位置就会呈现周期性变化。


按照这种星力说,人的体液受行星和恒星相对位置变化的影响。例如,当火星这颗行星与太阳及黄道十二宫处在一个相对的位置时,会引起黄胆液的反应,性情暴烈的提伯尔特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冲动。人在星力的作用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它也是命运的一种。


在剧中,甚至连瘟疫和药物也都参与了命运的运作。


欧洲从14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近四百年时间,曾经持续受到黑死病,也就是鼠疫的大规模攻击,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田园荒芜。意大利首当其冲,英国也深受其害。《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幕第二场有一个关键情节,就与黑死病有关。


劳伦斯神父派去给罗密欧送信的约翰神父,想找一个同伴。他找的这个同伴当时正在被瘟疫击倒的人家探访慰问,不巧被巡警碰上,怀疑他们染了病,就把他们封闭在屋里,不让出来,送信的事就这样耽搁了。这个戏的背景在意大利的维罗纳,无疑也融入了莎士比亚在伦敦对大瘟疫的经历和感受。


此外,剧中的劳伦斯神父,除了神职人员的身份,还扮演了瘟疫的诊疗者,即医生的角色。在那个时代,医学并非像现在这样是一门科学,它又是和炼金术、巫术、占星术混杂在一起的。劳伦斯神父就是这样一个有多重身份、颇为复杂、神秘的人物。


他通晓各种花草的药性。在第二幕第三场,写到他一大早起来到户外采集药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手上才会有“假死药”。他让朱丽叶服下的那一剂假死之药,据学者们推测,很可能是他根据自己对花草药性的辩证理解,从毒性很大的曼陀罗草中提炼的汁液。因为这种药草,能让人陷入麻痹和休克状态,看起来就像假死一样。


这种假死之药,当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是莎士比亚依据自己时代的科学水平,动用想象创制的产物。


《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场时致辞者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对“不幸的恋人”,决不是随便说说,他是由主宰男女主人共的体液和星力决定的,是由黑死病、假死药等因素联合推动的,是命中注定的不幸。


好了,到这里,《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全部讲完了。最后总结一下讲过的内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是莎士比亚 借鉴”前人成果、点石成金的产物。罗密欧因为与朱丽叶一见钟情,从一个纨绔少年迅速成长为一个真诚的恋人。他们的爱真诚、浪漫、热烈;他们为了爱情,与社会保守势力、与命运进行了勇敢的抗争,演绎了不朽的真爱传奇。此外,这部剧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上的认识价值。


那么,听完我的分析,你还有没有更多的收获呢?如果你喜欢莎士比亚,或者对他感到好奇,也欢迎你继续收听其他老师讲解的莎翁经典戏剧。如果你想对莎士比亚戏剧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去读更多的莎剧,或者到剧场去观看演出。


优秀的莎剧中译本很多,最有名的当然是朱生豪先生主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此外还有方平先生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辜振坤先生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双语本《莎士比亚全集》。戏剧演出需要随时留意,有机会时千万不要错过。


我是刘洪涛,谢谢你的聆听,期待在喜马拉雅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Twome麋鹿

    莎士比亚的很多剧作中,命运都是一位不出场的主人公,也发挥着巨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作家表现命运,与迷信无关,而是其表现人性、反映社会的一种更深刻的形式,能使其作品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形成命运之力的那些不巧或偶然的因素,并不是莎士比亚闭门造车、凭空编造出来的。它们是莎士比亚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文艺复兴运动晚期和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晚期,欧洲和英国积累的科学知识和遭遇的生存危机的一种投射。

  • 胖队儿妈咪爱读书

    命运,古今中外都在讲,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都有一个主题,人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什么缘分,什么巧合,什么世仇,什么疾病,都是命运!人在命运年前显得那么渺小,而命运带给你的有时又何其伟大

    龙斌3 回复 @胖队儿妈咪爱读书: 1

  • 大山_68j

    世界名著就行一杯老酒,经历了上百年,如今品来,醇厚而使人迷醉,历久弥新。

  • 赖赖赖赖小赖

    超级喜欢每篇的开场白。

  • 一任斜阳伴客愁

    高三打卡继续:命运似乎总是把人一切的努力化解的一干二净,这句话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对被命运捉弄的恋人,那么人真的无能为力吗?不!命运最大的魅力就是人的不断奋斗和追求。不过今天关于欧洲命运学说的讲解真的好精彩,关于星座支配体液,体液支配人的性格,性格支配人物发展,严密的命运体系就形成了,这对我是一个新奇的文学知识。

    离离火 回复 @一任斜阳伴客愁: 是是是jan

  • 13306683knc

    推荐克伦威尔莎士比亚研究工作室的解读。

  • 美丽心情LY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我看的第一个关于爱情的电影,也是我爱情的启蒙,可惜那时年少的我,只看到了爱情的至死不渝,却没能领悟到音频里刘老师所说的那些背后的意义,谢谢刘老师的讲解,让我重新认知了这一个启蒙我爱情的经典故事!

  • 微酸蜜蜜

    老师讲的真好

  • 小星星陈陈陈

    哇。老师还研究占星!!

  • 廉颇老矣_os

    莎士比亞的很多劇作中,命運都是一位不出場的主人公,也發揮著巨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作家表現命運,與迷信無關,而是其表現人性、反映社會的一種更深刻的形式,能使其作品產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形成命運之力的那些不巧或偶然的因素,並不是莎士比亞閉門造車、憑空編造出來的。它們是莎士比亞所處的那個時代,也就是文藝復興運動晚期和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晚期,歐洲和英國積累的科學知識和遭遇的生存危機的一種投射。

    廉颇老矣_os 回复 @廉颇老矣_os: 莎士比亞的很多劇作中,命運都是一位不出場的主人公,也發揮著巨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作家表現命運,與迷信無關,而是其表現人性、反映社會的一種更深刻的形式,能使其作品產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形成命運之力的那些不巧或偶然的因素,並不是莎士比亞閉門造車、憑空編造出來的。它們是莎士比亞所處的那個時代,也就是文藝復興運動晚期和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晚期,歐洲和英國積累的科學知識和遭遇的生存危機的一種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