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4:张冲|谁才是这场悲剧的主要负责人

《李尔王》4:张冲|谁才是这场悲剧的主要负责人

00:00
17:25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复旦大学张冲。


今天,我们继续聊《李尔王》。在前面两期中,我们谈了这部剧本的创作和它的主要情节,虽然我在讲述李尔王的故事时,也不时穿插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用了一些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但总体上,还是跟着传统的思路走的。


今天,我们换个思路,稍微深入地纠结一下《李尔王》里的某些细节,不是“吹毛求疵”,而为了“由表及里”。或许,这样的思考,也能让我们在读其他经典作品时,不断读出新意来。


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李尔王》的悲剧显得格外神秘深刻,格外震撼人心。从表面的戏剧情节看,《李尔王》的故事无非是一个家庭悲剧,与我们当今媒体上某些“老娘舅”“和事佬”话题颇有类似之处:年迈的父母早早把财产交付给了子女,不孝子女财产到手后便将老人一脚踢出家门。这样的故事超越地域、文化和语言,放到舞台上,哪怕是一出哑剧,相信同样会在世上任何地方任何人群中引发深深同情和唏嘘。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剧本的具体台词和情节中,如果现在的我们在现在的舞台上观看这样的演出,在为李尔王和科迪莉亚的悲剧深深叹息的同时,没准在内心深处闪过几个问题。


首先,李尔王和三女儿科迪莉亚对这场悲剧是否也有一定的责任?


先说李尔王。他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无力继续操劳国事,于是准备退休,将国土一分为三,自己轮流住到三个女儿家中,颐享天年。有错吗?没错。可是,这样一个完全合理也可行的退休计划,居然导致了一场惊天的悲剧。是哪个环节出了毛病呢?


在我看来,李尔王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混淆了国与家的界限。当然,在封建时代,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一说,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历史上的他老人家分不清,那是当然的。可是,在现代观众读者心里,国与家是既相关又不同的两个概念,随意混淆,是要出问题的。莎士比亚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用了封建时代的故事,提醒着现代的人们:国事家事,真的得分分清楚啊。


首先,分地是国事,即使是分给自己的后裔,仍然是事关王国未来的大事,像李尔王这样凭一句“我年事已高,想歇歇了”,立马三分天下,是不是太任性了一点?国土三分之后,他名下的不列颠王国还在吗?他是否考虑过完全有可能发生一场不列颠三国演义?事实证明,这样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在后来的剧情发展中,两姐妹因争风吃醋而反目,相互打将起来。国之不国,李尔王的任性似乎脱不了干系。


其次,分土一事,是国家大事,可李尔王用的标准却是父女之情,这完全属于家庭生活范畴。全凭女儿嘴里说了多少甜言蜜语来决定国土划分,这是不是也太随意了一点?再说,从用爱换地的逻辑看,人性和亲情似乎被物质化了,爱成了有价之物,成了可以用来交换商品。这样的思维,与今天用名牌包包,名牌妆品,用信用卡额度和购物车内存量来衡量爱情,原则上是同理。


其实,李尔王不分家国、难分家国,还有一个细节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而这个细节若仅读中文译本,是无法察觉的。当时英国的国王在朝廷上或公务场合,常用第一人称复数we自称,即“我们”,这与我们历史上的皇帝常用“寡人”正好形成对照,英国国王只有对亲属或亲密者,或在私下场合,才用单数的“我”。


在《李尔王》的相关场景中,李尔退休后与两个女儿说话时,时而自称“我们”,时而自称“我”,给人的感觉,他虽然从王位上退了下来,可在位时养成的颐指气使的习惯,好像一时还丢不了,完全忘记了此时的他就一介常人,就是三两女儿的老父亲。他在思维定式中依然把家和国混在了一起。


好,我们暂时把李尔放一放,聊聊那位人见人爱、人见人怜的小女儿科迪莉娅。戏中科迪莉亚的性格,莎士比亚似乎是朝着纯真直率的方向塑造的。可是,当李尔王满心笃定地以为她能说出超越两位姐姐的爱的表达,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最大最肥沃的一块国土分给她时,他听到了这样一段话:


陛下,我只是因为缺少娓娓动听的口才,不会讲一些违心的话,凡是我心里想到的事情,我总不愿在没有把它实行以前就放在嘴里宣扬;要是您因此而恼我,我必须请求您让世人知道,我所以失去您的欢心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动,或是不名誉的举止;只是因为我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的眼睛,一条我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虽然没有了这些使我不能再受您的宠爱,可是唯其如此,却使我格外尊重我自己的人格。


有意思的是,科迪莉亚在这里没有称李尔为父亲,而用了“陛下”,这似乎说明她无意识里还是把分国土一事当做国家大事来看的,因此,她与李尔的关系,就不是父女,而是君臣。可她接下来的那段话,就是说自己只能“按名分”去爱父亲,其逻辑就让人有些费解了。


要知道,父母问孩子“你爱不爱我”,或者“你更爱爸爸还是妈妈”,与其说是对真情的认真拷问,不如说是一种亲情游戏,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孩子的回答而有增减,孩子也懂的,“当然爱”或“爸爸妈妈都爱”,是无需思索脱口而出的回答。退一万步,这样的肯定回答也是良好交际的原则之一。


如果科迪莉亚真是李尔最宠爱的小女,那么,在这样的场合,合逻辑的情况只有两种:或者她的嘴比两位姐姐更甜,或者李尔早已习惯了她的出语不敬,可事实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没发生。结果就是,李尔对她的不敬大为震惊,而她,也完全违背交际话语行为准则中的“礼貌原则”,违背了长幼之序,以“说真话”为借口,故意去捋老父亲的虎须。


如果真按她所说是因为看不惯姐姐的虚伪,何必拿最爱她的老父亲出气?她完全可以先指责姐姐虚情假意,然后按父亲的意思表达自己的爱啊,哪怕那是“善意的谎言”。老人要听听子女说爱他们,这样的要求也不为过吧。难怪有人要写一本“李尔王的三女儿”,试图解开科迪莉娅谜一样的性格,看看李尔到底怎么宠坏了这姑娘,这姑娘拒绝讨喜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除了不会说话,科迪莉娅还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你想到了吗?


在我看来,科迪莉娅最大的错,就在于她试图借外部势力来解决家庭内部问题。她得知老父亲在英国备受磨难的情况后,说服她的法国夫君,率领法国军队进入英国领土,试图拯救李尔于水火之中。这一点,往往被人忘记或忽略了。


这一方面也许因为人们实在太痛恨那先不敬不孝,后作奸犯科的两姐妹,也因为后来法军战败,李尔王和科迪莉亚都做了俘虏,科迪莉亚又被邪恶的埃德蒙下令杀害,巨大的悲剧淹没了法军入侵的那个细节,人们对李尔和科迪莉亚的同情,让他们忽视了这一细节。


仔细想想,如果科迪莉亚引法军入英国救老父的行为能获得默许认可,那爱国和叛国的边界在哪里?所以,无论李尔在自己亲生女儿手里受了多大罪,也无论莎士比亚往这个人物上投下了多少同情和怜爱,法军必须被打败,科迪莉娅最后必须难免一死。总不能把这部悲剧的结尾写成姑娘以救老父亲为借口,带上外国军队来征服自己的祖国吧。


所以,莎士比亚把李尔王的传说改为悲剧结尾,还真是高明不止一点点。


另外,我觉得对《李尔王》里的两姐妹,我们可能还有一个不小的误解。不知道你有没有想到过?


那就是,我们一直认为两姐妹“虐待”老父亲。没错,李尔王对女儿呼天抢地的毒咒,的确能让人反推出这样的原因:不伤心到那个份上,为父的能用那么难听的话来诅咒自己的女儿吗?她们怎么说也流着你的血啊。


可是,如果我们追根寻源去找“虐待”的证据时,好像从莎士比亚剧本里看不到很多具体的事实,可以用来支持“被虐待”的申诉的。大姐高纳里尔并没有把老爸赶出家门,只是劝告他,你手下的随从太闹腾,太不服约束了,老人家你能否减掉一半随从,我家里仆人有的是,我可以支使他们好好为您老尽力,有问题我来责骂他们。


老人家脾气大,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人上了年纪,有时候会多想——,一言不合,难听话就上来了,任性地抽身就走。这帐,好像不能全算在大女儿身上的。


随后,李尔负气来到老二家,后者事先得知情况,佯装出门,不肯接纳老人,说是寄住姐姐那里的时间尚未到期,自己也没有准备好,这还是有点道理的。后来甚至说,即使李尔住她家,她也要将随从全部减掉,完全用自己的,好使唤,“一家不用二主”。


尽管我们从人伦道德上无法认同老二的做法,但似乎也不能说她完全无理:她从未说不接纳老爸,只是一,大家得按计划好的日期轮流,还要给她准备的时间;二,她没有说不服侍老人,只说不许他带自己的人,用她家的佣人就够了。


老人受了儿女的气,责骂几句很自然,对真正不像话的儿女,告上法庭讨公道也十分合理。只是,在《李尔王》的剧本里,我们只听见李尔一言不合,就用极端恶毒的语言诅咒谩骂自己的女儿,似乎很难找到法律意义上的女儿虐待老父亲的真凭实据。


当然,上面的这些问题,可能都有些过分较真。因为说到底,《李尔王》是一部戏,台上演的,台下看的,依然是父亲被女儿虐待的故事。更何况,莎士比亚是在自己的时代写的更早时代的李尔王,那时候,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治、权利、责任、道德等等观念还没有诞生,要那时候的国王分清楚国与家的边界,要他以现代家庭成员关系准则来处理与女儿的摩擦,也有些强人所难了。


况且,那两姐妹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说明她们在道德上颇有问题,她们是否能像自己所说,减完了李尔的随从,能让自己的仆人恭敬服侍老人,我们还真是有理由怀疑和担心的。


对《李尔王》提出那么多的问题,是不是有对经典吹毛求疵之嫌?这样的担心也许有些过虑。因为这些问题,不是莎士比亚的问题,也不是悲剧《李尔王》的问题,而是时空变换后的问题,是当代的我们,在自己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借莎士比亚悲剧之壳,十分合适地把我们时代的问题、把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忧虑和思考放了进去。而这,就是让莎士比亚“属于世世代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了,今天我们聊了《李尔王》中可能不太为人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两位悲剧主人公各自对悲剧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我所讲的,是我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肯定不全面,肯定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提出的观点。下一期,我们来聊聊这部悲剧的时代意义,特别是它给当代、对我们,传达着什么样的信息呢?


我是张冲,我在喜马拉雅等你,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先生说

    #每日一评# “你认为李尔王和三女儿科迪莉亚对这场悲剧是否也有一定的责任?” 评论区留下走心感悟哦~

  • SkyeAllen

    想到有趣的问题,比如首先李尔王是否是真的宠爱自己的三女儿?也许他只是以父亲的身份和国王的权利来“爱”自己的女儿,他可以赏赐给女儿奢华的金银财宝,可以给女儿安排盛大的舞会,可是他是否会以一个普通父亲的心去爱女儿?比如担忧女儿将来嫁人是否会被欺负,如何为女儿找个良人托付(若是真的爱怎么舍得三女儿远嫁?他可能只是把女儿当作宠物养并未将她们看作真正和他一样有血肉有感情的人),参与女儿从小到大的成长等等等。他甚至都不了解自己女儿的为人也不知她们的喜好。所以三女儿说因为父亲这个身份所以我爱您。这大约是出于血缘的孺慕之情而非互相关爱产生的牢固亲情。三女儿也许被父亲讨好他才能有继承的态度激怒所以说出生硬的回复

    戒不掉的是别人的人生 回复 @SkyeAllen: 这个大师爹味太重了,竟然觉得三女儿话本身不对

  • 一任斜阳伴客愁

    高三学生打卡继续:原本我认为李尔王只不过是一场家庭悲剧,罢了。没有想到他竟然可以上升到一个国家的高度,家与国之间,家与人民之间究竟孰是非呢?李尔王混淆了国,家。小女儿亦如此,这是一场家庭悲剧,其实也是一场政治悲剧

  • 达人大观

    说考迪莉娅不懂交际规则是有道理,但是确实有这种原则性强的人存在。如果在平时李尔问她,爱不爱自己。她可能会说一些好听话。但是当说好听话就可以得到惊人的财富时候,有些人就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了。

  • 阳阳的糖果屋

    李尔王和三个女儿的性格上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这与他们的环境、人际相处之间的地位关系以及他们的经历都是分不开的,家庭矛盾、情感矛盾交织在一起,是矛盾一步步升级,推进了悲剧剧情的发现。

  • 善迹

    关于三女儿带法军打英军的情节,我不认为是变相侵略,在欧洲,国家的概念没有这么清晰,很多国家之间都是亲戚关系,被亲戚管理自己的国家没有什么问题。比如英国光荣革命,最后做了英王的是荷兰威廉三世,英国人照样开开心心的迎接了

    九州云淡 回复 @善迹: 英国和欧洲大陆一直是有一种游离感,现在不是也脱欧了

  • 洗心入密

    生前要分那自己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部分财产养老 去世后再按遗诏分割也行阿 … 何惧

  • 走色

    李尔王的责任更大,毕竟三个女儿都是他教育的。不仅没教好也不了解各个女儿

    走色 回复 @走色: 做惯了皇帝,退休还觉得自己是皇帝

  • sherry的声音花园

    今天最觉得有意思的点是,老师提到,有人要写一本“李尔王的三女儿”,试图解开科迪莉娅谜一样的性格,看看李尔到底怎么宠坏了这姑娘,这姑娘拒绝讨喜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本书,但是听了这几期节目,我倒是很想看看莎士比亚的原著,从种种细节入手,了解一下三女儿的成长经历,为啥跟两位姐姐的性格差异如此之大,真的是很好奇了~

    听友197542315 回复 @sherry的声音花园: 别样的老三

  • 糖果儿妈咪_xa

    哈哈哈李尔王的退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