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以食为天:天津人郭德纲的童年食谱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可能都会藏着自己最钟爱的那些吃食。
虽然不一定是珍馐佳肴,但那道美味却会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愈加让人念念不忘。对于相声演员郭德纲来说亦是如此。
郭老师最怀念的童年味道不是别的,而是那一叠叠原料各异、清脆爽口的咸菜。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在吃饭的时候有个“毛病”,桌上必须得有两小碟咸菜。
也许这一顿饭未必动筷子,但是摆上就痛快。有闲工夫了,他也还愿意腌咸菜,什么黄瓜、辣椒、胡萝卜、白萝卜、生的榨菜头,青萝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郭老师的“旧食录”,听郭老师讲讲童年关于吃的趣事吧。

郭德纲“童年旧食录”——腌制美味

1.腌青萝卜

天津人冬天爱吃青萝卜,老话说的好: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萝卜就咖啡,气得大夫满天飞。
制作方法:
①洗净,切成条

②拿一个大笸箩(包饺子用的盖板)盛起来,放在外面晒

③晒干后,用五香面搓。

郭评:拿腌青萝卜喝粥,或者是当小菜,极好!

2.腌黄瓜辣子胡萝卜(通法)

制作方法:

①洗净去皮,切条(或切块)

②准备一个腌咸菜坛子(或大玻璃瓶)

③(腌带色的)放点盐水,里边搁点花椒。(腌不带色的)放酱油、甜面酱。

④放酱油、盐,把准备腌制的菜放入坛中。

⑤封坛口,静置两三天。

⑥腌好后捞出,简单清洗,改个刀,点香油。

郭评:照例喝粥的时候就这个,特别舒服!
3.腌黄瓜

我的评书启蒙恩师,高祥凯老爷子,他住在天津那种老式的房子里,房子很大,但是厨房小,特别昏暗无光。
但每次他做饭的那个场景,我老觉得像老电影似的,印象很深:他个不高,白头发,在厨房猫着腰……
制作方法:

①把黄瓜切成段,放上盐

②搁一会儿,把水给篦出去(黄瓜呈咸淡味)

③放点味精,拌一下,搁在边上

④炒勺里边做油,差不多了,放干辣椒炸

⑤炒葱段跟姜片,就着炸好的辣椒油,扣到黄瓜上拌匀

⑥放到冰箱里,扣上盖晾凉


郭评:从冰箱里拿出来,异香扑鼻!吃完之后拿黄瓜汤就米饭吃都觉得挺香!后来我也学着做过这个,但是味儿没老人家的那个神韵。

4.郭德纲谈冬季美食:冻黄瓜

我们小时候,黄瓜夏天才有,冬天没有。

当年没有什么保鲜技术,冬天要想吃到黄瓜,人家就得夏天把黄瓜装塑料袋里,搁在冰柜中冻上,冻完之后,冬天拿出来卖,黄瓜从塑料袋拿出来都塌了,殃了。

郭评:黄瓜外形走样了,但依旧好吃!

5.雨季温情:李奶奶的咸菜缸

我小的时候在天津住的大杂院(十几家人家那种),挨着我们家住着一个老太太,我叫她李奶奶。
她家厨房门口老放一个缸,缸里边都是咸菜卤。无论是炒菜,还是切剩下什么菜,萝卜皮、白菜帮子,乱七八糟的全扔那缸里头,所以老太太总有咸菜吃。
印象特别深,小时候,有一天下雨,我们家喝粥,特别想吃咸菜,但赶巧家里没有。我妈跟李奶奶说,您给捞点咸菜吧,切完之后点点儿香油和醋。

郭评:好吃又舒心。

6.难寻食味:辣萝卜条

小的时候天津卖一种辣萝卜条(萝卜切完之后晒干,后用辣椒面五香面拌出来),那会上小学,同学们经常左手拿一馒头,右手拿着几个辣萝卜条站那就吃。

我16岁就离开天津了,到北京来发展了多少年,也再没见过卖这个咸菜的。

后来也回天津,有时候也赶上有卖的,但是味不对,水汽也大。(儿时辣萝卜条的味道是“干松”)

于是在一次买回来后,自己再加工,回家弄点辣椒面,这么一搓又稍微晾了晾,有点像当年的老味道了。

郭德纲“从师旧食录”——茶泡饭

教我评书的恩师“金文声”老先生,也爱吃咸菜,他老说他的身体好,就跟他吃咸菜有关。

他不爱吃火腿肠一类看不到实质食材的东西。肘子肉是他的爱,煮熟了蘸点酱油,肥肉他吃,瘦肉分享给他的爱犬“老虎”吃。剩茶泡剩米饭对于他来说比山珍海味都值钱!

制作方法:
①准备一碗(剩)米饭

②准备些剩的茶水(新茶不行,最好是凉茶)

③茶水拿来泡米饭,搅匀匀

④就着咸菜、酱豆吃

郭评:太好吃了,吃法挺有意思!

郭德纲“家宴旧食录”——虾汤泡饭

家宴做虾的时候,我们拿最小的虾皮做馅儿吃,大的就烹着吃。有一斤一个的,有一斤两个的。

我们家吃虾最大的特点就是吃完虾之后那个汤就着米饭吃,比吃虾还痛快。

郭德纲“演出旧食录”——砂锅

90年代初,我在天津南市,那会儿唱戏,奔波忙碌,净吃砂锅了。
津式砂锅特点:

①小砂锅不大,砂锅底下都是菜垫底:冬瓜、洋白菜、粉丝......

②上面放主料,牛羊肉丸子、排骨、豆腐、鸡块、鸡翅、螃蟹......(数十种,任选)

③用高汤煮(要煮方便面也行),干的稀的什么都有。

时光如水,带走了我们纯真的童年,却带不走我们对于美好的回忆。舌尖上总也抹不去的旧食味道。希望它一直都在,指引我们一条回到纯真的路。

粗茶淡饭,知足常乐:记忆中的旧食味道

天津人郭德纲的食谱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