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喜马拉雅FM
如今的网络和媒体上,包括去酒吧喝酒,去店里买酒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听到很多的日本威士忌。它们的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很亲切,具体原因说来好玩,有人说因为都是能看得懂、念得出的中文字,相比苏格兰、美国的酒标上一堆堆眼花缭乱的英文来说,日本威士忌还真是对中国人有着先入为主的亲切感。
众所周知,稍微了解些日威的人,多少都能说得出几个日威的关键词,比如酒厂名、品牌名,比如几个关键人物,还有日本人近乎极端的品质把控和匠人精神。
而静下心来去了解之后,我们能慢慢发现日本威土忌的发展历程,像是一部电影,也像小说,命运曲折,但冥冥之中就是非常奇妙。它能获得今日如此之高的成就,其实并不仅仅靠着某次打分,或是某次拍卖,而是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一步步坚实和踏实地走过来的。
日本闭关锁国的破局事件是黑船事件。1852年,美国人马修·佩里率领着他的黑船,带着丰厚的见面礼,进入了当时被称为江户湾的东京湾。
之所以称之为“黑船”,是因为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日本对所有外来的商船统称为黑船。这个听起来不怎么友好的称呼来自日本从1633年开始实行的锁国政策。
锁国,即是除了一些严格规定的意外情况,没有人可以进出日本,违者一律处死。当时佩里来到江户湾,带着想要终止日本锁国政策的目的和日本政府展开了谈判。当时他们还并不是气势汹汹、长枪短剑地赶过来,而是带着各种重要的、意义重大的礼物。
还有文献记载,美国当时送给日本代表们一封美国总统的亲笔信和一面代表投降的白旗,还有一些礼品。这些礼品之中,就包括了威士忌。
但这首次的交涉结果并不乐观,日本人明确告诉佩里:请你们不要再来日本。但是佩里不紧不慢地回复了一句:“一年之后我会再来,寻求我想要的答案。”反正就是无赖行径——强行送礼,还要对方做出自己满意的答案——也就是要日本开放港口。
之所以这样殷勤,是因为美国人看上了太平洋,尤其是鲸鱼这种特殊的战略资源。鲸鱼在石油技术还不成熟的19世纪中叶,可能是人类所能找到的最好润滑油来源。
反而美国对日本岛本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所以或许对美国来说,保护这个岛屿不被其他国家吞并,是他们选择送礼而非用枪炮直接开打的初衷。
随后,还没有到一年。佩里又来到了日本,这次他带了一支比上次更大的船队。随着船队的靠近,他们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佩里却始终坚持,最后被允许在神奈川口岸,也就是今天的横滨港登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熟知东方文化中的“礼多人不怪”,这次他带来了更多的礼物,尤其是威士忌。
据历史记载,当时的日本资深官员们每人获得了20加仑的威士忌,其他普通官员也获得每人10加仑的威士忌,另外随行人员则是每人5加仑。
就在同年的3月3 1号,美日双方在佩里的船上签署了《美日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这个条约直接加速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
据说,当时条约签署现场也有威士忌的身影。可当时送去日本的到底是哪一种威士忌呢?第一次接触这种烈酒的日本人能不能接受?他们会喜欢吗?这我们不得而知。
可是抛开政治,单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美国带到日本象征着现代文明、象征着先进生产力的新鲜玩意儿的确让日本人大大地开了眼界。
就这样,在幕府时代的尾声,大概是1868年的样子,日本人开始知道这种叫做西洋烈酒的东西。它不是什么生活的必需品,但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然不至于后来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在日本尝试制造西洋烈酒。
他们也并不是直接复制国外的生产方法,而是利用自己熟悉的原料和技术去仿造,去想象。当时的日本人,已经有用料理米酒来浸泡不同植物的叶子、树皮和和根部来制作日本酒的习惯。当他们想要仿制西洋烈酒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觉得应该用酒精来做主要用料,另外还别出心裁地加了糖。日本人就这样凭藉着自己的想象力造出了他们自己的西洋烈酒。
此后这个特殊的时代产物,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比如市场的供求关系,比如税率上调和下降,一直发展到今天。
就威士忌而言,如果说苏格兰威土忌像是一首深情的苏格兰风笛曲,我们远远地欣赏着,最多只能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情和美妙旋律。而日本威土忌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东洋史诗,含蓄内敛之下蕴藏的是震撼人心的大气磅礴,令人举杯欢饮过后难以忘怀。
日威源起:美国用威士忌敲开日本的门日本威士忌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