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佛系”,你的道行够了吗?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这段时间,“佛系”这个概念大红大紫,刷爆了朋友圈。这个原本诞生于2014年日本的外来词汇,迅速成为了年轻人心心念念的生活状态。

职场是否需要佛系

所谓的“佛系”,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太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这种生活态度在日本流行,笔者认为问题不大,毕竟日本是全世界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年纪大的人追求这样的生活本来就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观念在中国年轻人中间迅速流传,却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因为中国现虽已步入快速老龄化的时代,但因为人口众多,年轻人的总量还是相当巨大的,再加上中国的生活水平上还和日本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在中国出现大量的“佛系青年”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因为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所以不管生活工作分得多么清楚,这种生活态度多多少少还会影响年轻人的工作状态。所以在现在的职场中,佛系青年也越来越多。

从我的角度出发,我一直很反对年轻人用“佛系”的态度来对待工作。我小时候因为家庭困顿,才会被贴上“一定要优秀”的标签,才会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全力以赴,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我从来不掩饰自己想过上更好生活的企图心,所以了解我的都知道,我一直都是那种最拼命的人。

因此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佛系”这种理念本没有错,可如果应用到工作中是不合适的。欲望才是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原动力。如果整个社会都变得无欲无求,那谁来引领科技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大家如果都觉得自己的生活挺好的,那我们跟猪圈里的猪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职场中也是一样,如果你自己提前放弃了,没有任何人会在背后使劲地推你。所谓的职场规划,是通过有计划的努力从而达到新高度。而不是你25岁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55岁的生活状况。

“职场如战场”。也许有时候你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会有不错发展,但更多的时候你这种态度会让你失去很多机会。

佛系职场人如何产生

只有了解了佛系产生的根源,才有资格去决定自己的工作态度。佛系职场人不外乎是以下几种:

第一,天生家庭条件优越。现在进入职场的人大都是90后,算是第一批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孩子。相对于80后、70后,90后孩子吃的苦更少,更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条件非常优渥。正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他们的欲望降低,所以更容易产生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态度。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优越的家庭条件有时也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催化剂,但是中国社会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抑制了这种孩子的产生。

阶级固化。阶级固化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词汇,有人用清华、北大等顶级大学的入学新生的来源比例来证明这点。现在考入这些大学的寒门学子越来越少,所以能够通过“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也越来越少。其实阶级固化一直存在,可一样有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一举跃升的人。你觉得向上的通道太少,所以放弃了努力,但是你忽略了一点,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没有准备好,某天当机会来敲门时,你也是抓不住的。

自我保护意识。这一点和第二点一脉相承。不管是“佛系青年”还是“屌丝”,这些词汇的出现都是在强势生活下的弱者为了自我保护而创造出来的。自嘲的态度下反映了他们无奈避世和心安理得。有时候我们需要给未来的无能为力寻找一个出口,所以给自己贴上“佛系”的标签就不奇怪了。

真正参透人生。这样的人是比较少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的社会,所以我们都是世俗中人。不过在任何世俗社会都有活得通透的人。他们看穿人性、看透人生,追逐他们内心中的秩序才是最重要的事。所以有人在山上隐居数十年自给自足;有人大隐于市,用出世的态度过着入世的生活。他们是最纯粹的佛系。

佛系职场态度

生活中,奉行佛系的理念并没有多大问题。华为的任正非自己搭乘高铁、坐机场大巴,乔布斯的牛仔裤、T恤衫成打地买根本不在乎穿着。这样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很“佛系”了,但他们对待工作可是一点都不“佛系”。该坚持的地方他们一定会坚持。

有人说这些人是物质生活的贵族、精神生活的乞丐,那是因为你们根本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或是说你们的精神追求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你们只看见他们的土,却没有看到工作可能就是他们最高的追求。

所谓佛系职场态度并不是安于现状、对什么都无所谓,其本质是“断舍离”、“极简主义”。简单说是让你的工作单纯起来,不陷入纷争也不事不关己。这是一种尺度的拿捏,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的确会让你安全许多,但这样的重复中你会迷失自我。把纷繁的职场简单化,才能去伪存真、得心应手。

《做个佛系职场人到底好不好》傅首尔第47期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