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VS拯救大兵瑞恩,差距不止一部辛德勒名单!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正如巴金所说,“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战争中信仰的强大力量,及人性的光辉。“再救一个,再多救一个”这看似笨拙,却是在影片中被重复最多的台词,它不仅是主人公内心的坚持,更是一种被人们忽视的战争中的信仰与温情。

角度独特的战争故事

《血战钢锯岭》是梅尔·吉布森导演的一部战争题材作品,从头至尾充满美国精神,战争的反思及人道主义精神。其人物塑造进行了相当长的铺垫与塑造,故事主人翁幼时失手差点用枪打死亲生兄弟,面对耶稣进行内心忏悔,新约圣经十诫在他幼小心灵中产生信仰的力量。

成为军人后他担当军医,坚持不持步枪,险些引来军事法庭对他的审判。武器本身意味着保护战友、保护国家,因此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胆小鬼,忽视战友的生命。但显然故事的后半部分主人公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信仰,不持武器是担心武器对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本影片以独特角度切入,看待战争,反思战争,战争场面极其逼真,惊心动魄。这同时让我们联想到上个世纪末斯皮尔伯格拍摄的《拯救大兵瑞恩》,其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及美国精神在当时的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反响,也使斯皮尔伯格成为美国电影的象征符号。

从战争的血腥场面及逼真感而言,《血战钢锯岭》可谓与其并驾齐驱,但大兵瑞恩显然要略高血战钢锯岭一筹,其特殊的人道主义理解与发现充满了一种悖论。

从《拯救大兵瑞恩》到《血战钢锯岭》

在斯皮尔伯格另一部战争题材作品《辛德勒名单》中,德国商人辛德勒亲眼目睹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产生了悲悯之情,运用职业之便拯救了许多犹太人。

斯皮尔伯格把辛德勒塑造为一个圣人,使观众感受到其没有任何人性弱点的光辉。而接下来的《拯救大兵瑞恩》像是对辛德勒的一次反对,对人道主义本身开始有了一种程度的质疑和反思。

通过剧情衍生出主题,一个美国小分队受命去拯救一个人,在整个行动中不少士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电影用极端真实的手法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随着故事不断推进,战争场面不断渲染,人道主义精神不断高扬,我们渐渐反思为了拯救一个人我们所付出的这些生命是否值得,这一思考显然比《辛德勒名单》复杂得多。

而到了《血战钢锯岭》中,通过人物的特殊性格,对信仰的表现特殊坚持,人物的挖掘及制造是完全统一的。因为这个人物的特殊性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完整,但又因此使得这个电影的普遍意义被降低。血战钢锯岭当然为我们提供了审视战争的新角度,但相比于拯救大兵瑞恩仍显不足。

美国战争片不乏《漫长的一天》《细细的红线》此类的经典,一般来说都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的审视及英雄人物的歌颂,而斯皮尔伯格中更多的是对人性及生命本身的关怀,人类如何对待战争。

《血战钢锯岭》则是信仰的力量,创造生命的奇迹,拯救了战友的生命。大兵瑞恩更加具有普世价值,具有更深刻的反思,而非单纯浓墨重彩宣扬信仰。

相信在观影中,不少观众都被深深震撼着,信仰的巨大力量会使生命产生不可思议的行为,使人仿佛置于情境之中,正如戊戌变法时期谭嗣同的那声呐喊,是一种直击人心的精神力量。

改编类电影教科书级别作品,元气充沛的热血直男片

王斌:张艺谋合作伙伴,作家和电影人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