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喜马拉雅FM
从“猪的城邦”到“纯洁的城邦”,教育孩子时听苏格拉底的就对了!
哲学大家陈嘉映说:周濂是一位能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甚至十分精彩的哲学老师。
在周濂看来,哲学让大多数人晕菜,是授课方法的问题,今天,他的这堂哲学课要和你的现实困惑、生活烦恼、内心迷茫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你明明知道不需要某个东西,还是抵抗不住双十一的诱惑?
为什么你一边担心猝死,一边还熬夜加班?
为什么女友要去逛街,男友偏要去打王者荣耀?
……
这些其实都是哲学命题。
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周濂,欢迎你来上我的哲学课。
上节课我们问题停留在——结合了凶猛与温顺品格的护卫者是如何可能的?仔细想想,要把狮子般的凶猛和绵羊般的温顺合二为一,看起来就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任务)。
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苏格拉底主张首先通过教育来培育护卫者。具体说来,就是用音乐“文明其精神”,用体育“野蛮其体魄”。
其中,苏格拉底最关注的是诗歌创作的“审查问题”。他的矛头直指荷马和赫西俄德这些著名的诗人。在古希腊的神话和诗歌中,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不仅力量非凡而且肉身不死,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与常人一般无异,同样有着七情六欲,同样热衷于宴饮作乐,甚至坑蒙拐骗、欺上瞒下、好勇斗狠、无恶不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宙斯,他之所以取得宇宙之王的地位,就是通过推翻其父克洛诺斯的统治实现的。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想要弘扬真善美,就必须把这些假恶丑的故事从诗歌和戏剧中删除,他说:
“绝不该让年轻人听到诸神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情(因为这不是真的)。如果我们希望将来的护卫者,把彼此勾心斗角、耍弄阴谋诡计当作奇耻大辱的话,我们更不应该把诸神或巨人之间的争斗,把诸神与英雄们对亲友的种种怨仇作为故事和刺绣的题材。如果我们能使年轻人相信城邦的公民之间从来没有任何争执——如果有的话,便是犯罪。老爷爷、老奶奶应该对孩子们从小就这样说,等他们长大一点还这样说,我们还必须强迫诗人按照这个意思去写作。”
我给你们举两个例子就一目了然了。
多年前我曾与同学结伴到康西草原旅行,同行有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异常的乖巧。大人聊天的时候,他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给爸爸妈妈编花环。当我们起身散步的时候,他就安安静静地一起散步。然后,这孩子突然仰头跟爸爸说:“爸爸,我可以在草原上跑步吗?”在得到允许之后,这孩子就撒开腿跑了起来。我在一旁看了大为惊讶,这个“被统治者”为什么会如此的温顺和乖巧?他爸爸告诉我,秘诀在于父母之间要保持一致意见,绝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形成稳定的秩序。
再举一个失败的例子。也是多年前,我带侄女回老家过暑假,临行前我哥哥告诉我千万不能给孩子多喝可乐,如果一定要喝,必须是在饭后。结果回到老家后,侄女一直喊着要喝可乐,我遵照老哥的嘱咐说:“不可以,必须在饭后才能喝。”这时候我妈妈插话了,“喝可乐又没什么了不起的,别听你叔叔的,在奶奶家里可乐随便喝。”你看,上位者如此分裂,这统治秩序怎么可能稳定呢?
回到言论审查这个问题,苏格拉底说:“为了使我们的护卫者敬神明、孝父母、重视彼此朋友间的友谊,有些故事应当从小讲给他们听,有些故事就不应该讲给他们听。”
为了培养合格的护卫者,就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德性教育。比方说,如果要培养他们勇猛杀敌的血性,就绝不可以让他们从小接触阴曹地府的恐怖故事,让他们软弱消沉、害怕死亡;如果要让他们养成自我克制的品性,就不能让他们阅读纵情声色的文字......为了做到这些,就必须要删除《荷马史诗》以及一切诗歌戏剧和音乐中与此相关的表达。
苏格拉底确信哲学家已经走出洞穴,把握到了真理,因此可以合理地安排城邦整体的善,确保人们过上正确的生活,所以对他来说,这绝不是什么专制或暴政,而恰恰是善治。
除了音乐和体育,为了培育合格的“护卫者”,苏格拉底还模仿斯巴达的优生制度,主张“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
苏格拉底为了保持护卫者的纯粹性,他恰恰是要隔绝一切外来的污染,让护卫者在近似真空的状态下成长,这让我们不由地产生疑惑,这种从温室里产生出来的花朵,当它有一天真得面对诱惑时,究竟会有什么反应,到底是心如止水、不为所动?还是出于补偿心理的变本加厉?
看来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答案。
音频简介:从“猪的城邦”到“纯洁的城邦”关于主播:
周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哲学没有那么困难和枯燥,周濂老师给你一个放大镜透过身边的小事去学习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