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集凯叔讲历史-“鸳鸯”打败了敌人:台州之战

第293集凯*******************

00:00
13:06


【第293集】“鸳鸯”打败了敌人


台州之战


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上一集凯叔给你讲了戚继光是如何练兵的,这一集,凯叔给你讲讲,戚继光是如何打仗的。你知道鸳鸯吗?鸳鸯,就是那种出双入对、形影不离的鸟,而戚继光戚大将军就是靠着鸳鸯阵,而战无不胜。


公元1561年四月,上千倭寇直逼宁海沿岸。听闻消息,驻扎台州的戚继光,立刻率主力赶往宁海。


倭寇刚刚登岸,迎面就迎上了赶来的明军。此时,尽管明军全副武装,刀枪林立,但倭寇却毫无惧色,他们知道,只要自己举起长刀往前冲去,明军就会掉头逃窜。


战鼓震天响起,倭寇如同汹涌的海潮,裹挟着刀枪,朝明军袭去。


戚继光不慌不忙:“列阵!”明军原本方正规整的阵型,瞬间四散开来。


“哈哈,又是不战而逃!”倭寇鄙夷地笑道,径直追去,却发现明军并没有逃跑,而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奇怪的小阵型。


战场风云变幻,倭寇来不及、也不屑于去思考,明军这不起眼的阵型有什么意义。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恰恰就是这个不起眼的阵型,让他们从此没了脾气。


这小小的阵型,每阵11人,最前排有1人,这是队长;之后有5排,每排两个人,人人手中似乎都拿着不同的兵器,相同的是,他们这些兵器都很长,有三米以上。


倭寇直直奔来,举起曾让他们所向披靡的长刀,刺向一个个看似单薄的小方阵。这时,只见头排的队长一挥战旗,第二排的两个人便举起盾牌,一边替战友挡住长刀,一边将长刀紧紧地压在盾牌之下。就在这个时候,第四排、第五排的长枪手,上前一步,将锋锐的长枪直直刺入倭寇的身体。有些倭寇侥幸绕过盾牌,却被第三排的狼筅(xiǎn一挂、一刺、一拽,像是被扎在仙人掌上的豆子,或是黏在蜘蛛网上的昆虫,毫无反手之力,只等着被长枪刺死。再侥幸一点的,逃过长枪一劫,还没等喘口气,就被最后一排的短刀手“咔嚓”一声,要了命。


    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狼筅呢?狼筅是一种特种兵器,它有5米长,是一杆长枪,而铁枪头上又挂着一段段的毛竹,毛竹的枝条被削尖,如同锋利无比的狼牙,这种兵器不但能刺,而且能拦能挑,能剐能勾,专门对付倭寇的长刀长枪。


这就是鸳鸯阵,这个长短兼具、攻守兼备的小阵,爆发出令倭寇胆颤的力量。第一次,倭寇集体向后转,逃走了。此战,倭寇死伤200多人,而戚家军,只有一人轻伤。


在上集,凯叔告诉过你,一个叫唐顺之的人为戚继光送来了一本书,叫做《武编》。这本书里有一个阵型就叫鸳鸯阵,因为每排士兵都成双成对而得名。戚继光反复思考,加以改良,所以这一战,是鸳鸯阵第一次亮相,而在此后100多年内,鸳鸯阵战无不胜,无人可破。现在,你打开文稿,就可以看到凯叔留给你的鸳鸯阵阵图。


仗打赢了,众人高举武器,欢呼雀跃,可这个时候,一匹快马急急奔来:报——将军,数千倭寇正往新河城急行!


“啊?!”


此言一出,本来兴高采烈的士兵们顿时慌乱不已。


“将军,快回新河城啊!


“是啊将军!


原来,那新河城中,住的全都是随军家属,一群老幼妇孺,如何抵挡强悍野蛮的倭寇呢?


但戚继光却下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命令:主力随我镇守宁海,其余千人,支援新河。


“倭寇已经退了,何必再守宁海啊!


“我要去新河!我不会弃我的父母妻儿不顾!


“诸位莫急!我的妻儿老小也在新河城内,新河绝不会丢。


戚继光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呢?因为,新河城里,有一个人。


新河城内,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小孩,纷纷围在军备库前,人群前方,站着一个身着战甲的女子。这女子面色沉着,毫无惧意,她高声下令:“所有人依次排队,每人领一身军服、一件武器。”


这个女人,正是戚继光的结发妻子,戚夫人王氏


男女老少都穿好军服,戚夫人命众人扛起武器,走上城头,列起了整整齐齐的队伍,队伍前排,是新河城仅剩的上百名亲兵。


等数千倭寇兵临城下,只见城头之上,人头涌动,铠甲熠熠发光,刀矛遮天蔽日,战鼓轰鸣不绝,弓箭、火枪如雨般飞出城来。


“这新河城里,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守军?


倭寇吓得不敢攻城,他们根本不知道,城头之上那幅壮观的景象,只是一些老弱妇孺,制造出来的假象。


就这样,戚夫人带着城内家属和倭寇对峙了一天一夜,直到一千五百名援军赶来,戚夫人也带着全副武装的娘子军,出城迎战。


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一对,却是夫妻上阵,如同战场上的一对鸳鸯,虽然没有形影不离,但却隔空相随。


明军内外夹击,倭寇丢盔卸甲,全线崩溃。新河战斗结束,倭寇死伤二百八十余人,而戚家军,阵亡三人。


然而,捷报还未传到身在宁海的戚继光耳中,坏消息却先到了:探子来报,倭寇集结大量主力,直逼台州。


众人再次慌了,他们万没想到,倭寇如此狡猾,声东击西,故弄玄虚。可戚继光却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他果断下令:“我早在台州留下守军,台州暂无风险,全军出发,即刻随我回兵台州!”


原来,最早时,戚继光接到消息,有两万倭寇活动在浙江沿海。可是,攻击宁海和新城的倭寇,加起来也不过几千而已,他推断,倭寇的目标,很可能是相对富庶的台州。宁海离台州近,离新河远,这就是戚继光未派主力赶赴新河的原因。


最终,戚家军及时赶赴台州,又是一场酣畅淋漓之战,彻底熄灭了倭寇的气焰。


戚继光镇守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荡平了江浙一带的倭寇隐患。而除了抗倭,戚继光南征北战,后来又在北方抗击蒙古多年。同时,戚继光又发明了各种火器、制造了各种战船战车、甚至修过北京的长城!戚继光不但是军事家,而且还是军事理论家,他曾经写过两本兵书,流传至今,分别是《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这位战无不胜、青史留名的大将军,靠的可不仅仅是“鸳鸯”,更是他铁般的气节和铁打的本领!


最后,凯叔送你戚继光写的一首诗,名叫《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好了宝贝儿,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儿。


提出今天的问题:你知道,戚夫人带着城中家属站在城头,假装城里有很多将士,用的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在留言里告诉凯叔,和全国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咱们留言里见!


人物介绍


1.戚继光


1528年十一月十二日-1588年一月五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2.唐顺之


1507年十一月九日—1560年四月二十五日),字应德,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


1529年,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


1560年,督师抗倭途中不幸染病,于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其为荆川先生


3.王氏


万户南溪王栋之女,王夫人将门虎女,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


名词解释


1.鸳鸯


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38-45厘米,体重0.5千克左右。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


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所以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


2.宁海


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


3.台州


浙江省省辖地级市,地理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市、宁波市,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和丽水市毗邻。


4.倭寇


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


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晚清时期,在光绪皇帝的上谕中,也大量使用倭寇指称日军,衍生出倭军、倭兵、倭炮、倭廷等词。


从洪武时起,明朝致力于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此后海防较为平静。嘉靖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在封建诸侯支持下,日本海盗与中国海盗汪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明朝东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但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嘉靖后期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倭寇海盗,倭患始平。


5.狼筅(xiǎn


古代兵器之一。又名长枪,亦称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矿工起义军发明,后为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


其械形体重滞,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重约4200克,均为力大之人所使用。其技击方法主要有:拦、拿、挑、据、架、叉、钩、挂、缠、铲、镗等。


6.鸳鸯阵


中国古代阵法之一,中国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


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战特点等情况,首次应用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7.《武编》


明代军事著作,由唐顺之纂(zuǎn)辑。


明嘉靖时期,武备废弛,将帅缓带轻裘,军队养成懒惰散慢的习性,徒有简兵练卒之名,而无强兵锐卒之用,一有战事,则蒙头缩项,胆落神悸,毫无战斗力。唐顺之有慨于此,为振兴武备,广搜博采,从历代兵书及其他史书中辑录对于武备有所稗益的资料,编纂成书。


8.新河


今浙江省温岭市下辖镇。


公元1559年五月,戚继光率军在新河所歼灭倭寇千余人。


9.《纪效新书》


是明代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


10.《练兵实纪》


是明代军事著作。由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鸳鸯阵图解


明朝时期地域版图


明朝政权世袭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5345oghj

    凯叔,是空城计

    1355345oghj 回复 @郑韵泽: 人少,听《凯叔•三国演义》吧,老兄!

  • MiYi_1h

    是空城计

    鳕鱼嘛 回复 @MiYi_1h:

  • 老田爱历史

    空城计。

    小小小城 回复 @倾翠蒙学馆: 空城计

  • 人间四月1911

    无中生有+空城计

    F35E 回复 @人间四月1911: 没有无中生有,他很明显和戚继光就是已经安排好了的,根本就没有在紧急情况下瞎想了一个办法,病急乱投医,最后还搞定了

  • 真公主1

    是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

    赚赚妈妈 回复 @真公主1: 👍👍👍👍👍👍👍👍👍👍👍👍👍👍👍👍👍👍👍

  • kingstephen

    三才阵

    鳕鱼嘛 回复 @kingstephen:

  • 听友88362407

    空城计

    戚明月历史人 回复 @1510844vovs: 你……

  • 我家小猫叫焦糖

    凯书,是空城计!

    1800800kzya 回复 @我家小猫叫焦糖: 不是书,是叔!

  • kingstephen

    ajgmajtmjpw

    大牛军 回复 @kingstephen:

  • 三周用灵魂述说

    空城计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