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制度篇-宰相:相权与皇权之争

14. 制度篇-宰相:相权与皇权之争

00:00
13:55

一、思维导图


二、 文稿原文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今天我们来谈谈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讲中国政治史和制度史,这个问题是绕不开的。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说法,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和权力消长”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斗争是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本质,斗争引发权力的此消彼长。消长的总体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大转折发生在宋朝——宋朝设枢密院掌军政,宰相不得干预军政,权力“已去其半”;又设三司专掌财政,拿掉了宰相的财权,宰相权力所剩无几,皇帝权力大大加强。大结局发生在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清两代,没有了宰相,政治走向专制,皇帝走向独裁。


这个故事简单流畅,逻辑清晰,通俗易懂,流传广泛。比如,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是这样讲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的。故事中所描述的,中国政治在明清两代发生严重倒退,与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挨打相呼应,很容易引起一般读者的共鸣,能够广泛流传,自有其道理。


但是,这个“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消长故事”当中,其实包含了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或者说被后来的研究积累证明是有问题的说法。


说起来,这也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一大尴尬。自民国以来,到今天为止,虽历经坎坷,我们的学术积累还是略有成绩的,跟民国时代相比,应当说有了长足的进步。民国学者一些影响很大的说法,已经被现代研究质疑甚至推翻。可是,我们却拿不出一个更新更好的中国历史通俗读本。所以,每当有外行朋友要求推荐书目的时候,钱穆的《历代政治得失》还是名列前茅的。


好,言归正传,我们接着说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这个群众基础广阔的皇权与相权斗争消长故事当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首先,它假定中国的政府组织从一开始就是成熟的,在帝制的开端,皇权与相权就已经截然分立,比如钱穆说:“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又说皇帝实际上不能管理一切事,所以由宰相来代表。事情管得好与坏,责任在宰相,皇帝可以不负责任。


认为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领袖,就抽象原则而言,基本正确。但是,它显然并非事实,而只是学者想象中的理想形态。事实上,皇帝与政府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权力划分。如果皇帝愿意,精力也允许,他当然可以管一切的事。比如,秦始皇就是这样管一切的。“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七十博士都只是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什么叫受成事?就是接受已经形成的命令指令。谁的命令指令?当然是皇帝本人的;所以说是倚办于上,办事全靠皇上。


其次,这个故事中有关宋代相权大转折的说法也大有问题。钱穆说:宋代的最高政令之最后决定权在皇帝,而不在宰相,至少皇帝就不仅有同意权,而有参加意见之权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80页)。这句话,顺着读不容易读出毛病来。你倒着读,去反推它的叙述前提,就会发现不对了:难道说宋代以前的皇帝在最高政令的制定中是没有“参加意见之权”的吗?在宋代以前,那皇帝就像神像一样被供在神坛上,面无表情地“同意”或者不同意宰相做出的最高政令吗?——这当然不可能。比如在唐太宗的记忆中,隋文帝就是个什么都自己来决断的皇帝,不肯信任百司,每件事都自己拿主意……宰相以下,只能他说什么是什么。而唐朝的最高政务的裁决,就是由皇帝作出的。不管是在宋代以前,还是宋代以后,在军国大政的决策上面,从来都是宰相协助皇帝作出决策的。


第三,论述方法有问题,只关注表面现象,从结果反推原因,完全忽略政治运作的细节与过程。比如:汉武帝常常在内廷裁决政务,他所依靠的不是外朝的宰相,而是内廷官员,主要是尚书署的官员。后来,尚书台就逐渐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丞相的职权被它拿去了很多。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尚书令最终取代丞相,成为新的宰相机构。


汉武帝的做法是一个历史现象。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消长故事”里边,这种做法就是皇权削弱相权的努力:汉武帝认为他的皇权受到了相权的威胁,因而有意识地引用资历更浅、更容易控制的内廷官员来分割相权。


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当我们补充了细节和过程之后,就会发现问题来了。武帝在位,前前后后用了十三任丞相,但却没有哪一任的才干和威望足以与武帝对抗,或者与武帝在政治上发生尖锐冲突,也就是说,并未出现相权威胁皇权的状况。那么,既然相权没有威胁到皇权,汉武帝为什么还要另外搞出一套内廷班子来呢?一定另有原因。那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形势发生了变化。汉朝以黄老思想治国,讲究清净无为,政务简单,事儿特别少,皇帝和丞相五天才开一次办公会。而汉武雄才大略,积极有为,朝廷多事。 再用那套简轻省的旧制度显然就不行了,必须做出改变。而直接去改造旧制度,牵扯的东西多,压力大,成本高,远不如另搞起炉灶来得方便。内廷诸臣,又年轻,又听话,又能干,还没有资历限制,想用谁用谁,不触动旧体制,又能解决新问题,何乐而不为啊!而到了武帝晚年,精力下降,更需要依靠身边的秘书班底。提高效率,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统治,这才是武帝时期内廷建立的真实原因。而这个原因,是我们在引入了细节和过程之中才能看得到的。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斗争消长故事”的论述前提错了。凡是论述,都会有立论前提,但是作者们往往不明说,你得追问,才能发现。“斗争消长故事”的立论前提是什么呢?两个,第一,它认为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本质是斗争,而非合作。第二,它认为皇权与相权的权力总和是一个常量而非变量。假定皇权加相权等于100,那么,当皇权是50,相权也是50;如果皇权涨到80,相权就降到了20


挑完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好权力消长”这个老故事的错,下面该说一个有关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新故事了。新故事的标题是共治,它也有两个立论前提,第一,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本质不是相互斗争,而是互相配合,其目的是国家的治理。同舟共济才是基本追求。当然,我们并不因此否认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君相矛盾和权力斗争。但是,这些矛盾与斗争并不改变关系的实质。不然的话,帝制国家也就无所谓长治久安了。第二,皇权与相权的权力总和不是常量,而是变量。在皇权与相权之外,还有普通官员的权力。无论皇权的独大还是相权的独专,都会对普通官员的权力构成挤压。所以,传统的政治理论一向是主张兼听共治,反对专权,不管是皇帝的专权还是宰相的专权。


在这两个大前提之下,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相权对皇权的约束是在不断加强的,这种约束实际上是传统积累、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的合力。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掌管司法,办案不遵国法,专门迎合皇帝的心意。有人指责他。杜周不以为然,反问对方:法令打哪儿来的?前主所是,著为律(前面的皇帝认为是对的,记下来就是律条),后主所是,疏为令(后面的皇帝认为是对的,记下来就是法令)。这句话要两说,一方面,它说明君主的意志可以转化为法律,君权至高无上;另一方面,随着律令的积累,制度的完善,以及儒家思想的教育,后世君主需要遵循恪守、不得任意侵犯的制度、教条也越来越多了。


比如,诏敕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国家政令,但是,这绝不是说,皇帝就可以自己随随便便地颁发诏令。在唐代的三省制下,一道诏敕的形成,必须经过皇帝与宰相的御前会议,然后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覆核,才能发布。有个著名的故事,武则天的时候,宰相刘祎之遭人诬告陷害,武则天派人去审他。来人宣读敕书,而刘祎之拒绝承认这则敕书的合法性,他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就是中书、门下两省,这是武则天改的名字。没有经过中书、门下两省,手续不全,不合制度,就不能称为敕书——这就是制度赋予宰相的,约束皇帝的权力。纵观中国政治史,这类约束其实是在不断增加的。


当然,皇帝也可以完全不理会这一套,他可以撇开政府,用手诏”“内批”“御笔( 直接批条子)来指挥政事。而这么做,就违反了制度传统,要受到道德谴责,有沦为昏君的可能。可是如果皇帝不在乎呢?也就为所欲为了。比如,那位敢于质疑武则天敕令合法性的宰相刘祎之,还是被武则天赐死了。武则天不敢公然否定刘祎之所捍卫的制度原则,但是,从肉体上消灭刘祎之这个人,只要她想,就可以办到。再强调一遍,在帝制时期,皇权才是第一位的,宰相个人或者制度对皇帝的约束都是第二位的,没有强制性。


儒家政治的理想形态是“明君贤臣”,君逸臣劳。皇帝不要管得太多太细,要努力做到“垂衣拱手而天下治”,而能够垂拱治天下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合适的宰相,充分信任他,尊重他,依靠他;当然,也要派人看着他、监督他。皇帝需要宰相,帝制国家需要宰相级的政治家为皇帝保驾护航,但是,宰相制度,朱元璋说废也就废了。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下一次,我们谈谈没有宰相的政府持续运转的秘密。


三、名词解释

1. 尚书令:尚书令,官名。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汉沿置,职轻,而权重 。  


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皇权,从而设内朝官,任用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领尚书事”(即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例如西汉司马迁受腐刑后,担任”中书谒者令“,兼职尚书事。东汉尚书令则权职重大,为“三独坐”之一。   


西汉成帝时,随着朝廷的政务越来越繁琐,尚书的权力日益庞大,开始实行分曹治事,始置五曹尚书; 各曹以尚书令为首,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但由于是内朝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并且,东汉常以大将军、三公录尚书事,这样尚书令不得不受其制约。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 [6]  。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 [7]  。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2. 黄老思想: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老思想尚阳与老庄尚阴相对。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黄老学派并兼采阴阳、儒、法、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 。黄老之学继承、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3.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什么都不用做,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出自《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