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欣赏】010 都是套路!解密声音如何骗过你的大脑
 5816
试听180

【情感欣赏】010 都是套路!解密声音如何骗过你的大脑

00:00
10:12


Tips


经典声音错觉案例

1)Laurel or Yanny 
2)nowhere or rainbow  
3)Shepard Tone 


Diana Deutsch声音错觉研究:

http://deutsch.ucsd.edu/psychology/pages.php?i=201 


思考一下

声音错觉和视觉错觉之间有什么关联?




今天是你拓宽认知的 10 天,这节课咱们学点套路,声音错觉。


学完之后你就会知道,音乐和我们的心智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如果你经常刷手机,一定被两个经典错觉例子刷过屏。


一个是「裙子到底是白金还是蓝黑」。


原照片(中)经过不同的白平衡调整后呈现白金或蓝黑色(via.swiked)


另一个,是一个单词的读音,又开始让无数人怀疑自己的耳朵。有人听到的是「老肉」,有的人听到的是「夜里」。


我现在放给你听,你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你听到的是什么。


我第一次听到的是 Laurel,不知道你听到的和我一不一样,但是我身边有个朋友坚持说自己听到的是 Yanny 。后来我又试了一遍,好像确实能也听到 Yanny 。



事情的开始是美国一位刚上高中的同学,有一次在网上查一个单词, Laurel,顺便点了一下单词的读音。


他觉得莫名其妙,我查的明明是 Laurel,为啥读 Yanny 呢?然后就把这个音频po到网上,没想到引发了一个刷屏级的大讨论。


到底是 Yanny 还是 Laurel ,我们再来听几次。


有专家统计有53%的人听到的是Laurel,47%的人听到的是Yanny。其实这个声音错觉和你的听力有关系,对高频段声音敏感的人,更容易听到Yanny。


其实你也可以两个都听到。还是这个词,我把它的音高往下调30%,你再听一次。


是不是更像 Yanny?往上调30%,就会更像 Laurel。


科学家们说这个现象可能和年龄有关,有些声音只有 25 岁以下的人才听得到,所以听到 Laurel 的人里,年龄普遍偏大,或者听力受损了。


当然,也和你戴的耳机、用的音响对低音处理得好不好有关系。



说到低音,在物理世界中,有些低音,乐器是没法做到的,但是我们可以脑补它。

比如教堂里面的管风琴就经常这样做:把泛音列造出来,然后我们的脑子就会在最下面补了一个很低的基频,但其实,物理世界里面这个频率是完全不存在的。


德国教堂的管风琴(via.Google)


这种声音错觉,可以用来给小喇叭增加低音的感觉。如果你现在是拿手机喇叭外放这节课,我的声音会听起来比较薄。


当一个喇叭很小的时候,低音是没法做到的。低音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大喇叭来运动那部分空气。


但是如果运用刚才说的声音错觉原理,就能改善小喇叭的低音效果,我在高通做音效改良的时候,就用了这种技术,叫做虚拟低音,让你的手机声音外放时,听起来质感更好。



还记得咱们第一节课说的大脑和听觉的关系吗?有时候听不听得见、听见了什么,不是耳朵的问题,而是大脑在背后搞事情。

比如我现在要敲一首曲子给你听,我保证,这首歌你肯定很熟悉,试试看,能不能听得出来是哪一首?

听出来了吗?没有吧。但如果我告诉你这首曲子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现在,你再听一遍刚才我敲的是什么。

这一回,你听出来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在心里哼一首歌,手脚跟着节奏打节拍,但是别人根本就猜不出来是什么,但你要是告诉他你在哼什么歌,他不光能一下子顿悟,还能跟你一块儿抖腿。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不需要看到所有完整的细节,给个大致轮廓,你就能判断出是什么东西,换个角度说,你总是会看到你期望看到的东西,听到你期望听到的声音。



再听另外一个声音片段,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

其实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混乱音节,但是每个人都能听到不同的词,这都是你的大脑根据经验给你脑补出来的。

你听到了哪个词,可能只是说明,你对这个词更熟悉。这就是另一个经典的声音错觉,叫做幻影词。

如果你戴耳机的话,可以摘下一边儿,用左右耳分别去听,也会听到不一样的词。


上中学的时候,咱们都做过完形填空题,一篇英语文章,中间挖掉几个词,但你还是能根据上下文,把这些词给填上,这就是大脑根据经验做出的判断。

你的知觉有时候就在做完形填空题,根据经验,只需要一个模糊的条件,你就能判断出来;就像是,我画一个圆形,你会说,这是太阳,画一个三角形下面一个正方形,你会说这是个小房子。




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是一样的道理。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



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超级马里奥,其中有一关,如果你没收集到足够的星星就进去了,马里奥就会不停地上楼梯上楼梯上楼梯……好像永无止境一样。


网上有人试过一直爬这个楼梯,结果爬了整整10个小时也没爬完。

这段游戏里的音乐,是怎么做到永无止境地上升呢?背后的原理也是一个经典的声音错觉。

来听听这个声音:

是不是感觉在噔噔、噔噔地往上蹦?如果突然停住,然后再重头播放一遍,你还是会觉得它在继续往上蹦。

这种每一次听 都感觉音调更高的 声音,叫做 Shepard Tone

你听到的是一波一波持续上升的音调,其实里面有一个音悄悄地掉下去了,也就是下降了一个八度。


但我们的大脑没有注意到这个下降,后面的音阶又继续上升,所以这段音乐听起来就像在无限地上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声音错觉,咱们这节课干货比较多,需要你慢慢消化一下。


其实这种听觉上的错觉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一位专门研究声音错觉的教授,Diana Deutsch的网站上听:


http://deutsch.ucsd.edu/psychology/pages.php?i=201 


最后,留给你一道思考题:

今天提到的声音错觉,让你联想起以前见过的哪些视觉错觉呢?


期待和你一起交流,咱们评论区见!

我是向奕裴,下一节课,继续拓宽音乐的世界。



P.S

“马里奥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声音错觉的套路……”


Pei.

精选用户评论
  • 向奕裴

    不就是后面歌曲的节奏吗 :)

其他用户评论
  • 川鸦

    只能听到老肉!老了老了。。。。

  • 渔舟唱中

    向老师 您好!您敲的那个节奏跟茉莉花有什么关系呢?听着也不是茉莉花的节奏啊?请指教~

    向奕裴 回复 @渔舟唱中: 不就是后面歌曲的节奏吗 :)

  • 妤瑾yy

    咋听都是yanny

    PPpeter皮皮 回复 @妤瑾yy: 我也是

  • 艳阳天_Rq

    好听!歌名叫什么?我用QQ音乐搜索不到。求告知。

  • 娇娇和大猴

    我老公、妈妈、爸爸、孩子都听的压米,只有我是老肉,这是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