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枫桥夜泊 (双语)

唐诗~枫桥夜泊 (双语)

00:00
05:38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船夜泊苏州城外的枫桥边,

当天色将晓时,树上栖息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叫,

而身处茫茫寂夜的诗人,感受到透骨的寒意一夜未眠,

在寂静中忽然传来了姑苏城外寒山寺悠远的钟声,

诗人倍感旅途孤寂与忧愁。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破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张继(约715~约779)唐代诗人,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他的生平不|详。据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学识渊博,健谈,为官清廉正直,不逢迎权贵, (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励,风格自然,不刻意雕琢,有道者之风,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看~张祠部诗集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船泊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旅途孤寂忧愁的诗人。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枫桥:在今苏州市,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而改为“枫桥”。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苏州河。另外,枫,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就是渔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经过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现在的乌啼山,愁眠山因其诗而得名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涛声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