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与思想

089. 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与思想

00:00
16:49

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周濂,欢迎你来上我的哲学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维特根斯坦的专题。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或许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之一。罗素说维特根斯坦是他见过的“传统观念里的天才的最完美范例,激情、深刻、强烈和强势。”我不认为罗素在夸大其词,因为只有天才人物才有资格和眼力去品评另一个天才人物的纯度和高度。



1889年4月26日,维特根斯坦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世纪末的维也纳是欧洲文明的中心,而维特根斯坦家族堪称维也纳的文明中心,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奥匈帝国的钢铁大王,母亲则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家庭音乐会的客人名单里常常出现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和马勒的大名,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维特根斯坦和他的七个兄弟姐妹们从小耳濡目染,在性格和才艺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天赋。


然而,或许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家族的成员在精神上高度的不稳定,他的三个哥哥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自杀身亡,维特根斯坦本人也一直“生活在精神病态的边缘,终生都害怕被推过这个界线。”(马尔康姆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维特根斯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他在十岁的时候就制作了一台缝纫机,稍大一些对工程技术产生了兴趣,他在曼彻斯特大学读书期间专攻航空工程,申请到了螺旋桨改进技术的专利,他毕生热爱音乐,成年后自学单簧管,他还盖过房子,这座房子至今仍是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处的所在地。


当然,维特根斯坦最突出的才华体现在哲学上,凭借一己之力,他推动了两次哲学运动的发展:1920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和1940年代以降的日常语言分析学派,虽然同属于语言哲学的大家庭,但这两个运动在根本取向上非常不同,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反对维特根斯坦的产物。有朋友这样评论维特根斯坦,他最突出的天赋就在于总是用全新的眼光在看问题——我认为这正是哲学天才才会有的独特品质。



有意思的是,即使对于自己的哲学天赋,维特根斯坦也始终抱有怀疑。有时候,他会显得非常傲慢,比如在1920年代写完《逻辑哲学论》之后,他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已经解决,于是跑到奥地利的一个乡村小学去教书;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总是在自我怀疑,他在剑桥的授课的时候,经常沮丧地对学生哀叹道:你们的老师真是太蠢了。


罗素是第一个确认维特根斯坦哲学天赋的人。1911年的秋天,维特根斯坦离开曼彻斯特大学,来到剑桥大学,追随罗素学习数理逻辑。有迹象表明,维特根斯坦来找罗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求证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哲学天赋。为此他对罗素整整纠缠了一个学期。



在私人信件中,罗素多次谈及维特根斯坦:


在一封信中,他说:“我的德国朋友有成为负担的危险,他在课后跟着我回去,争论到晚饭时间——顽固,执拗,但我觉得不蠢。”


在另外一封信中,罗素又说:“我的德国工程师,我觉得,是个笨蛋。他认为经验的东西都不可认识——我要他承认这屋子里没有一头犀牛,但他不肯。”


这一年的11月27日,维特根斯坦径直找到罗素,开门见山地问:“你看我是不是一个十足的白痴?”维特根斯坦继续说:“如果我是,我就去当一个飞艇驾驶员,但如果我不是,我将成为一个哲学家”。罗素吃不准他到底是天才还是笨蛋,无奈之下,罗素让他来年写一篇论文再来见他。读完论文,罗素笃定无疑地告诉维特根斯坦:你是一个天才。维特根斯坦后来告诉他的朋友,正是罗素的肯定拯救了他,让他结束了长达九年的孤独和痛苦。



在维特根斯坦与罗素的交往过程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是这样的:一天晚上,维特根斯坦再次敲开罗素的房门,然后在罗素的家里像头野兽一样一语不发地来回奔走。三个小时过去了,站在一旁的罗素终于忍不住打断他:“你到底是在思考逻辑,还是在思考你的罪?”


“两者皆是!”维特根斯坦回答道,然后继续他的奔走。


“逻辑”是最抽象、最明晰、最不沾人间烟火色的东西,而“罪”则与我们最黑暗、最隐晦、最沉重的灵魂相关,同时思考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主题,这是如何可能的?这种思考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核心主题。


为了帮助你们进入这个问题,请允许我选取维特根斯坦生命中的几个片段作为理解的枢纽。


在八九岁的时候,维特根斯坦和哥哥一道参加一个俱乐部,欧洲的反犹氛围已经非常浓厚,到底应不应该向小伙伴们交代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对此维特根斯坦烦恼不已。他把这个问题上升到更高的哲学问题:“如果撒谎对自己有利,为什么要说实话?”我认为这既是维特根斯坦最初的哲学思考,也是终其一生的焦虑所在——如何做一个对自己彻底真诚的人?


十四岁的时候,维特根斯坦读到魏宁格的《性与性格》。这是一本充满魅惑力的邪恶之书,充斥着各种反犹言论和厌女症的观点,对现代的衰败大加鞭笞,反对科学和商业的兴起,哀叹艺术与音乐的没落,其中,最让维特根斯坦心动的莫过于这句话:“逻辑与伦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责任。”——我认为这是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关键所在。什么叫做“对自己的责任”?就是在自己的身上发掘和绽放天才的因子。什么是天才?就是“具备最强、最清澈的明确和清晰”,在物质上尽可能简朴地生活,但在精神生活中则要完全地发展。


这种完全发展的精神生活反映在逻辑上,就是要求彻底的清晰性——“彻底清晰,或者死——没有中间道路。如果不能解决‘全部逻辑的根本问题’,他无权——至少没有欲望活着。不妥协。”这种完全发展的精神生活反映在伦理生活中,则是必须不断地彻底清算自己,做一个彻头彻尾诚实的人。维特根斯坦常说的一句话是“就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


必须成为天才,否则去死——这条康德式的绝对命令纠缠了维特根斯坦整整9年,自杀的念头反复出现,直到罗素向他确认他的天才,才让维特根斯坦稍微平复一些。即便如此,一战期间维特根斯坦仍有多次自杀的企图。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1914-1916年的战时笔记,这是把握“逻辑”和“罪”的同一性的重要线索。


一战爆发之后,因为健康原因,维特根斯坦原本无需服役,但他还是以志愿兵的身份参了军。正如他的姐姐所说,这不是出于什么爱国热情,而是因为他热切地希望承担一些艰难的任务,从事一些纯粹智力活动之外的工作。


然而,真实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要更艰难。维特根斯坦很快发现自己极难与来自底层的士兵相处,他在日记里抱怨自己“几乎总是被恨我的人包围着。”这些人“恶毒”又“无情”,“几乎不可能在他们中找到一丝人性的痕迹”。除了抱怨同伴的愚蠢和邪恶,这本日记还记录了他对托尔斯泰《福音书简释》的理解,对《尼采全集》第8卷的阅读心得,以及每隔一段时间的手淫,当然,更多的内容是关于《逻辑哲学论》的思考,这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唯一出版的著作,绝大部分内容正是在战争期间构思并写作完成的。


可想而知,在那种环境下,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日记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字句:“工作了相当长时间,但是非常没有希望。”有的时候,他深信自己“已经走在通向伟大发现的路上”,有的时候又在哀叹,所有概念对我来说都变得完全“生疏”了——“我看不到任何东西。”维特根斯坦说:“我并不害怕被击中,只是害怕不能像样地完成我的责任。”什么责任?当然是在自己的身上发掘和绽放天才的因子的责任。


在即将与敌人正面交锋的前一天,维特根斯坦写下这样的话:“愿上帝保佑我!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做一个正派的人了,因为我直接面对死亡。愿精神照亮我!”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战争,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到人性的丑陋和偏狭,如果没有通过“直面死亡”去感受“某种宗教经验”,如果没有阅读托尔斯泰的《福音书简释》和《圣经》,那么《逻辑哲学论》很可能只会包含逻辑的部分,而缺乏关于伦理、美、灵魂和生活意义的思考。


决定性的时刻发生在1916年6月11日这一天,一个问题打断了维特根斯坦对逻辑基础的思索:“对上帝和生命的目的我知道些什么?”


在随后的日子里,围绕这个问题他写了很多的笔记,其中包括:


“我们可以将人生的意义,即世界的意义,称作上帝。”

“实现了生存的目标的人是幸福的。”

“幸福的人不应怀有任何恐惧。甚至在面对死亡时也是这样。”

 “伦理学不处理世界。正如逻辑一样,伦理学必定是世界的一个条件。”

“伦理学是超验的。”


这些思考意味着《逻辑哲学论》中最关键的部分正在成型。而且,正像传记作者瑞·蒙克所指出的那样,对于此时的维特根斯坦来说,“个人的事和哲学的事融合起来了。伦理和逻辑——‘对自己的责任’的两个方面——终于走到了一起,不只是同一个人目标的两方面,而是同一哲学工作的两个部分。” 

我们将在下一讲中探讨《逻辑哲学论》的具体内容,现在我们追问的问题是:逻辑和罪,哪一个对于维特根斯坦更加性命攸关?


蒙克认为,维特根斯坦对此想的很清楚:伦理生活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逻辑,改善自己是为改善世界所能做的一切。越是在逻辑研究上突飞猛进,他就越是痛苦地意识到,相比起在逻辑方面获得的彻底清晰性,在个人生活里他还差得很远。


在信中,维特根斯坦告诉罗素:“或许你认为这种对我自己的考虑是浪费时间——但我怎么能在是一个人之前是一个逻辑学家!最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清算!”


那么他最终想要清算的罪究竟是什么?我认为除了品性上的缺点,比如愚蠢、偏狭、骄傲,对维特根斯坦而言,最重要的“罪行”来自于两个身体性的“原罪”——身为犹太人与疑似同性恋。关于维特根斯坦是否有过同性滥交的经历,不同的传记作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我倾向于接受蒙克的判断,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类似的经历,对他来说,最最困扰的问题不是同性恋,而是性欲本身,因为那种不受控制的、狂野的性欲会让他失去正派的人品,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事实。


有的人天生纯良,终身保持孩童般的单纯,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同事、著名哲学家G.E.摩尔据说就是这样的人。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品质一点儿都不值得夸耀,因为与生俱来的、天然免于诱惑的单纯是毫无价值的,只有通过斗争,通过努力赢得的单纯才值得赞美。我相信这是维特根斯坦基于自我认知得出的结论,对他来说,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自我清算,一场与自己的本性进行的战斗。终其一生,他一直在努力承担起成就其天赋的责任,一直在与自身的偏狭、软弱、伪善以及绝望做永恒的斗争。


我们在上一讲中曾经说过,尼采《瞧,这个人!》的副标题就是“一个人如何成其所是”,耐人寻味的是,在评价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时,蒙克也用了类似的一句话,他说,维特根斯坦总体人生态度的核心,就是成为“自己之所是”,这意味着“真实于自己是不容违背的责任”。


对维特根斯坦而言,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而不是设法表现的是一个卓越的人。


好,我们今天这一讲就说到这里,最后我要给你们推荐两本二手著作,一本就是瑞·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中译本厚达590页,但非常值得一读。如果你没有太多的时间,那我会推荐马尔康姆的《回忆维特根斯坦》,这本书只有一百多页,我曾经在一个晚上就通读了全书,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激动,所以切忌在晚上阅读此书。


谢谢大家!我们下一讲再见。

 

电影《维特根斯坦》剧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那颗晴空

    周濂老师,看您的更新已经到了近当代之交(维特根斯坦),我知道可能不会单拎出来讲一期,但今后的课可不可以旁逸斜出说一些关于斯宾诺莎的部分,比如后面哲学家汲取到他的影响之类的。可能有国籍方面原因(不是法国德国那样横向纵向出线一批思想家),斯宾诺莎在哲学谱系里容易被结构性忽略,但我觉得他在某些地方很重要,值得一提。比如相对作为哲学家的莱布尼茨,他更值得多介绍一些。

    周濂 回复 @那颗晴空: 斯宾诺莎的确值得介绍,我也很遗憾最终没有把他以及叔本华、克尔凯郭尔收录进来,未来希望有机会能讲到他们。

  • 名字仅是代号

    「有的人天生纯良,终身保持孩童般的单纯,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同事、著名哲学家G.E.摩尔据说就是这样的人。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品质一点儿都不值得夸耀,因为与生俱来的、天然免于诱惑的单纯是毫无价值的,只有通过斗争,通过努力赢得的单纯才值得赞美。我相信这是维特根斯坦基于自我认知得出的结论,对他来说,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自我清算,一场与自己的本性进行的战斗。终其一生,他一直在努力承担起成就其天赋的责任,一直在与自身的偏狭、软弱、伪善以及绝望做永恒的斗争。」——周濂

  • Jacqueminot

    切忌在晚上听周老师的课

    周濂 回复 @Jacqueminot: 因为不够催眠?

  • 阳光林林_29

    请问100讲后面的内容怎么听?谢谢

  • 1360887mrhx

    周老师你好!我要购买你其它哲学课,请推荐一下好吗

    周濂 回复 @1360887mrhx: 我没有别的哲学课,网上只此一门

  • 听友190491033

    周老师真的很用心做这个节目,谢谢

  • 夏虫语冰Y

    书单和影单已经收下了,谢谢老师

  • 书山有路勤为径_WLQ

    但在他的内心有块地方依然怀念着那片纯净的冰面,那里的一切闪耀着纯粹的光芒。虽然他甚至已经日渐喜欢那坑坑洼洼的地面,但无法让自己在那里安顿下来。所以他困在地面和冰面之间,哪里都不是他的归宿。这是他所有悲痛的来由。 .... 时空中生命之谜的解释处于时空之外。。。这个迷并不存在。。。如果一个问题竟然能被问出来,那它就有答案。

  • 书山有路勤为径_WLQ

    曾经有个年轻人,他梦想把世界简化为纯粹的逻辑。他非常聪明,所以确实做到了。任务完成时,他站那儿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一个非常美丽,摒除了不完美和不确定的新世界,象闪耀的冰面无边无际的延伸到天边。那个聪明的年轻人环视他所创造的世界,决定探索它。可是当他向前迈出第一步,立即摔倒了。你看,他忘了摩擦力。冰面平坦光滑,洁净无瑕,但是人无法在上面行走。年轻人坐在那里伤心痛哭。 当他成长为一个智慧的老人时,他开始理解粗糙和混沌并不是缺陷,世界就是因此而运转。他想奔跑舞蹈,顿时语言失去光泽,模糊不清;世界支离破碎,散落一地。智慧的老人知道这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 vic_ws

    听每个老师的课都能听到别字,瞬间觉得自己也有长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