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科斯塔·加夫拉斯在中国交流时提到,中国大众对于法国当代电影不熟悉,往往将新浪潮与法国电影划等号。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之一、法兰西艺术文化骑士勋章获得者王方副教授做客本期《忽左忽右》,畅谈了她眼中的法国电影,其对全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中国遭遇的误读。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王方,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之一、法兰西艺术文化骑士勋章获得者(新浪微博:@_fonfon)
●[02:05]《暴雨将至》的导演常年待在纽约,拍摄资金却来自英国
●[03:25]贾木许经常前往欧洲寻求拍摄机会
●[04:00]资源丰厚的纽约是美国独立电影的中心
●[06:00]全世界仍在接受法国电影的影响
●[06:20]独立电影不等于艺术电影
●[08:00]出身学院派的中国第五、六代导演始终存在法国情结
●[10:10]贾樟柯个人的成长与中国电影发展是同步的
●[11:20]国外观众对与部分中国导演的评价远远高于国内
●[14:40]关于纪录片形式的表达真实性
●[17:05]中国版《纪实72小时》发布了
●[19:10]受访者的表演性人格会影响到纪录片质量吗?
●[20:00]戏剧性通常只在一瞬间发生
●[23:30]「我心中最伟大的导演是不断在思考电影是什么,那就是戈达尔」
●[25:10]美剧对于美国电影的冲击
●[27:50]互联网的冲击感对于欧洲和中美是完全不一样的
●[32:10]电影与文学的纠葛
●[35:00]戈达尔与巴赞的魅力所在
●[38:20]谢晋之于中国电影的意义
【音乐】
"Tous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Françoise Hardy·Tous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1962·Disques Vogue)
"La Chanson de Prévert"(Serge Gainsbourg·L'Étonnant Serge Gainsbourg·1961·Philips Records)
【logo设计】杨文骥
【收听方式】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FM独家播出,也可通过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
【互动方式】
新浪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女嘉宾老是“这个”、“这个”,口头语太多,表述不清晰。
王老师太棒辣
内容很棒啊 当你沉浸于内容的时候 就根本注意不到人家的语言习惯 挑剔那些有的没的
云深不知处115 回复 @嘻笑甜橙: 就是,瞎挑剔确实挺无聊的。
主播大大每次选的音乐都很好听,太赞啦!
这个姐姐的现场顿挫感太强了。。。内容很喜欢。
欧洲年龄大的人主导生活,这样的确阻碍他们发展啊!当然这种情况也会在中国发生,六零后七零后对年轻人的压制还是挺大的。
程老师应该对电影了解不多准备也不好,真的不要太尴尬强行插话。多让王老师说就更好了。
嗯...嗯...嗯...
我没听到这个这个。听内容
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听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