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 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

南怀瑾 | 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七)

00:00
07:13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称为六识,加上六尘六根,称为十八界,十八界就是众生,六根在内,六尘在外,中间是六识。六尘无知,六根有觉,六识起分别,但六根无分别,如眼见物,不会分别长短方圆,是由眼识分别,耳根只能闻声音,不能分别是男声、女声、风声、火声等,是由其识去分别,众生不肯出离生死,皆因留恋自己有六根、六识、六尘,在十八界内打圈,离十八界即无众生,所谓此无故彼无,十八界和合即有众生,故云此有故彼有,众生本来空,若无六根、六尘、六识,何来会有众生,只是众生不肯把十八界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是故处处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了期。


昔日,有一梵志拿花供佛,世尊叫他“放下著”,梵志把左手的花放在地上,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把右手的花又放下,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问:

“我两手的花都放下,世尊还要我放下个甚么?”世尊说:“我要你内放下六根、外放下六尘、中间放下六识,十八界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之处,便是你安身立命处。”梵志即时悟道。


我们现在约六根六尘六识都未放下,被十八界盖覆佛性,欲想见佛性,一定要把十八界放下。以般若观照,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都无,十八界空,十八界清净,便是诸法实相,便是佛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何谓无明?众生十八界不能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佛性不明,名之无明,经云:“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


真如人人有,但不守自己的岗位,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便是真如守自性,凡夫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妄动,故有无明,无明无实体,有了无明必定有行,所谓不觉是无明,妄动就是行,行分善行、恶行、不动行,总称为业行,行必有识,善行有善识,恶行有恶识,不动行有不动识,行即业,人业有人识——例如见水是水,天业有天识——见水如琉璃,饿鬼业有饿鬼识——见水成火焰。


有了识,业牵识走去投胎,识与父精母血,三缘和合而成胎,是为名色,色是父精母血,自己的识是心,心有其名而无作用,所以称为名色,名色七日一变,四十九日后有五个胞:即头、双手、双脚,十个月后六根成熟,六根有入六尘的功能,故称为六入,小儿出生后与六尘相触,所谓六入缘触,触境有苦有乐,属受,故触缘受,受是果报,受果报时心生系著,故受缘爱,若乐受爱其长合,若苦受在诸法的空相、实相内,无凡夫苦集之法,亦无贤圣灭道之法,故谓无苦集灭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海潮明月

    🙏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由海潮明月诵读,东方出版社出品,欢迎订阅🙏

    w静369 回复 @海潮明月: !感恩!!!

  • 崔毓珊_yq

    非常喜欢听主播的播讲,感到心的宁静!

  • 觉照znqlyfjy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着就是活在一种感觉当中。佛是这么说的: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听友448503865 回复 @觉照znqlyfjy: 棒棒哒,无我无念,无住无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牙胶尖

    放下一切既得一切

  • 小潮流sans

    非常好👍🏽

  • 田小胖_cb

    主播的播讲,感到心的安宁平和。感谢感谢。

  • 1994149vfta

    南无阿弥陀佛

  • 眼睛里的星星星星

    唯有亲情放不下,怎么样才能放的下

  • 小潮流sans

    1862292qqqd 回复 @小潮流sans: 和你的想法一样

  • 太阳照样升起_cj

    不好懂啊!

    听友448503865 回复 @听友27479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