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多多读书》,我们要讲一个中国人非常看重的节气——冬至。它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12月21日、22日或者23日。
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我们来说,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就是说冬至之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到来年的夏至达到顶点。
而在冬至这一天,如果你在正午观察自己的影子,你会发现,你的影子比这一年中任何一天的都要长。远古时代的中国人就是通过测量影子长度的方法来确定冬至的时间。在3000多年前的周王朝,当人们第一次制定出冬至这个节气的时候,当时的王朝统治者决定以冬至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也就是那个时候的正月初一,贺新年的日子。古人们相信,从冬至这个节点起,太阳光逐渐回来,代表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
一直到了汉朝,当时的皇帝采用了一种新的历法,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把冬至和新年分开。古人们过冬至的隆重程度和春节不相上下,各行各业的人放假休息,人们走街访友,祭拜祖先,欢乐地过一个“安身净体”的节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冬至大过年”。
冬至的到来,提醒着人们严寒不远了。冬至过后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这一天起,每9天作为一个“九”,共有9个“九”,其中三九四九最严寒,当人们数到第9个九的时候便“九尽桃花开”。古人们认为过了冬至后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就会到来。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奇怪,古人们为什么要数这9个九?有什么用?你想啊,当冬天到来,天气变冷,你都怎么玩?让我猜猜,是不是在开着暖气的屋子里、躲在温暖的被窝里玩游戏、看电视?古人们可没有这些消遣,也没有这么先进的取暖设施,在漫长的冬季,他们就数着这九个九来消解寒意。你可不要觉得这很无聊,古人们的“数九”是很有生活情趣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数九”的玩法里,有一种叫“画九“,画白梅花一枝,枝上共有白梅81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笔将一朵白梅涂红,待到纸上白梅红遍,山花烂漫时,“九九寒天”就结束了。这就是人们说的寒梅图,寒梅图的一侧往往有诗,“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用这种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
相传画寒梅图的做法始于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在抗击元朝士兵的过程中被俘,被押解到当时元朝的首都,今天的北京,正值数九寒天,文天祥在监狱的墙上绘81格,用笔墨一天涂一格,坚信寒冬必将过去,春天一定来临。
中国古人们在数着九过冬的同时,还总结出了冬至的三个物候。
一候蚯蚓结,说的是冬至的时候,如果你翻开泥土寻找蚯蚓的足迹,多半会看到它蜷缩着身体,跟打了结一样。蚯蚓是很有意思的生物,对气候的感知非常敏锐,它喜欢温暖,可又怕被晒,喜欢潮湿但又不能被水泡,入冬时它把自己的头朝下,等到冬至,敏感的蚯蚓不知是不是因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它决定改为头朝上,这样一来,它遭遇了来自土壤上方的冷空气,蚯蚓和我们人一样,遇冷蜷缩了起来。
除了蚯蚓,古人们还敏锐地发现,冬至这天,雄性麋鹿会褪去自己的犄角,也就是冬至物候中的二侯麋角解。麋鹿这种动物在我们中国俗称“四不像”,它和其它鹿一样有着长长的犄角,可是它的脸长得像马,脖子像骆驼,屁股像驴。如果你在冬至这天到动物园去,你很可能看到形态奇特的麋鹿,比如有的麋鹿头上只顶着一只犄角,原本应该安放另外一只犄角的位置什么没有,有的麋鹿干脆两只角都没有了,你可不要以为是有人偷走了麋鹿的犄角,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麋鹿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脱角,来年长出新的犄角。
冬至的第三个物候是水泉动,就是说山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人们普遍认为泉水冬暖夏凉,其实冬夏两季泉水的温度并没有多大变化,变化的是地面上的温度,人们觉得泉水温暖,是相对于地面较冷的温度而感受到的。冬至时节,气温变凉,山泉水的触感灵动而温暖。在古人眼中,山泉水是饮用水中的佳品,用山中流动的清爽泉水泡出来的茶是最好的。有追求的古人还会用纯天然的雨水、露水、雪水来泡茶,你看,对物候的觉察和总结反映出的是中国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冬至时节没有什么农活儿要忙,正是享受生活的好时候,我们刚刚说到,这会儿啊,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节休息呢。要过节怎么能没有好吃的呢?要问冬至吃什么,我猜不少小朋友的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饺子。那你们知道饺子是怎么来的吗?
饺子的原名叫“娇耳”,娇是娇嫩的娇,耳是耳朵的耳。你平时包的饺子是不是形状就有点像耳朵?到了冬至这天,我们还有“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这是为什么?
相传饺子是我国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所处的年代是东汉末年,距今大约2000年,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时期,我们常说“东汉末年分三国”,那时国家内部打仗,民间瘟疫爆发,老百姓过得很痛苦。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并且他品德高尚,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尽心尽力救治,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有一年冬天,张仲景在回乡路上看到很多又饿又冷的穷苦人冻烂了耳朵,他见了心里很难受。回到家乡后,在冬至这天,张仲景让弟子在空地上架起了一口大锅,干什么呢?煮饺子。
那会啊这还不叫饺子,张仲景把它叫做“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煮,煮好后捞出来切碎,再用面皮一包,形状像“娇耳”一般,下锅煮熟后,分给人们吃,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喝下以后浑身发热,耳朵也变暖了。
张仲景煮饺子从冬至这天一直煮到了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庆祝烂耳朵康复,也照着“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在大年初一吃。之后人们称这种食物叫“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过新年的时候吃,纪念张仲景舍药救人。现在还有民谣这样唱:“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当然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方的人们保留着不同的过冬至的习俗,比方说有的地方过冬至要和家人一起吃汤圆,象征团圆美满,有的地方讲究在冬至吃滋补的食物,喝羊汤吃羊肉,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还有的地方要吃馄饨,还会把馄饨包成元宝的样子,象征招财进宝,在冬至这天图个吉利。
听完这期节目,你是不是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这么重视冬至这个节气,把它当做热闹的节日来过呢?那么今年过冬至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家人听。我是黄磊,我们下期节目见。
沙发坐坐
静静聆听,用心体会
我最喜欢吃大白菜馅的饺子了,又鲜嫩又多汁,一口咬下去还是爆浆的,皮肤非常的有韧性,QQ的,配上鸡汤或者紫菜汤,一口饺子,一口汤,别提多满足了,大家是不是馋了呢?我是被我自己给弄馋了,我去吃饼干了,哦,对了,记得点个赞,再评论几句再走,我会感谢你们的(≧∇≦)求求你们了
喜欢黄磊多爸的接地气
喜欢,多多读书
,
六哦 回复 @above_Y: 好
好听😍
麋鹿掉角,是不是和我们小孩掉牙一样?一定很疼吧
和这个找工作过山车
六哦 回复 @六哦: 天天都有
冬至数九九,简短而明了。赞一个
千千形象设计孙小峰 回复 @崔璀6219: 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