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苏轼《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7.苏轼《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00:00
17:59

【本期海报】

 

【文稿】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你可能非常的熟悉,我相信很多人在小学的时候就背过这四句诗,它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的都是最普通的汉字,串连起来都是最普通的汉语。其实这首诗啊,它背后还是隐藏着很多的密码,我们要真正的读懂这首诗,还需要把这一个一个的密码给它破解开,我们才能真正读通和读透这首短小精干的诗。


西林壁,是庐山上的一座寺庙,在庐山上啊,有东林寺和西林寺两座寺庙,这首诗是苏轼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叫《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写作啊,跟黄州是有关系的。宋神宗元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体恤苏轼多年被贬黄州,他觉得苏轼到底是个人才,不应该这么长久地压在地方。很想给他换个地方,挪挪窝,也算给它松松绑,所以在这一年,宋神宗亲自下诏令,调任苏轼前往河南汝州,依然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由地处长江边的黄州,量移到河南的汝州,这是皇上对于苏轼的一种特别的恩典。


什么是量移呢?就是把被贬谪的人从一个糟糕的地方,调整到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地方。苏轼4月份时离开了黄州,5月份的时候登上了庐山。苏轼后来写了一篇小文章《自记庐山诗》,对于他上庐山的过程有一个简略的记载。据苏轼自己记载,他在庐山上,南山北山,大概游览了有十余日。


他在这篇文章里说,自己刚刚上庐山,看到山川奇秀,都是生平所未见到的奇绝景观,应接不暇,发誓不写诗,因为自然山川就是最好的诗。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苏轼的名气太大了,他刚到山上,就全都知道当代的大文豪、大诗人苏轼来了。苏轼虽然被流放贬谪,但这是在政治上翻了船,在文坛上他依然是声名显赫,足为一代之文宗啊。所以一进到山里来,山上的僧人都纷纷地请他题诗。在苏轼现存诗歌中,与这一时期相关的大概有十几首。


那么这一首《题西林壁》应该是他在庐山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由寺庙的方丈陪同他参观东林寺和西林寺之后,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我们可以这样讲,他上了庐山之后,写了庐山的各种景象。也对中唐诗人徐凝所写的一首庐山诗作了批判。换句话说,在庐山上待的这十几天里,在庐山上所写的这十几首诗,其实是代表了他对庐山景象的一种印象。等到写《题西林壁》的时候,实际上是他对这次整个登览庐山的一个总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横着去看庐山,那是有山岭,我侧面去看庐山,那是有山峰,远近高低,庐山在我的眼中啊,各不相同。你要说为什么我们看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们是站在庐山的里边去看庐山,当然看不清他的真面目。这四句诗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却成为了我们现在认识事物、了解学习新事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换言之,如果我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只是在事物的中间,而不能跳出来通观他的全局,那么对事物的本质,它的认知将是始终有限的。你可能会说这道理我们都知道,我们老师就是跟我们这么讲的。不错,但是我们的疑问是,为什么苏轼这次上庐山最后得的结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呐?难道说这与他之前、和将要发生的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吗?


我们可以想想看,苏轼在黄州时期是被流放和贬谪的岁月。在这期间他曾经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从这些诗词当中我们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苏轼始终在追问自己的人生,始终在追问自己到底是谁?在他很著名的一首词《临江仙•夜归临皋》里边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一直在想,人生真是烦恼,我感觉我自己的这个身体啊,好像不是我自己的,是谁的呢?不知道。一瞬间自己是父亲,一瞬间自己是丈夫,一瞬间自己是官员,他无法领悟到自己得真实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其实这就是由于流放和贬谪的生活,对他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使他对自己人生的意义发生了怀疑,以至于在这首词的结尾,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如浮游于江海之外,从此忘掉着人生的烦恼。


可见在这首词当中,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是有怀疑的态度。在另外一首词当中,苏轼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孤独的大雁,在惊慌失措当中孤独的飞翔,留下了孤独的身影。那么这一首词也表达了在贬谪流放的过程当中,政治上的迫害给苏轼的心灵造成的惊恐。


苏轼还曾在黄州写下了著名的《后赤壁赋》,在这篇文章里,他写了一段非常有趣的经历。他说夜游赤壁,看到有一只仙鹤划过江面。晚上睡觉又梦见了一个道士,经过他的窗前,给他作揖,说:“你在赤壁游览的快乐吗?”想问他姓名,道士却不回答。苏轼恍然大悟,原来这道士就是从我身边飞过的仙鹤啊!苏轼追问道士的身份,其实也是在追问自己的身份。苏轼在黄州期间,非常想要领悟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实际上这种身份的不确定感,反映了当时流放和贬谪生活对苏轼的人生造成的困扰。


大家可能会问,苏轼这样智慧的人难道会对自己的人生也发生疑问吗?当然会。不过苏轼好像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在他非常著名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首词当中,苏轼好像认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那就是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自己都会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因为人生在世也无非是一会是风雨,一会是天晴,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之所以罗列了苏轼黄州时期表达人生感悟的一系列诗词,就是想说从黄州开始走向庐山,又从庐山开始走向他未来的人生。苏轼由黄州北上汝州,也就是下了庐山后便北上汝州,最直接的路线应该是朝西北方向行走,但他却一路沿着长江东行,打算从长江进入运河,然后转道淮河、汴水,再设法去汝州。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其中当然有种种考虑,居住在江宁的王安石不能不说是兜圈子的一个重要原因。饶有趣味的是,如果说苏轼来江宁与王安石会面,在主观上曾具有某种现实政治的考虑,那么当他真的与王安石朝夕相处一个多月后,却从心底里对这位昔日的大宰相有了更为深入、更为真实的认识。


总而言之,宋神宗元丰七八年间,历经政治风波的王安石与苏东坡,开始在政治上渐渐走向和解甚至达成某种默契,这对于苏轼今后政治立场逐步转变、仕途经历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可以说,苏轼一路上都没有放弃过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可以这样认为,苏轼之所以在庐山上写出《题西林壁》,是来自于在黄州的五年时间里,他一系列的人生感悟和总结,尤其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苏轼到黄州之后,在苏轼登临庐山之后,他经过石钟山时和他的儿子一起去考究“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来的。他的结论是,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边指出石钟山名字的成因,但郦道元自己并没有亲自考察石钟山,而此后的士大夫也绝对不可能在深更半夜的时候,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在这绝壁之下,精细地考察石钟山的成因。而今天他和他的儿子这样做了,他和苏迈一起考察了它的成因,这依然是一个探究事物真相的故事。


所以我们想苏轼在经历了革新变法的政治斗争之后,他也许更深刻地理解到事物的真相对一个人的命运来说,包括对当时北宋的政治,有多么重要。他发出的感慨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言之,在今后的道路上,可能只有跳出庐山之外,才能识得庐山的全局,只有跳出改革变法的政局之外,也许才能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到改革变法的真相。到了苏轼60多岁的时候,他结束了在海南岛的流放生活,即将渡海回到中原。


他写了一首诗,其中在最后两句说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我虽然在年过花甲时被流放到荒凉的海南岛,但是我却没有丝毫的悔恨,我仿佛看到了生平从未见过的奇绝景观,这肯定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的最后总结。它认识到不管经历多大的风雨,最终是否看见彩虹,那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只是年近五旬的东坡,对于他之前的宦图生涯和黄州生涯的总结。


而这样一种人生观念的奠定,也为他之后更平淡地看待人生,更放达的看待人生,开启了一个新的路途。


【拓展知识点】

一、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二、诗文解析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三、引用诗句

《自记庐山诗》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摁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后赤壁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康震书法】


【互动问题】

苏轼在他遭遇贬谪的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不断追问、反思自己的人生,“吾日三省吾身”,诗友们会时常反思吗?


【康震签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腹有诗书趁年华

    在这个选择多元且物质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很多朋友在微信、游戏、综艺、短视频和美日韩剧里渐渐迷失了自我!今天读到题西林壁,我认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去看一看,那里有更新鲜的空气和等待脱变的你。

    南边的小船 回复 @腹有诗书趁年华: 很对!

  • 南边的小船

    康师早上好!打卡来听晨课。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位置,看待人和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格局如何,眼光就如何。

    听友220490378 回复 @南边的小船: 以后再也回不去了

  • 腹有诗书趁年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小苗和小胖

    冒昧请教康老师一个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里面的“真”,从诗句表面上看是“不识庐山全面的,整体的面貌”,然而,这里为什么不用“全”,“总”,而用一个“真”字呢?谢谢康老师!听康老师讲诗词一个很大的收获是:从历史和政治的大背景里看诗人的人生轨迹和政治生命,不能就诗谈诗,否则容易一叶障目,盲人摸象。读诗,看诗人,要历史的看,要全面的看,也尽量要“识得庐山真面目”。不知体会的对吗?

    大洲Joe 回复 @小苗和小胖: 真是指庐山的真实面目,全只是指宏观的全方面的去观察庐山,观察到的未必是真是的面貌。

  • 穷水云

    这是一首最熟悉的陌生诗。今日重新学习。

    穷水云 回复 @腹有诗书趁年华:

  • 东篱Z

    我宁愿相信,东坡与王安石的江宁会面是两个伟大人格的碰撞,而不是东坡为政途的考量。

    腹有诗书趁年华 回复 @东篱Z: 我也相信你所相信的!

  • 小舟小航妈妈

    天天听,反复听,认真听!

    腹有诗书趁年华 回复 @小舟小航妈妈: 666

  • 燕_gwk

    还听了康老师的唐宋八大家,非常感谢🙏请问康老师还有什么语音作品

  • 闪闪发光的兔子

    康老师才华横溢,简单的诗讲出了背后不一样的故事。

  • 1873863qk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