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江雪》:山水中的人

第二十六讲.《江雪》:山水中的人

00:00
10:51

【精华提炼】 

在这首诗中,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来就非常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采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深远,几乎达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和“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

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飞鸟,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反而显得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用了一个远景,反而把它缩小了许多倍,给读者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因为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希望展示给我们的情感,就是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而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则在于作者巧妙地把“雪”与“江”字连在一起,一种天地万物、天地自然合而为一的状态,便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


【动脑思考】 


1.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钓翁之意”,到底在于什么呢?

2.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柳宗元诗中的“孤舟蓑笠翁”,当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他真的是在钓鱼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_如許

    《江雪》这首诗的境界和文人画的境界极其契合。先生在《唯美诗词》里对《江雪》的解读,可比喻成元代倪云林的画。悠远且寂寞到极致,让人感觉到宇宙的本原,所要表达的,是超越尘世、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成人看后都会爱不释手,会反复把玩,反复去理解。而先生在此对《江雪》的解读,可比喻成当代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寥寥几笔绘出,清朗、隽永、悠远,便于小朋友理解,可见先生的用心。钓翁之意不在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山间心情

    柳宗元在钓什么呢 嘻嘻 我已经偷听了郦波老师唯美诗词里的答案 就完全不好意思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啦另外 想问问郦波老师 薄是个多音字 何时读bao何时读bo 老分不清 老师不忙的话 能不能指导指导我 谢谢您

  • 蓝田婉婉

    请问郦老师,为什么“瀑布”的“布”是这个布呢?二年级小朋友问。

  • 青涩旋律

    就因为郦老师吟诵《满江红》时那句“踏破贺兰山缺”中的“缺”字,读的短而猝,我觉得太好听了,说不上来,就是超喜欢,后来我每天重复的听,感觉其他的句子都吟诵的很好,就是这句总吟诵不好,请问郦老师有什么技巧吗,好像学啊

  • 声声起

    最初在《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里听先生讲这首诗时,那种境界无人能及

  • 一颗贤心

    郦波老师,请问李白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呢?

    愿不枉此生的佳鑫 回复 @一颗贤心: 散文八大家

  • 云淡风清一小女子

    郦老师晚上好!这首诗您讲过后我知道是压的仄声韵,但没讲过的我怎么知道它压的是仄声韵呢?都说入声字短而促,我怎么知道它是短而促呢?《切韵》《广韵》都收集了上万的入声字也记不住呀,平水韵,九屑韵没听懂。

  • 青涩旋律

    郦老师,郦老师,郦老师,为啥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里的一句“稳泛沧溟空阔”也有写做“稳泛沧浪空阔啊”,那个是原版啊。。

  • AAY云

    郦波老师那里那么冷,般请问是怎么划的

  • 小尤皎洁的月亮

    先生好,傍晚安

    CF穿越火线枪战王者 回复 @小尤皎洁的月亮: 再见。我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