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道大家好,我们在这个节目里面就是要跟大家一起来探讨阳明学,大家知道,阳明学的代表就是《传习录》。《传习录》总共分为上中下三卷,我们在这个节目里面就是要针对《传习录》,按照陈荣捷先生他把《传习录》总共分成342条,我们在这个节目里头,就是要针对《传习录》里面跟《易》理有关,对了解阳明学不可不知的这些精华挑出来,为大家一一讲解。
我是朱高正,我1954年出生在宝岛台湾,我的先祖是在300年前从闽南的漳州平和县九峰镇迁到台湾来,我在台湾已经第六代了,大家要知道平和县就是王阳明当年巡抚南赣的时候,他总共跟朝廷建议设置了三个县,第一个县就是在漳州的平和县,到2018年就满500周年了。另外两个县,一个是在广东的和平县以及在江西的崇义县。我1954年在台湾出生之后,在台湾接受小学、中学的教育,我大学是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然后我的辅系是西洋哲学。
当完兵之后,我就到德国去读书,我在德国专攻康德哲学以及联邦德国的宪法,我1980年到1985年在德国读书,在1985年完成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及我就回到台湾。我在台湾从事政治大概有15年之久,是两岸的和平使者。1987年,我提着脑袋要求蒋经国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而在当年的11月2号蒋经国就开放探亲了,所以说到今年也就是2017年,也就是两岸交流30周年,大家认为我突破万难,鼓起十二万分的勇气,能够促成蒋经国先生开放大陆探亲,为两岸的和平往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我在这里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虽然我是在德国专攻康德哲学,研究德国宪法,但是我从高二的时候就开始自学《易经》,对易经的兴趣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另外,像《传习录》《近思录》这两部经典我也是从高三的时候开始接触的,几十年来这两部经典也没有跟我分开过。所以说我写了不少有关《易经》《近思录》和《传习录》的书。我认为要讲阳明学不是一般人能讲得来的。因为阳明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儒者而已,他是建过功,立过业的儒者,所以说如果没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经验,你就很难理解阳明,阳明在某些地方能够摆脱世俗,特立独行,其实这都是受到《孟子》非常深刻的熏陶。
那我在这里就要告诉大家,我哪时候开始接触阳明学的呢?记得我在高三的时候,我在高三,那时候我在这里要跟大家讲,其实我本来对传统文化是很反感的,记得我高一的时候,我最痛恨的人就是孔夫子,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在台湾高一就要开始读《论语》,从高二下就要读《孟子》,大概就是在高中三年,前一年半我们大概要把《论语》读八成,有些就是太深奥的涉及到太多的这种古器物考证的那个就删掉了。那《孟子》从高二下到高三下大概要把孟子读掉七成,所以我们高一的《论语》,我那时候因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所以我对孔夫子非常不谅解,说怎么蹦出这么一个糟老头,讲这么多话,什么时代了还要我们去学他,背他,我非常不谅解。
但是在高一下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个挫折,我突然想到孔夫子讲的一句话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那时候恍然大悟。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2500多年前讲过,说一个有德君子那个讲话要审慎一点,要讲少一点,对于实务的工作要努力去做,不要一件一大堆,只能坐而言而不能起而行,我突然发现孔夫子讲得很有道理。所以说我从高一下学期,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180度大转变,我就把过去读过的孔子在《论语》里面,老师教过的每一句话,重新拿来,跟自己的言行来对照,我发现真的很不一样,所以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我们读儒家的经典,绝对不要只停留在知解上去了解。什么叫知解?知就是知识的知,解就是理解的解,也就是我们不能把它停留在知识上理解的层次,我们读古籍,一定要把古籍里面先圣、先贤所讲的话,跟我们个人的立身行事,跟我们生命的终极关怀结合起来读,要细细去体悟它,然后你才会有所得。
所以说我本来对传统文化非常反感,从发生那一件事情之后,我重新把学过的《论语》再读过一次之后,我就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理解,所以说我大概从高一下学期,每天要下课放学回家之前,总是会有七八个同学围着我,要我把我今天读论语的心得讲出来给大家分享,所以说我从高一下学期其实就已经开始在帮孔夫子弘道了。所以我从高二下学期,我就开始自学《易经》,那时候我还记得我姐姐,她在当小学教员,看待我在读线装书,就问我说,什么时代了?你怎么还在读线装书。我就跟我姐姐讲,我说姐姐只要是易理,我还不知道的,都值得我学,这跟新和旧无关。其实古人一点都不比我们差,所以我高二已经开始在读线装书,我记得那时候像《战国策》,《国语》、《左传》都是那时候开始读的。等到我读高三的时候,我看到梁启超,我高三的时候非常喜欢读梁启超的东西,我看到梁启超给当代的知识分子开了一长串的书单,他特别强调,不管你是学文史哲,还是经管法,还是医农工统统要读的。那时候我一看那还得了,大概一辈子也读不完了。刚好我高三那个春节,我到我的语文老师家里去拜年,碰到了一个学长,他那时候在台大中文系念博士班,我问他说,“学长,梁任公有开这么一份书单,你知不知道?”他说“知道。”我说“你读了多少了?”他坦白给我讲:“不到5%”。所以我就觉得说,梁任公这一批书单太不切实际了。不久之后,我又读到上个世纪的国学大师,钱穆钱宾四先生开的一个书单,他这份书单只列出九部经典,他认为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定要读的九部经典,到底是哪九部,我们下回再跟大家讲清楚,谢谢大家的收听。
去掉音乐吧
讲的很好
去掉背景音乐吧,
经世致用!
啰里八嗦,言不及义。
不太像吹的这么牛
好
音乐鸡肋,希望可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