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取义的耿直子路

舍身取义的耿直子路

00:00
04:33

舍身取义的耿直子路
 
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鲁国卞邑人(今山东泗水人),年龄比孔子小九岁左右。子路是孔子最早的学生之一,因其喜欢练武,常跟随孔子左右,保护孔子安全。
子路祖上曾是地方官,到他父母这一辈,已沦落为平民。少年时期的子路主要靠种地和打猎谋生,他的家乡与曲阜大约只有八九十里路的距离。青年时期的仲由经常提着猎物到国都曲阜去换粮食回家供养父母,后来曲阜地区有子路“百里负米”的传说。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中,子路是一个终其一生极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老师学说的学生,他伉直好勇,深得孔子的信任与器重。公元前480年,卫国大夫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密谋拥立她的弟弟蒯聩做卫国的新君,胁迫孔俚带兵攻击在位的卫出公。卫出公得知后,知道自己不是伯姬等人的对手,就吓跑了。
当时,子路正在孔俚属下做官,听说这件事后,为了维护主人孔俚,主动去见蒯聩,劝他不要做以下犯上的傻事,将其教育了一番。蒯聩恼羞成怒,让大力士挥戈击落子路的冠缨,扬言要杀了他。
子路临危不惧,义正辞严地说道:“君子死,冠不免。”他从容不迫地系好自己的帽缨,然后视死如归,慷慨赴死,最后竟然被人砍成肉酱。子路为保其主孔悝,就这样战死在了孔悝家。
子路死后,被人就地埋葬了,即今子路墓祠处,子路墓祠于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子路墓不远便是戚城遗址。戚城又称孔悝城,是孔悝的采邑。戚城遗址是古代聚落遗址、城址,肇始于裴李岗文化时期,其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周文化、汉唐文化层次叠压,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以说,子路是为了卫道而死,他卫的道则是恩师孔子一生的心血——儒家思想。正因如此,后世对子路评价极高,他身后得到了崇高礼遇:唐朝时,唐玄宗追封他为卫侯。北宋时,宋真宗加封他为河内公,南宋时,宋度宗直接尊他为卫公,与他在世时的卫国国君地位平级。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仲子”,几乎要与他的老师孔子平起平坐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