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行走在在古典和现代里
作者:曾玉荣
1
雷池很老,三国时就有这个名字。据《三国志》记载,孟宗在雷池任职的时候,“为雷池监,作鲊一器以遗母,母不纳”。孟宗,是吴国官员,后来做到了吴国的司空,以孝和清廉闻名,书上说,当时,他赠送了母亲一坛鱼干,母亲认为,这是国家仓库的东西,就拒绝了。他的孝顺和清廉,大概在此时就养成了吧。
雷池,实在是一处清白洁净的地方。
雷池,也是一处充满传奇的地方。至今,还有当地人指示,此地建有周瑜庙,也就是说当年周郎的马蹄也一定踏过这儿吧。那时,他一定执着小乔的手,带着轻淡的微笑,走过雷池,走过这儿的青花瓷世界。那时,陌上女子,楼上红袖,船上的采莲女,大概都引领而望,眼光中充满了脉脉清韵吧。
孟宗远去,成为历史的风景。
周郎也拉着小乔的手,走入历史的深处,走进竖行的文字里,走成一轮明月,日日照着岁月深处的传说。
此地,只有荷叶田田,只有荷花朵朵,只有一条水白白亮亮地流淌着,汇聚一池,名叫雷池。
两岸炊烟袅袅升起,如大写意一样,画在晴朗的天空中。
可传奇依旧,从未断绝。
2
时间,弹指到了东晋,历史,再次将雷池推上历史舞台,再次在雷池上演一曲慷慨悲歌,让历史记住了雷池,也记住了一个人。
此人,就是温峤。
当时,中原一带,鼙鼓声声,铁血纷飞,正是五胡乱华的时候。中原百姓,无法生存,只有拖儿带女,逃到江南。此时,东晋成为他们唯一的避风港,在这片青瓷世界里,他们稍微喘息了一下,能睡个安稳觉了。谁知,又有人点燃了一场狼烟,将整个江南,推入血雨腥风中。点燃烽火的是两个叛将,一个是苏峻,一个是祖约。他们带着叛军,金戈辉映,直奔东晋首都建康。
此时,朝廷支柱唯有一人,就是名将温峤。
温峤打算带着大军,奋兵直进,救援建康,可是,朝廷当政大臣庾亮更担心镇守西边荆州的另一名叫陶侃的将军,会趁机起兵,写信给温娇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从此,竖行文字中多一成语,名“不敢越雷池一步”,此词意味遵守约束,不敢稍有违反。
可是,最终温峤却带着大军,旗帜飞扬,越过了雷池。因为,苏峻和祖约带着大军攻占了建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温峤大军千帆竞发,经过雷池,指向建康,最终大败叛军,并将之消灭。
江南,依旧山温水软。
三吴,仍然如青瓷世界。
王谢堂前,燕子鸣叫,声声清亮。乌衣巷口,花朵星星,依旧娇艳。
一个雷池,成为历史的一个节点,改写着中国的千年走向,也见证了一群江南男儿的担当,以及拳拳报国之情。
3
对于雷池的形成,《辞海》记载很是清楚,“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至望江东南,积而成池,称为雷池”。此地当年,有此一池,水光动荡,一片清韵,也使此地风景,如画里世界,受到历代文人称赞。
南朝文学家鲍照,衣袖飞扬,来到此处,登高望远,描写所见之景道:“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南边山峰如画,雾气荡漾。东为平原,无边无际;西北边一片水色,洁净清亮,泛着润泽之光。
元朝文人余阙则一叶白帆,飘然而来,看江水一色,晴空蓝嫩,山影层叠,白鸟飞飞,吟之于诗道:“江水碧如镜,晴空无垢氛,青山遥隔浦,白鸟自成群。”
而今,这些都已消失在时间里,消失在诗歌中,水已远去,雷池无踪,只有一石立着,硕大,莹润如玉,上面以红色镌刻三字:古雷池。人站此处,又一次,仿佛面对着一条水,面对着一段远去的历史。古人诗里的“春风昨夜扫江华,遥想归人已到家。日暮停舟望江县,淮南芳草接天涯”的景色,也仿佛就在眼前。
时间如水,沧海桑田,一切在变,雷池也在改变着。
随着岁月漫漶,这儿,也漫漶上一片泥沙。雷池,也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一天天消失。
而今,这儿芳草萋萋,花儿一片,稻色流黄,棉花泛白,楼房栉比,车辆如流。大石旁,有一个亭子,如一颗美人痣,俏俏地立着。
在远处的楼上,有黄梅戏的声音隐隐传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声音细腻,柔美,如洞箫里吹出的音乐,在月下轻轻地飘飞。一时,人的心,也被这音乐托着,在青花瓷一样的天空下轻轻地飞着。
雷池没有远去,仍在现代和古典里存在着。
雷池没有消失,仍在繁华和书卷气里时隐时现。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