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黄朴民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黄朴民老师的赠书哦~另外,感谢大家近期的建议~
大家好,上次课我们讲了争霸战争的特点,通过晋楚争霸战争当中的几个特定场景,还包括宋襄公的历史,对战争的性质做了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明。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从春秋后期开始,战争性质就开始变化了,由争霸走向兼并。最早的萌芽或者起源应该是吴越战争,吴越战争的打法跟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已经带有兼并的因素了,所以我不赞成现在的教科书里面讲的吴越争霸战争,准确点来说的话,吴越之间的战争乃是兼并战争。
(吴越战争)
吴越战争是兼并战争
尤其在越王勾践身上,这个特征体现得特别明显,我们现在说吴国和越国的争霸,或者说兼并,最后是越国赢了,我们总是找原因,最可笑的原因我们是推到了女人的身上,就是吴王夫差被越国,也就是说浙江诸暨的美女西施给迷惑了,这个完全不成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没出息,一有问题了,总是说红颜祸水,把错误推到女人的身上,这怎么可能呢?最后拍板的决策的都是男的,自己不成器你就找个女的做垫背,实际上这是不成立的,所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伍子胥的话,吴王夫差根本没听进去。也就是说伍子胥在吴国打赢夫椒之战、把越国打败的时候,主张把越国顺手给灭掉,可是吴王夫差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而是听了伯嚭这些佞臣的话,放过了越国,而去北上争霸了,跟齐国去冲突了,打了艾陵之战,最后到了黄池,跟当时天下的霸主晋国去争夺霸主的地位,在诸侯大会上去争盟主这个位置了,这样给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壮大起来恢复了元气以后,搞了一次偷袭,从此在吴越战争当中,吴国走下坡路了,很被动了,一步步走向灭亡,这个理由似乎是成立的。但是我认为它也没有说到点子上、根本上去。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战争的礼仪,我们前面讲过了,就是战胜对手以后它的宗旨不是为了灭掉人家的国家,而是要当老大,孔夫子说过“兴灭国,继绝世”,夫差当时赢了吴越战争以后,越国已经表示屈服了,已经被打服了,他就要放过人家,也就是说夫差是按争霸的那种思维逻辑来办事的。而越王勾践不一样,越王勾践是按兼并的逻辑来办事的,他赢了以后,夫差求情,希望自己生存下去的时候,越王勾践就说了,当时你有机会灭我的时候你没有灭我,现在我有机会要灭你的时候,我不能违背天意,我要把你灭掉,所以夫差只好自杀了,这个就是兼并的逻辑,很显然吴王夫差之所以输,是因为他到了新的时代,却还是在沿袭旧的观念,按照旧的传统、争霸的那种逻辑来做事,而勾践不一样了,他是到了新时代有新的做法、新的逻辑,按照兼并的逻辑来做事,所以越王勾践笑到了最后,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这就是一个根本的变化。
(卧薪尝胆)
转为兼并战争的原因
那么怎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由许多的社会客观条件,包括其军事本身的进步造成的。第一,争霸战争双方往往有错综复杂的亲缘血缘关系,但是到了后期这种血缘越来越淡薄,出了五服以外了,所以诸侯之间的那种亲近感没有了,一旦打仗可以放得开手脚了。
第二,军队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在西周到春秋前期,有一条原则叫做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能够当兵的人都是统治阶层里面那些贵族,至少是武士以上的、平民以上的人才能当兵。可是春秋后期开始,战争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急剧地扩充,大量的普通老百姓参加到部队里面来了,他们这些人跟贵族所接受到的那种完整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当时军队扩军,就像今天大学招生扩招一样,原来是精英教育,现在变成了大众化教育,这个就不一样了,这些新参加部队的平民百姓对贵族的礼仪,礼乐文明是完全不感冒的,所以他们就不遵守了。
(礼乐文明概念图)
第三,战争的方式,或者说战争的区域,战争的时间都有变化,原来的战争打得时间很短,往往一个上午双方军队车战一交锋立马分出输赢,分出高下,这个战争就结束了,现在的战争一打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旷日持久,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原来战争场所主要是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大平原地区,可见周和春秋前期主要的战争方式是车战,车战要交锋的话必须摆好阵型,双方必须把人马都排列整齐了才能发动攻击,现在这个地区扩充到长江流域了,这个地方乃是丘陵地带,河流、湖泊纵横的地方,在这样的地形环境下战车跑不起来了。这时候需要的是什么,是步兵的重新崛起,机动性大大地增加,所以它不用排好阵就可以突然发动进攻,原来的打法也就坚持不下去了。
“兵者,诡道也”
第四,原来中心地区的那些国家都是比较秉承周礼传统的,受礼乐文明的熏陶时间比较久,而春秋后期那些成为新的战争热点的地区,像浙江、江苏,原来是边缘地区,他们那里的人对周朝的礼乐文明不怎么感冒,越王勾践就是个典型,他们不感冒,那在交锋当中又总是占上风,于是贵族们的战争理念也改变了,不能老吃亏呀,君子和小人斗,你要打败小人的话,你首先得把自己变成小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我们知道一旦变成小人,你再变回去君子那就困难了,讲诚信会导致失败,使贵族们觉得阴谋诡计是反而能够成功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两部兵书情况完全不一样,一部是《司马法》,比《孙子兵法》还要早的兵书,《司马法》里面强调的都是礼乐文明,以礼为固,以仁为胜,而孙子强调是“兵以诈立,兵者诡道也”,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分别反映了争霸和兼并的战争观念在具体的兵书理论创作当中,侧重点、重心也会改变。
(《孙子兵法》——篆书雕刻拓版)
武器装备革命性变化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器装备在那个时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武器装备这个重要因素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时代里,武器装备实际上引领了战术的变化、作战样式的变化,引领了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最后引领战争方式的变化,到最终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就是兵书兵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当时有一个最重要的武器影响特别深远,这就是弩机的发明和使用,弩,原来我们知道射箭弓箭,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但是弓箭的准确度是大有讲究的,我也去射过箭,十箭中能射上一箭到靶子上那就很了不起了,韩国的射箭在奥运会上总是拿冠军,有时候也会射脱靶,有时候也只会射到8环、7环,也就是说射箭即使有几个高明的,在春秋的时候像养由基啊,后世的话有李广啊,《水浒传》中有小李广花荣啊,但是也是极少数,另外弓箭的话它是一个人拉弓,射程是有限制的,也就是射个50米啊,80米就差不多了。这个弩机不一样,弩机是什么?
(弩机)
弩机,第一它有瞄准器,叫“望山”,这个使得射击的准确率大大地提升了。第二,弩机它可以几个人拉,可以手拉,也可以脚踩,“蹶张弩”,它的射程大大地延伸,也就是古代打仗战车为什么能打得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原因是你第一箭没射中他,射第二箭的机会就没有了,他的战车就到了你的面前了,你就被马车踩成肉泥了,现在好了,早早在200米以外我就可以去射啊,射人先射马,我射不到你人的话,我可以射你的马,射你的车,车一翻的话你就被甩出去了。不是头断了,至少也是脚断了是不是,这个伤亡就惨重了,你贵族再文雅也文雅不起来了,所以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影响特别深远。
我们中国的火药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以后,就将整个欧洲的历史改写了,恩格斯曾经说,在平民的枪炮声中,贵族的铠甲就挡不住了,欧洲的那种封建城堡,在火药的轰鸣下就被夷为平地了。恩格斯当时说了,由于火药传入欧洲,在西方封建城堡的地平线上,升起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所以这些原因就造成了当时的军队打法的改变,这种机动性,诡诈之道特别地流行,那么吴越战争开了一个头,到了战国的开幕一战,就是三家分晋的晋阳之战,可以说这种诡诈的兼并战争全方位地上演了,晋阳之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当时晋国有四大家族,其中智氏跟赵氏家族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后来赵氏家族联合了韩氏和魏氏,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把晋国当时最大的家族智氏给灭了,灭了以后就把智氏的土地、人口都分掉了。这个时候的战争就不是一种温文尔雅的争霸的概念了,而是以彻底消灭对方为宗旨,把你灭绝的那种兼并战争。
(晋阳之战)
兼并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到了战国的时候愈演愈烈,第一个我们知道的就是魏国的初霸,魏国是在战国七雄里面第一个崛起的国家,但是魏国的霸权只维持了三代,魏文侯、魏武侯,到了魏惠王的时候,就是梁惠王的时候他全方位地失败了。他的失败就是说他处理不好东和西两边的关系,他在东方要对齐国、韩国、赵国作战,西方他要跟秦国作战,所以他把国都重心移到了大梁,即今天的开封,从原来山西的安邑,到了大梁,这样的话秦国就趁机占领了河西之地,所以秦国崛起了,第二阶段是秦国和齐国的东西并峙阶段,但是这个平衡随着乐毅伐齐,齐国70多所城市被五国联军打下来以后,齐国也中衰了,最后是楚国和秦国的竞争,但楚国最终也是失败了。
战神白起
最后这个阶段的战争,就是统一战争,即秦国统一六国之战。统一之战里面的关键一战,或者关键性的战役是由当时秦国的将军白起来完成的,白起是战神,他在秦国统一战争当中发挥了或者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作出最大贡献的一个将领,白起一辈子没有打过败仗,中国历史上没有打过败仗的将军只有两个,一个是白起,一个是韩信。
(白起)
(韩信)
在秦国统一战争当中,三场决定性战争都是由白起完成的,第一场战争就是把身边的魏国和韩国彻底摆平了,他打了伊阙之战,一下子砍掉人家的24万个脑袋。所以韩国和魏国从此以后对秦国是服服帖帖,曲意逢迎,秦国灭他们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第二场是他指挥的攻打楚国的战争,楚国地大物博,当时楚国是战国七雄里面积最大的、物资资源最丰富的、人口最多的国家,他是杀不完的,所以他打楚国的时候用的是另外一种打法,就是知道楚国人最迷信,最讲祖宗崇拜,神仙崇拜,那好,我就打垮你的意志,突破你的心理防线,我把你的国都打下来,把你的先祖先王的坟墓一把火烧了,所以楚国人鬼哭狼嚎,从此畏秦如虎,再也没有斗争的意志了,灭亡它也是个时间问题。
第三场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是打赵国,赵国虽然国家比较小,但赵国是军事强国,它位处北部地区,跟少数民族错杂相居,民风彪悍,有所谓燕赵雄风,燕赵大地名将辈出啊,赵国有廉颇、李牧、赵奢,都是让秦国很发怵头疼的,所以他打赵国又是一种打法,通过长平之战把赵国所有的有生力量四十多万人全部给坑杀了,从此以后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
秦王嬴政继位后,“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逐次地在十年时间里面灭掉了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最后把齐国灭掉了,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完成了中国先秦时期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为先秦战争历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从此中国进入了帝制时代,先秦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了,谢谢大家。
黄老师课程思维导图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历史归结的原因总是出奇的相似,有问题了,都是说红颜祸水,把错误推到女人的身上,怎么可能呢?最后拍板的决策的都是男的,自己不成器,你就找个女的做垫背,实际上这是不成立的。
从争霸到兼并体现了人性变化的轨迹。
老师语言很幽默,浅显易懂,谢谢。
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非常生动,大赞!只是为什么看不到黄老师课的思维导图?
黄老师的这一讲特别好,充分体现了黄老师的研究成果。
rwz5rxsolyroqoxdwq73 回复 @听友82048972: n
争霸与兼并要明确概念
😄😄😄😄
老师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春秋重礼,战国诡诈
特别喜欢黄朴民老师的课,彻底颠覆了我对战争的,认识和观念。每天像追剧一样守着看有没有新课老师的讲解比电视剧更有趣味,更深刻。
雨润露娜 回复 @榛_苓: 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