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⑴蓝桥:桥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蓝溪之上。相传其地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设有驿站。唐裴铏《传奇·裴航》:“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元九:唐代诗人元稹的别称。元排行第九,因以称之。宋杨伯岩《臆乘·行第》:“前辈以第行称,多见之诗。少陵称谪仙为十二……刘禹锡谓元稹为元九。”
⑴ 雪君归日:元稹奉召还京时正逢下雪。
⑵ 岭:山名。又名秦山、终南山,位于今陕西省境内。《三秦记》:“秦岭东起商雒,西尽汧陇[qiān lǒng]汧水 陇山 地带,东西八百里。”此处泛指商州道上的山岭,是白居易此行所经之地。
⑷驿亭:驿站所设的供行旅止息的处所。古时驿传有亭,故称。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九:“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仇兆鳌注:“邮亭,见《前汉·薛宣传》。
⑸“循墙”句:古人常常把自己的诗文题在旅途中的建筑物上,供人欣赏。所以白居易每到驿站,就急切地寻找好友的诗。
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2]
元稹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自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士曹参军,经历了五年屈辱生涯。到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言律诗。原诗全文为:“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失意,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前后八个月,风云变幻如此诡谲,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蓝桥驿见元九诗》。[2]
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侘傺,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前后八个月,风云变幻如此诡谲,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蓝桥驿见元九诗》。
元稹题在驿亭的那首诗说:“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玉帐”、“银区”说明他经过这里时正逢春雪,所以白诗一开头就说:“蓝桥春雪君归日”。元稹西归长安,事在初春,小桃初放;白居易东去江州,时为八月,满目秋风,因此,第二句接上“秦岭秋风我去时”。“秦岭”泛指商州道上的山岭,是他此行所经之地①。白居易谪江州,自长安经商州这一段,与元稹西归的道路是一致的。在蓝桥驿既然看到元诗,后此沿途驿亭很多,还可能留有元稹的题咏,所以三、四句接着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下的万顷波涛。
元稹于元和五年自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士曹参军,经历了五年屈辱生涯。到元和十年春奉召还京,他是满心喜悦、满怀希望的。题在蓝桥驿的那首七律的结句说:“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那种得意的心情,简直呼之欲出。可是,好景不常,他正月刚回长安,三月就再一次远谪通州。所以,白诗第一句“蓝桥春雪君归日”,显然在欢笑中含着眼泪。更难堪的是:正当他为元稹再一次远谪而难过的时候,现在,自己又被贬江州。那么,被秦岭秋风吹得飘零摇落的,又岂只是白氏一人而已,实际上,这秋风吹撼的,正是两位诗人共同的命运。春雪、秋风,西归、东去,道路往来,风尘仆仆,这道路,乃是一条悲剧的人生道路!“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诗人处处留心,循墙绕柱寻觅的,岂只是元稹的诗句,简直是元稹的心,是两人共同的悲剧道路的轨迹!友情可贵,题咏可歌,共同的遭际,更是可泣。而这许多可歌可泣之事,诗中一句不说,只写了春去秋来,雪飞风紧,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升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极尽风人之能事。
一首诗总共才二十八个字,却容纳如许丰富的感情,这是不容易的。关键在于遣词用字。如,写元稹当日奉召还京,着一“春”字、“归”字,喜悦自明;写自己今日远谪江州,着一“秋”字、“去”字,悲戚立见。“春”字含着希望,“归”字藏着温暖,“秋”字透出悲凉,“去”字暗含斥逐。这几个字,既显得对仗工稳,见纪时叙事之妙用;又显得感情色彩鲜明,尽抒情写意之能事。尤其可贵者,结处别开生面,以人物行动收篇,用细节刻划形象,取得了七言绝句往往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这种细节传神,主要表现在“循、绕、觅”三个字上。墙言“循”,则见寸寸搜寻;柱言“绕”,则见面面俱到;诗言“觅”,则见片言只字,无所遁形。三个动词连在一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摩挲拂试,仔细辨认的动人情景。且七言中三用动词,构成三个意群,吟诵起来,就显得节奏短而迫促,如繁弦急管并发,更衬出诗人匆遽的行动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这种传神的细节描绘和音乐旋律的烘托,诗人的形象和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深深为他怀友思故的真情挚意所感动,激起我们对他遭逢贬谪、天涯沦落的无限同情。一个结句获得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更是这首小诗的特色。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是一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画堂春》词,描写了相思想望、两处销魂的深深恋情。但不懂其中“浆向蓝桥”“药成奔海”典故,读此词,便感悟不到许多神韵。
有一部好莱坞“二战”影片,译名真好,就叫《魂断蓝桥》,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凄美爱情,最后魂断在一座桥上。不过,影片中那座铁桥肯定有别的名称,译制片称为“蓝桥”,只是借用了中国古代一座与爱情相关的著名桥梁名称而已。
说到与爱情相关的桥梁,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一个爱情传说——《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就是“尾生抱柱”典故,说尾生与女子约会于桥,女子没按期到来,恰逢发大水,尾生守信,不肯离去,竟抱桥柱淹死了。后世有人说,这就是蓝桥典故的最早出处。但这个说法太牵强,因《庄子》原文只提“梁”(桥)而无一语言及“蓝桥”。
古代关中有蓝桥驿,在今陜西蓝田县东南蓝溪,其地有蓝桥。正如长安东面的灞桥一样,蓝桥也是古人送别之地。东出长安,必经此处,停歇于驿站,作别于蓝桥,因而那里是伤感之地,留恋之地,也是诗人感慨留下诗篇之地。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先后遭贬谪,至此俱题诗。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云:“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墻绕柱觅君诗。”白居易在蓝桥驿墙壁觅到的元稹诗,首联为“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即是描写流水淙淙、饮烟袅袅的蓝桥初春暮色。
蓝桥与爱情相关,源自唐代裴铏《传奇•裴航》描写的裴航、云英爱情故事。唐长庆中,秀才裴航出游湘、汉,同舟的樊夫人赠其一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裴航初不解其意。后经蓝桥驿,因渴而向一老妪求水喝。老妪唤孙女云英“擎一瓯浆”来献,裴航一饮,顿觉异香氤郁,赞叹:“真玉液也!”又见云英“艳丽惊人,姿容擢世”,有心娶之。老妪说,自己手头有神仙送的灵丹药,须用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服用,服此灵药可以长生。她说如果裴君能觅得玉杵臼,就可以娶云英。裴航遂以百日为期,决意谋杵臼来娶之。裴航遍访京都内外,后在虢州倾囊中所有购得玉杵臼,携抵蓝桥;又以玉杵臼捣药百日。药成,老妪持而吞服,遂出马车,载裴航至一座云烟缭绕的宅第。裴航得以与云英成婚,并遍见诸宾,多为神仙中人,其中有云英的姐姐,正是裴航当初游湘汉时所遇樊夫人,此时称云翘夫人,乃玉皇之女吏。此时裴航方理解当初樊夫人所赠之诗的含义。
裴航后来也成了仙,“体性清虚,毛发绀绿,神化自在,超为上仙”。 至太和年间,据说友人卢灏曾遇之于蓝桥驿西,谈及得道之事。再后来,“世人莫有遇者”。
按此故事又被称为“蓝桥捣药”、“玄霜捣尽”等,成为以蓝桥为背景的迎亲成仙典故。后代一些话本戏曲,诸如宋元话本《蓝桥记》,元代庾天锡《裴航遇云英》,明代龙膺《蓝桥记》、吕天成《蓝桥记》、杨之炯《蓝桥玉杵记》,清代黄兆森《裴航遇仙》等,均以此故事为题材。唐以后诗文中更是常引此典故。宋•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词:“蓝桥路近,玉杵携将。”宋•苏轼《南歌子》词:“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宋•晁补之《洞仙歌》词:“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元•李唐宾《李云英风送梧桐叶》第四折:“想当初、云英不利广寒宫,裴航空作游仙梦。只今日、蓝桥路不通,玄霜玉杵成何用?”蓝桥,留下了太多情深意切的动人诗篇。
蓝桥后被废。明代羽士王天枝在桥原址“募铁为链,飞控为虹”,将桥重建。此铁索桥未必与唐代蓝桥相同,但毕竟是在蓝桥这地方重修的桥,仍足可使骚客至此发思古之幽情。可惜,明末战乱,铁索蓝桥再度被毁。此后至清康熙乙巳年(1665)一度重修,后又不知何祸乱,铁索蓝桥还是被毁。
至今河岸石上,犹可见柱孔,为蓝桥至今仅存的遗迹。
日知君曰:人文历史,是一地之文化底蕴。蓝桥既成爱情符号,极具美学映象,加之历代连篇咏蓝桥诗文,足可成中国情人节朝圣之地。据传其地已重修新的蓝桥,而如何唤回国人对蓝桥爱的记忆, 让更多男男女女,“伏愿蓝桥夜月,适载裴航之遇”(《国色天香·龙会兰池录》),更是我们所期待之奢望。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秋语荷塘 回复 @清风_pqc: 是啊
元白情意深,感动后人心,千载色不褪,至今诗客吟。
秋语荷塘 回复 @细品名人: 厉害
🌎🐲🐕🍃🌰
用现在的话就是——关注好友的朋友圈
秋语荷塘 回复 @狗仔的肥妈妈: 成了
魂断蓝桥 蓝桥原名是滑铁卢桥
秋语荷塘 回复 @康妮1299: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