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似秋鸿来有信(上)》送给关注我的朋友

苏轼《人似秋鸿来有信(上)》送给关注我的朋友

00:00
33:01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宋·苏东坡

【原诗】: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①,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释】:“酽”(yàn):味浓。此指酒醇。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正月二十日,对苏轼似乎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从御史台监狱出来被贬逐去黄州途中,过麻城五关作《梅花》诗二首,正是元丰三年正月二十日。那两首诗,都在借“半随飞雪度关山”的梅花形象,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怨凄凉之感。到黄州次年,即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为此作七律一首,末两句说:“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正是指上一年所作的《梅花》诗。再过一年,又是今日,苏轼又作本诗,颇有乐在此间的味道。再往后追述,元丰六年,苏轼写了《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前后三年连续复写,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能超然旷达并最终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正是苏轼高不可及之处。

 

苏轼写此诗时,他来到黄州已两年了,乌台诗案的骇浪已成往事,《初到黄州》就自找乐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后又自寻精神寄托,手抄《金刚经》,又筑南堂,垦辟东坡;至黄州后续有新交,诗酒唱和。诗题中的“潘、郭二生”即黄州新交朝夕相从的潘丙、郭遘gòu。今天正月二十日想起去年的朋友送出城,突然感觉到春意袭来……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初到黄州》,全诗: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1.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并呼应下文的“鱼美”和“笋香”的口腹之美。2.郭――外城。3.员外置:唐初只有760员定额编制,后来又有所增加,称“员外置”,且对一些贬谪之人授此虚衔。苏轼此次就是“责受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签字署名.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团练副使是宋代散官官阶之一,授予官员,是一种级别的象征。宋代散官(散官专指闲散不管事的官职)共有十等,常授的主要是团练副使、节度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和州别驾四种。一般认为“团练副使”为从八品。相当于中校团副梁代何逊,唐代张藉,宋代孟宾于等诗人均曾任过水部郎官职,作者责受水部员外郎。故称。5.压酒囊:唐代官俸一部分给钱,一部分给实物,压酒囊即官府酿酒用剩的酒袋。压酒囊是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

我因谋生糊口而做官,也因口快笔锐而获罪,这一切可谓荒唐。此地被长江环抱,鱼儿味道鲜美,满山都是竹林,我似乎都尝到了竹笋的甘美。受到贬谪的官员被安置成员外郎,诗人照例都做了水曹郎。我只是惭愧徒有官名不用做事,还要浪费公家这许多薪俸来喝酒。

 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黄州。次年二月,抵达贬所。这首诗作于初到黄州时。

牢骚而出以自嘲诙谐,逆境中多能苦中作乐,这是苏轼人格的基本特征。诗人说自己平生都在为口忙,没料到这次被贬到黄州,反到如了心愿,有水产山蔬。官属员外安置,但这样的官自古就是为诗人专设的,别人还轮不上。你们贬我做散官,让我得着空闲,却还要费你们一些酒袋。这些幽默的说法,虽然实质上仍属于苦中寻乐,但又不能不说反映了诗人勇于面对人生挫折,更能超然自解的乐观态度。

苏轼的一生坎坷,始终在政治浪潮中沉浮不定,在党争中曾三次被贬。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之后,他被贬黄州,次年二月他抵黄后,写下了此诗。全诗以“质而实绮”的语言,从自己的遭际和眼前的处境着笔,反映了作者乐观爽朗、心胸豁达的天性。

首联,自嘲目前的处境,用语平易而入韵。“为口忙”可以说是全诗之眼,一语双关,一指“祸从口出”,自己因出语讽刺遭遇“乌台诗案”,而造成奔忙劳累的现状,句意直贯颈联“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二是为口腹而忙,句意直贯颔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真可说是纲举目张。“转荒唐”:诗人面对自己43岁而前途一片渺茫,百感交集,摇头感叹“荒唐啊,荒唐!他来偏僻的黄州当一个“团练副使”,一个“无事小闲差”,对于一个昔日的京官、当时的才子来说,当然会“自笑”“荒唐”了。

颔联,写黄州美食之福,对仗工整,联想、想象丰富。哀叹不是诗人的人生态度,他初到黄州见“长江绕郭()“好竹连山”,顿时产生了“知鱼美”和“觉笋香”的意趣。这城郭之外的江水,江水中的鱼儿,那满山遍野的绿竹,绿竹中的新笋,不正是下酒的好菜嘛!鱼美,笋美,口福之惠实在诱人!作者寻找到了自己的独得之乐。

颈联,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却以苦为乐,以祸为福,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调侃。其心胸开阔,个性旷达便跃然纸上:被贬职又怎样呢?我还是回归本原,享受我的鱼笋和美酒,做我的新诗吧!真是酣畅痛快、潇洒非凡啊!

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得很啊!“压酒囊”就是工钱,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 这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豁达和自得。

总之,全诗语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显示了高超的语言技巧;体现了苏诗自然天成,平淡简远的风格。

笋是美好的,它给我的是春天的记忆、成长的记忆、山雨朦胧的记忆,那清甜的笋煎汤饮,能醒酒、能醒脑、能祛浑浊的思想。竹笋吸收脂肪,有助食物发酵、消化之功效,长期食笋,对肥人尤有益。世界上,还有什么物质可以与竹子竞苗条呢?

中国人好吃竹笋,集中体现在苏东坡身上。原先我们只知他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于潜僧绿筠轩》)不知哪个好事者居然把最后两句敷演成了:“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且广为流传,俨然信史,好笑至极。不过,苏东坡也确实说过:“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是喜欢吃笋的。

孕育生命于秋天,却在来年的春天才破土而出。八个多月的时间里,笋在哪里?

笋当然在地里,在被土掩埋着的没有白天黑夜、没有阳光雨露的地层里。因为笋深知,必须要有硬朗健美的身体,才能破土成活于风霜雨雪中。

于是,笋养精蓄锐,笋埋头深造,笋默默无闻,用尽力地吸收土地母亲的精华来造就未来的锐不可挡。

一声春雷,一场春雨,笋抓住了最适宜自己生长的时节,释放出蓄积了200多个日夜的能量,以所向披靡之力、斩钉截铁之势破土而出了。

也常有人用“嘴尖皮厚腹中空”来嘲讽笋。可只有刚刚抛头露面的笋才知道:嘴尖,有利于剌破地面;皮厚,有利于保护脆弱的笋身;腹空,正表现出了包容的心胸。

于是,笋天天向上,锥形的身体越来越重地挤压着大地。而压力,正是笋生长的动力。

雨后的春笋,当然也有自己的命门死穴,那便是“脆”。因为脆,使它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样因为脆和香,笋便有了默默奉献的精神。

但破土绽放的笋,还是要继续不断地硬化。终于,笋脱掉了层层笋壳的保护,成了挺拔修韧的竹,成就了“既可绕指柔又可百炼钢”的身躯。

若您感觉自己正深埋地下,那请别一味地唉声叹气悲观自己无出头之日。请好好地想一想笋吧,笋是怎么样才变成竹的。

若您感觉自己已经出类拔萃,那也请您想想竹笋吧,然后思考自己怎样才能在不期而遇的风霜雨雪、暴风烈日中保持挺拔。

笋,是未来的竹子,还在襁褓的时候,就秉承了先辈们守身如玉、宁折不弯的性格!顶着重重压力,笋坚韧不拔地,破土而出!

无论遭遇有怎样的不幸,东坡他总能发现生活的乐趣。人郁闷时,美好的景物反在添愁。东坡可不这样,与其说是美物给了他快乐,不如说是他自己给了自己快乐,这是失意的人生离不了的快乐。

人生失意而又不甘沉沦,他就会给自己输送一份坦然。这是智慧的生存,是理性的人生,他要让心灵永远保持对生命的兴奋。不让遭霜的生命枯萎,就要给它光的照耀,这种光来自于对阴霾的强力驱赶。

不要以为东坡就这么简单地乐观。没有经历坎坷,没有跟不幸的斗争,就谈不上真正的乐观。他被绊倒了,但又把坎坷踩在脚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才叫乐观。他始终有挫折感,始终有两难,这是他心流中的暗礁,别人看不到,他自己能感觉到,乐观是一种努力的覆盖。

他在《初到黄冈》诗中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是为糊口而忙吗?怕是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一个“忙”字呢?恐怕有频繁被贬辗转不迭的意思吧。所以他感叹“老来事业转荒唐”,而失意就此打住,东坡是不会让它蔓延的,他用“知鱼美”和“觉笋香”来打住。看似轻松诙谐,实含难言的内伤之情。

所以东坡有时在用美食为自己移情。有时,吃也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故作的享受。

东坡美食散发的不是浓烈的油荤气,而是清淡的芳香味;东坡美食不只是饱一己之口腹,也是与民同味。东坡肉,就是一次壮观的与民同味。东坡修治西湖,为民造福,百姓抬着猪肉来感谢,东坡让家人按自己的烧法做好,然后送给各户品尝。

东坡美食诗中,还散发着清芬的草根味。蒌蒿的清香、藤菜的美味,还有那漫山的笋香。宋人吕本中说:“能尝咬草根者,凡百事可做。”东坡一路遭贬,谪居荒野,常咬草根。他嚼到的是生命的韧劲,嚼到的是大地的淳厚,所以他始终乐观,所以每到一处,他都能造福百姓。

东坡被贬岭外,苏辙送行。在路边店里,兄弟俩要了两碗面食。面对粗恶的汤饼,苏辙停箸不能食,而东坡一下子就吃了个碗底朝天。这是对不幸担当的能力,常咬草根的他,再难的滋味都能轻松咽下。

东坡的生命很有韧性,就像他爱的竹子。东坡的生命很有梯度,上可以构高屋大厦,下可以治锅灶瓢盆,这也像竹子。

好竹连山觉笋香,这是东坡喜欢的味道,也是东坡生命散发出的味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云卷云舒_x1x

    秋老师是代课老师吗?

    秋语荷塘 回复 @云卷云舒_x1x: 是啊,高中的

  • 听友77776005

    老哥和苏轼差不多啊。看来自古就有编制一说啊,在编的尸位素餐,编外的不得伸展,什么意思,这叫!

    秋语荷塘 回复 @听友77776005: 山呼海啸

  • 安铃之声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秋语荷塘 回复 @安铃之声: 是啊

  • 悠宅听美文

    万物都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秋语荷塘 回复 @悠宅听美文: 是啊。朋友

  • 再生缘_xy

    🐼🦁🌶🥑🌽🦇🐶🐱🐭

  • 红你绿伊

    我也希望老师能讲讲东坡的诗集

    秋语荷塘 回复 @红你绿伊: 啊。没有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