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述痒第三十期丨 文心雕龙——刘勰

文学述痒第三十期丨 文心雕龙——刘勰

00:00
12:45

                         文心雕龙——刘勰


         汉高祖刘邦立国,最年长的一名庶子叫刘肥。

        宗法制度之下,旁支庶出,即便仍是士族,也属寒门。刘肥这一脉艰难营生,到永嘉之乱时渡江避难,其后世,世代代居于京口。

         淝水之战后,北方胡人分崩离析,东晋王朝也祸起萧墙。寒门出身的刘裕击败桓玄一统南方,于公元420年建立起刘宋。东晋以来的高门大姓被打破了均衡,寒门博得生机、逐渐崛起,但自刘裕废杀晋安帝、晋贡帝后,南北朝后朝诛杀前朝皇族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简言之,混乱的时局仍在延续。

         两百年暗室,一灯可明乎?

         血流漂橹中,有文脉流传。

        宋明帝泰始三年,时任越骑校尉的刘尚,家中一片欢声笑语。作为拱卫皇家的肺腑之人,他在这一天成为了父亲,而怀中呱呱而泣的孩子,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三个力,表合力,思这个字,与粮食相关,二者组合,先民们认为应当合理解决粮食问题,就成了勰字。清朝况周颐则在《蕙风词话》中写道:“词必先有调,而后以词填之。词即音也。亦有自度腔者,先随意为长短句,后勰以律。”

         固所谓勰,就是和谐、协调的意思。

        这个叫刘勰的孩子,肩负了父亲悠远而深沉的期望,可这个望子成龙的父亲,却撒手人寰。刘勰七岁而孤,弱冠之年,终日操劳的母亲亦离他而去。

         苍茫天地,龋龋独行。

        但刘勰没有就此在落魄中沉沦。他曾做过一个很美的梦,梦中的他拿着一些礼器乐器跟着孔子南行,就像七十二贤人与三千门生一般。他觉得这是圣人给他的启示,于是他想努力学习并宣扬孔子的思想,以此来报答孔子托梦的恩惠。他还牢记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鞭策自己“穷则独善以垂文”,著书立说,树德建言;还要“达则奉时以驰骋”,一定要入仕报效社会,建功立业。

        守孝三年后,刘勰来到京师南京。短短二十余年的人生中,刘宋换做了齐,前后5个皇帝,天下从来没有停止过纷争。为了解决生计,并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他来到钟山,踏入了香火鼎盛的皇家寺院定林寺。据史册记载,佛陀涅槃后,有两颗佛牙舍利留存世间,一颗流传至锡兰,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另一颗,则供奉在定林寺的佛牙阁中。但吸引刘勰的显然并不是这颗束之高阁的佛牙,定林寺依附皇权,是不可多得的终南捷径,寺内藏书丰富、卷帙浩繁,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位学识广博的大师——僧佑。刘勰自幼研读儒家经典,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但他曾听说过僧佑在江南的讲学,早有钦慕之意,他也渴望能成为那样一个博观约取的大学士。

        凭着自身的才华和长久以来积累的学识,刘勰很快便受到僧佑的倚重。他拜僧佑为师,在定林寺潜心治学十余年,阅读了大量的经籍,其后定林寺经藏,为刘勰所定。但这时,他又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手捧着红色的祭祀器皿,跟随着孔子,继续南行。他惊醒了过来,古刹的晨钟暮鼓洗心治性,可“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他回想起了自己的志向,于是他便再不能等待。儒家言:太上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与立功在此时与刘勰相去甚远,因而他决定著述,他要写一部功在千秋、继往开来的旷世之作。

        弘扬儒学,最直接的莫过于注释经典,可前有马融、郑玄,如古柏参天、桂影延绵,立身其下,使人难有超越之心。刘勰另辟蹊径,他把目光放到了“论文”之上。要知道,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等等,无一不是佳品,但无一不是简略高妙,难以让人窥见全部奥秘。至此的论文尚且缺乏缜密的体系。诸家之论如渺远星辰,高悬于穹宇,固然灿烂夺目,可若无条条星轨将明珠串联,如何汇成浩瀚银河?

        五年,刘勰睡卧不安,形如槁木,每有思虑,他必挑灯夜起,周而往复,终于写就了《文心雕龙》。然而怀抱着璞玉的刘勰,自身地位太低微了。寒门到如今并非无路可走,可文学本身就门槛森严,处于贩夫走卒之间,欲使作品登大雅之堂,无疑举步维艰。

        于是,在一千五百余年前的那一天,出身门阀士族的大文学家、史学家沈约乘坐着马车,感受到车身忽然的晃动,掀开车帘,看到了啼笑皆非的一幕。只见刘勰双手紧抱着厚厚的书稿,笔直地站立着,挡在马车之前,像极了挡在齐庄公车前的那只螳螂。沈约注视着刘勰,他面有菜色,但一双眼睛却如铸剑的精铁,漆黑中闪烁着点点微而弥坚的光。

        沈约取了书过来,手捧着读了,“大重之,谓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刘勰终于成功了。这一本《文心雕龙》一时间举国风靡,而他也在沈约的推荐下,开始了十六年的仕宦生涯。他38岁开始从政,15年间,做过七品县令、从六品王府步兵校尉、六品将军府秘书、六品太子府机要秘书等职务。而他做太子府机要秘书的时候,便结识了太子萧统,两人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关系密切。了解文学批评的人对萧统不会陌生,这位太子后来编选了《文选》,亦是文学批评界不可多得的杰出著述。然而二者相比,出身贫籍的刘勰,不免沾染上了令人心酸的色彩。而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朝代再一次做了更换,宋齐梁陈,至此,宋、齐都成过眼云烟,这是刘勰经历的第三个政权了。

        他的理想实现了吗?可能吧,但也只是实现了一半。公元513年,对刘勰有着知遇之恩的沈约去世,公元518年,恩师僧佑也去了西方极乐,而皇帝萧衍则希望他回定林寺整理经书。原来辛辛苦苦十数年,他从头到尾都只是一支笔,而从来都不是那座麒麟殿中的栋梁。公元521年,53岁的刘勰完成了整理经书的任务之后,上表请求“皈依佛门”。年轻时在定林寺待了十余年都未曾剃发的他终于剃去了头发,穿上了袈裟。

        他是否会在禅房中摩挲着那一沓厚厚的《文心雕龙》而慨然叹息呢?

        10卷50篇,上下两部。《原道》至《辩骚》五篇论“文之枢纽”,阐述了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每篇分论一两种文体;《神思》至《物色》以“剖情析采”为核心研究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则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进行专门探讨。

         他构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

       他提议作家大胆创新,甚至没有延续沈约的“八病说”,而是着重提出了“飞沉”与“双声叠韵”,为语音修辞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他在《炼字》中点名“四要则”: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意即: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好的文章应避免重复用字,遴选词语,字斟句酌,正是千年以来作文的要义。

         他畅谈情与景的关系,留下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妙诣,他进一步探讨了所谓“风骨”之说,针对南朝糜颓的文风,对后世唐朝的诗歌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他“神与物游”观点,强调写作时需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由此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甚至包含了道家学说,将之用于文艺创作的理论。《神思》一章,直到现在也仍是大学里汉文专业的必学篇目。莘莘学子感于其辞采之妍丽,内涵之丰富,言语之深沉,无不受益良多。

       诸般种种,已成过往。刘勰留给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但他自己却在看破红尘后的古卷青灯中溘然长逝。

        出家未足一年,佛号“慧地”的刘勰与世长辞,临终时的他,有没有再见到孔子燕燕坐卧于牛车之上,挥鞭南行呢?那个梦指引着他向理想一步一步走着,他始终仰望着圣人,到最后,终于也活成了一位伟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驻南风

    能不能去掉背景音乐

  • 听友9556673

    还有一个站台主播是不是感冒了😷

    心田之声广播台 回复 @听友119613253:

  • aybzvq4pcdxlrngmleyf

    一只头顶上的叹号 回复 @aybzvq4pcdxlrngmleyf: 😄😄

  • 我是吃串串

  • 可可爱爱的球球

    哎呀这节目好棒

    心田之声广播台 回复 @可可爱爱的球球: 爱心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