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绝技再现——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建 中秋望月》赏析

25、绝技再现——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建 中秋望月》赏析

00:00
09:42

  绝技再现

——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建 中秋望月》赏析

                   作者: 王 罡

赏析提要:“先枯后浓”是林散之先生的绝技。中锋用笔,线条圆劲,似断还连,乃精品佳作。作品流传有序,3次权威出版。



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建 中秋望月》 庄希祖收藏


这幅草书作品《王建 中秋望月》,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 1974年专门为学生庄希祖创作的。出版在《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华人时刊》杂志2011年第12期、《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作品是立轴,尺寸为 108×34.5㎝,约 3平方尺,落款聋叟,印有“林散之印”(白文)、“七十年代”(朱文)。双款,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全。正文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一首诗: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建 中秋望月》局部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诗人王建以写景开始,以抒情结束,想象丰富,韵味无穷。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庭院,好像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叫了一天的鸦雀仿佛不忍心打扰这宁静的夜色,悄悄隐栖在树枝上。刚下的露水既冷又大,把盛开的桂花都打湿了。诗人在这月圆中秋之夜,抬头望月,烘托出怀念之情,思念远方的亲人,思念想见的朋友。诗人先借景引情,然后托景抒情,一个情深意切的结尾,将思念之情升华得十分委婉动人。

林散之先生以这首诗为内容创作草书《王建 中秋望月》送给学生庄希祖。在作品中专门写了“小庄同志留念”,应该说林老送这幅作品是有目的的。从作品的落款来看,时间也是秋天,是不是中秋月圆之夜写的很难说。 但是,林老师对庄生却是情深意重。庄希祖,著名书法家、南京市书协副主席、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是在林散之先生身边时间较长的一个学生,也是林散之先生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庄希祖先生为抄写、刻印、装订林散之先生的诗集立下了汗马功劳,林散之先生十分感激,专门赋诗,诗的题目是《谢小庄订书》:


多谢庄生为订书,一更忙到二更初。

明年待我工调整,好买黄金报此情。

小庄笑我做诗能,书未装成诗已成。

顺口诌来随嘴溜,一天百首也能行。


林散之先生是用破墨法创作这幅作品的,先生用墨和其他人不同。一般书法家在水墨刚入纸时,就用废宣纸按下去,等到字迹上多余的水墨被废宣纸吸收后,再将其拉开,这样防止水墨过多的渗洇,以求点画的清晰。林散之先生却不是这样,他任凭笔墨洇涨成墨团而毫无顾忌。林散之认为,笔墨贵在自然,用宣纸去按字迹甚至等到笔迹外的水渍洇渗恰到好处时再拉开,固然能保持湿润的墨痕,又能使字迹清楚,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毕竟是人工做出来的,违背了自然规律。林散之先生这种用墨方法产生的效果,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块墨团,但是一经装裱,浓淡分明,气象万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林散之先生用的是宿墨。请看作品中的“明”,浓是浓,淡是淡,清清楚楚,特别是偏旁“日”,由于洇渗,自然留出一个白色的小孔,犹如针眼,真是恰到好处。


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建 中秋望月》特写


在这幅草书作品中,林散之先生还用了一个绝技,就是“先枯后浓”。不少书法家对此不可思议,只有先浓后枯,哪来“先枯后浓”?林散之先生创作草书,蘸一次墨能写出若干个字,他不是写到最后没有墨时将一个字写结束再去蘸墨,而是等干涸的笔写完一个字后,还要写出下一个字的第一个笔画或第一个偏旁,然后再去蘸接着往下写。因此在一个字中常常会出现“先枯后浓”的现象。如作品中开头“中庭地”3个字和“白”字的第一个笔画是一气呵成。然后林散之先生再蘸墨,将“白”的剩余笔画写完,一直写到“冷露”及“无”的第一笔横画。再蘸墨往下写,到第三行“谁”字写完之后,再将“家”字的宝盖头写好,再蘸最后一次墨将整个作品的剩余部分全部写完。 

林散之先生这种草书艺术处理的手法,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墨色效果,这就是能使一个字里的墨色由枯变润、由淡变浓。但是,先生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书作字与字之间笔意的连贯。因为先生采用的是破墨法,破墨法起笔是水墨偏多,而最后大都是枯笔收尾。这样墨多墨少,浓墨淡墨,很容易造成断档。如果等到一个字写结束再去蘸墨,那么上一个字与下一个字的笔意就会断。为了让上一个字的末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通过墨色的一致,达到上呼下应,因而采用这种方法。庄希祖教授在所著的《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中对此是这样比喻的:“这就像乐谱中的延伸符号将上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符与下一个音节的第一个音符连起来一样,使其自然贯通。”

草书精品《王建 中秋望月》,现仍由林散之学生、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庄希祖先生收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