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艺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微信:yibenzhengjing8888
我有个学生,高中生,前几天问了我一个问题——是去外省读一个二本,还是在本地读一个大专?
他年纪虽然小,自己创业已经能够一年赚80—100w,如果跑去外地,自己的心血将全部白费,如果留在本地,在文凭上就会无比吃亏。
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决策?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概念——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做了某项选择后,不得不失去的其他利益。
如果你不理解的话,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解释——舍得。
舍去一个东西,必然获得一个东西。获得一个东西,也必然要舍弃一个东西。
当你做出A选择,就必须放弃B。
B,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富人逻辑:花钱省时间吗?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本质就在于,机会成本。
假如你一个月的工资是6000,平均下来一天你可以赚200。
这个时候你面临一个事情——打扫家务。且必须打扫整整一天。
但你还有另一个选择,请一位清洁工,花100块钱打扫房间。
A:自己做家务;B;请清洁工
自己做家务,将“花掉”200,请清洁工做家务,将花掉100。
如果选B,A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这么一算,你不仅没亏,还赚了200.。
如果你还读了一天的书呢?
那这就是在为未来增值,这可能就不是赚了200,而是赚了更多。
所以,我们在做决策之前,可以仔细想想,你一天能赚多少钱?
如果一天能赚200,那你去做某个事情是否值得你舍弃200元?
如果值得,就去做。
但是真实世界中,往往这其中涉及的成本计算更加复杂。
请清洁工的100和你一天赚到的200都是明码标价,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的。
但,还有一些未来的收益,趋势带来的收益,隐藏的收益,这些都是不易看清楚的。
这就需要一项能力——分析能力(具体请参考Vol.5 获得财富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我们来说一个稍微复杂的例子。
现在你面临一个决策:
A.去北京工作,一个月工资5000
B.留在家乡工作,一个月工资7000
选哪个?
如果按照正常逻辑,肯定是留在家乡,因为这样才赚啊!
可是我们说了,真实世界中隐藏的机会成本和决策因素要多得多。
在家乡工作虽好,但太过于稳定,工资是死的,想受到提拔只能靠资历。
可是在北京工作呢?
你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理念,最强烈的竞争与压力,最好的学习环境,最牛的人。
因为这些因素,你可能会在短短一年内急速成长,最终甚至一个月工资15000。
这么一看,舍弃家乡工作的7000机会成本,反而倒是赚了。
那有没有更复杂的?
让我们回归到文章开头问出的问题。
A:远离家乡,抛弃创业成果,读一个二本的大学。
B:待在家乡,自己继续创业,一年赚80—100w。
让我们来好好分析其中的因素。
第一,我的这位学生的性格充满闯劲,虽然年纪极小,但处事老练沉稳。更重要的是,决不受拘束。让他去打工,不如杀了他。
第二,二本的文凭值钱吗?说实话,有那么一点不值钱。
第三,大学能学到东西吗?他跟我说的那个大学……是不太能的。
第四,四年的时间,他在大学能创造多少价值?其实很少,所以我鼓励他不如花60万去读个商学院。
综合来说,待在家乡,只要他有不断迭代不断学习的意识,能够持续增长自身的能力与视野,抛弃四年大学的机会成本,可以说是赚的。
当然,前提一定是自我的不断迭代,如果停止下来,在未来他很可能会被淘汰。
因此,无论未来与现在,B选项都是更好的选择。
理性的决策,要根据规律和数据还有方法论来判断,不是感性与错误观念。
比如——不读个大学绝对不行。
这种观念对吗?
我认为有些问题。
很多人读大学的目的是——文凭。
而读大学除了文凭,更重要的是完善思维,学会做人,丰富学识,增加见解,提高格局,在踏入社会之前提前试错。
如果在大学能做到这些,那大学是个必须去的地方。
如果在大学玩乐四年,那去了又有何用处呢?
(当然,我这位学生比较特殊,性格和人生目标使然)
今天我想邀你一同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我的这位学生,你会如何决策?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内化于体,外使于言行举止,无拘无束,不知不觉间,知行合一,边想边做,却恰到好处,天时地利人和皆占,既合趋势,又使用于当下,细品无它,唯吾悟道也,熟耳!
之前在工作单位做销售管理层做的也挺好 薪资很稳定 但是个人在一个小公司得不到其他方面的个人提升 而且工作上还有勾心斗角!去年的时候辞职满腔热血自己小创业。内容和之前工作完全无关!结果当然毫无疑问的赔钱收场。一直后悔创业觉得自己当时应该在原单位工作!这俩天听完老师的电台收益匪浅、自己有了一些见解不知道是否对。如果我一直在之前单位工作,虽然工资是满意了但是个人思维方式和格局还有技能得不到提升而且工作久了容易让人丧失斗志。而且看不见自己的缺点眼光也不长远总是活在当下对未来很迷茫确又不敢做出尝试。 现在虽然创业失败了但是也知道了自身一些特别严重的问题方方面面的。虽然不是很透彻但是会从中吸取很多
温柔一刀刀刀刀刀 回复 @温柔一刀刀刀刀刀: 求翻牌
如果我要是这个学生,我肯定选择去上大学。在那里会碰到很多优秀的老师,改变我的思想。能学到很多知识,开阔视野。能认识不同地区的同学,增加我的人脉。上了大学开阔了视野可能会拓展一个更大的平台去赚钱。如果不出去就只局限在一个小地方赚80--100万。不过花60万读个商学院是个不错的选择。
机会成本,联想到了长远的眼光和你思维格局要够大,当你分析你的机会成本的同时,在两者之间作比较时,需要看你的思维和格局是否够大,还有一个点就是敢不敢赌,这样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你要清楚知道,你现在的选择,如若想走到更高的顶点去,这中间会面临什么问题,外界的诱惑很多,还要结合自己的自身条件和自制力。这样的机会成本才能发挥它原本的价值。
今天听到这个观点,豁然开朗,以前我是个选择纠结狂,做出一个大一点的选择,比如换工作,学习一样东西,要不要买一样东西,都会困于abc各种“机会成本里”,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是这个道理。“舍弃一样东西,必然获得一个东西。获得一个东西,也必然要舍弃一个东西”,双手赞同这个观点,正如“你所有的失去,都在以另一种方式回馈你”,我现在就在家勇敢地做着“写作”的梦想,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超级英雄,听了秋天老师的观点,我更加确信了。这种方式,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不再有那么多工作带来的焦虑,女儿成绩也是突飞猛进,非常开心。
在管理课学过机会成本,之前觉得只是用在会计上,现在知道能用在更多地方。
很对人都知道选择很重要,但是大部分人在面临一些选择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机会成本,还要考虑沉默成本,而往往后一种成本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决策,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的变化是越来越快了,你的一个决策也会在几年内影响到你,而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用非理性思维去分析或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导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老是会做错很多决定。
听了您的课,也让我认识到了 机会成本 。最近也一直在纠结,是否要出去打工挣点学费,但用了 机会成本 分析计算了之后,我觉得大可不必这么纠结了,改变以往的井底式的思维,目标要放长远一些,以往的我也是常被眼前的小小利益困住了自己的思维,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赚了。
如何知道5000的工资以后会有2万呢?也许有,也许没有呢
真的非常激动,因为前几天听完“富人的逻辑”,我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是一直不敢确定,我的职业是早教老师,如果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求职的选择会更多,我是零基础自学英语,非常枯燥和痛苦,并计划要好几年才能学完,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这样学的对不对,遇到外教也说不出一句来,听了您的节目,有想要存钱去学习全日制浸泡式英语的想法,如果做了这个选择,我就要面临六,七个月的时间没有收入,并且需要存钱和借钱才够支付学费。通过计算机会成本,我更加确定我的选择,分析未来也开始更加理性了,感谢您的输出,让我的人生增值。
听友104557359 回复 @听友89114812: 学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