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这儿·有你的一封信!

211.这儿·有你的一封信!

00:00
14:36

这两年,文化类的节目大量涌入了我们的休闲娱乐生活,其中,以读信为主体内容的节目也很受大家欢迎,比如《见字如面》、《信中国》。我们通过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信件,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窥见了我们陌生的那些年代的真实场景。也有一些音频节目以读信为主要内容,比如华少写给儿子的信件,还有王耀庆替大家发声的读信节目等等。一时间,感觉信——这个从我们生活中悄然消失的物件似乎有了新生;信——这种不符合现代通讯需求的通讯方式似乎不会被淘汰。


到底什么是信呢?如果你问现在的小孩子,大概没有几个知道的,或者是听说过但从未见过。过年去厦门,有一个景点的门票是明信片。


孩子问我:“这两张票还要吗?”


 我问他:“你想要吗?”


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告诉我:“上面这么漂亮,留着吧!”


我告诉他,这两张是明信片,可以寄给你的亲人朋友留作纪念。他高兴地告诉我:“那就寄给爷爷奶奶吧,一人一张。”


于是,我帮他在上面写了收件人地址和姓名。他把两张明信片装在口袋里,准备碰到邮筒时可以随时寄出。不过很可惜,印象中见过的几个邮筒我们始终都没能为其准确定位。最终,那两张明信片被夹在行李箱里,跟着我们坐飞机回到了家。


信的历史很悠久了,而且是全世界人们重要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在古代时,对于暂时见不了的面的人来说,信是他们唯一交流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在唐朝诗人王维的诗作《杂诗》中,第一首就提到了“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女主人公和丈夫分开后,只能日日盼着来往的船只来传递书信。


历史上著名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有流传千古的书信。司马相如寄出的信只有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看了这一行字,发现唯独少了亿,“无亿”就是“无意”的意思啊。于是她回信写道: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言千语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正是这封才华横溢的信,让司马相如羞愧万分,最终与卓文君白首偕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不再完全依赖于书信,但很长一段时间,书信还是很多人表达情感的主要的途径。记得刚上大学时,我还给好朋友写过信。虽然那时很多学生已经在用手机了,但短信和电话不足以表达青春年少内心的复杂情感,所以写信还维持了一段时间。


有一个女同学和男朋友是异地恋。他们一直都有书信往来,偶尔也会见见面,感情很稳定。有一段时间,男孩很忙,没有时间来找女生见面。不幸的是,他写的一封信也在邮寄途中迷失了方向。女孩迟迟没有男孩的消息,男孩也因为忙,并且没有收到回信,一直在等待。女孩从每天去传达室查看信件,变成了每周去查看,然后变成了一个月一次,再然后就没有去看了。她接受了同班一个男生的追求,并且已经开始尝试相处。后来,男孩来学校找她,她只是微微点头,便匆匆离开。男孩在他身后大喊:“我给你写信了,可是你没有回信。”女孩停下了脚步,擦干眼泪后,回头对男孩说:“我没有收到信。不过,现在知道这些已经太晚了。”女孩后来一直和同班那个男生在一起,感情很好,很快乐。


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在没有电子通讯的年代,交流和沟通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甚至我们经历过的那段电话、短信与书信并存的岁月,都已经成为一段遥远的记忆了。不过,书信所蕴含的那份情感似乎永远都不会消失。不然也不会有我们今天一开始提到的那些节目了。


其实,平淡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有趣的灵魂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写信——这个被大众遗忘的交流方式,也有人玩出了花样。


寄信人是儿子,以儿臣自称。信中说道:“额娘,儿臣熬夜复习中,换换脑子。现汇报本学期财政收支情况。”然后将一学期的花费详细进行了汇报,并列出余额。信的最后说:“请问额娘想要什么礼物?千万别客气,否则我就不客气了,空手而归。”


回信人是母亲,也就是刚才信中提到的额娘。回信中说道:“吾儿:额娘夜半见到账单,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儿初掌财权能收支平衡,且有盈余,不负额娘及皇阿玛家国重托。忧的是我儿省吃俭用,几日前听闻已清减20斤,但想来吾儿走时大腹便便,归时翩翩少年,内心也是欢喜的。”然后,母亲说到了父爱、母爱以及儿子的前程。语句依旧幽默却饱含爱意。最后,母亲还提到了肚子里的二胎,他在信中对儿子说:“他们也不会分走你的爱。母爱不是一杯有限的水因分享而减少,而是源源不断的水,你懂的。额娘只是想在额娘和阿玛离世后,这个世上你还有手足亲情。那时我和你阿玛的墓碑上可以写:吾儿,我们先挂了,你们兄弟(兄妺)接着聊!”


读了这对母子的信,我都有拿起笔写信的冲动了。你们呢?习惯了微信、QQ几乎可以忽略延时的沟通速度,习惯了文字加表情及各种符号的情感传达方式,甚至语音、视频这种直接的隔空见面的零距离感,一封似乎穿越了时空的书信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我得抽空试试。


这里是昕薇FM,我是段思玉,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