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 吕新国讲解 01-2

《金刚经》 - 吕新国讲解 01-2

00:00
01:07:00

别忘了点击右上角的“+订阅”,方便随时回来

----------------------------------------

原文(鸠摩罗什翻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参考材料

 在《慈恩传》里,玄奘特别指出梵本经名为“能断金刚般若”,而鸠摩罗什等旧译本直称“金刚般若”,由于“旧经失上二字”,造成非常严重的歧义。因为“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同时也提出“今观旧经,亦微有遗漏”,指出鸠摩罗什的旧译本有“三问阙一、二颂阙一、九喻阙三”等遗漏问题。

「三问缺一,八唯说四」
  什本:“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奘本:“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服其心?”

  什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奘本:善现。彼菩萨摩诃萨。无我想转。无有情想。无命者想。无士夫想。无补特伽罗想。无意生想。无摩纳婆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转。
————————————————

“三问阙一、二颂阙一、九喻阙三”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罗什本)
  “诸以色见我,以音声寻我,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此法非所识,故彼不能了。”(玄奘本)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罗什本)
  “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玄奘本)

--------------------------------------------------------------

由大千老师讲解,原文件可访问弥勒道场 www.mldc.cn,下载专区。法义讨论请加QQ群 194783826

大千老师简介:吕新国,居士,惟贤长老赐名正义,网名大千。原就职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1990皈依三宝开始学佛,1995年开始跟随当代唯识大家韩镜清老居士学习唯识学,并辅导韩老开展北京慈氏学会的工作,现任北京慈氏学会会长。老师曾在中国佛学院、成都文殊院、重庆西少林寺、延安龙绕寺等各地,讲解过《心经》《金刚经》《解深密经》《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三自性论》《瑜伽菩萨戒》《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十二门论》《佛说弥勒上升兜率天经》等十几部唯识和般若经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九月醒悟

    维十是什么

  • 海青14

    没有灵魂。

  • 海青14

    唯识

  • 听友10082622

    我的理解都是虚妄是梦,但同时也都是修行,看到恶不去干涉也就离心的修行更远一步。

  • 茶色经典

    吕老师您好,刚刚听完第一节课的内容,您最后讲到,如果帮了一个老太太,这也是梦境,那坏人偷了东西,也按这样的想法安慰自己说也是梦吗?

  • Nicole宝

    阿赖耶识不是每个人的灵魂吗?

    宝上学佛 回复 @Nicole宝: 不是,灵魂是永远不变的,阿赖耶识一直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