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智慧的规律

再谈智慧的规律

00:00
01:41:25

                                       再谈智慧的规律



常人的惯性思维


智者的整体性思维


惯性思维的形成


不同智能层面的思维模式


智能效应功能的盲区


明心见性“见”什么


依理践行 以行证理


认识人的自本性


破解智能的方程式 


        人要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做到净化自我意识,那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与具体的人、事、物发生关系的时候,能够做到自觉自性,即真正把修养意识的活动与具体的事结合起来,并达成人、事、物之整体和谐的动态平衡关系,那确实是挺难的。难在哪个地方?难就难在自己犯了错误,自己觉察不到,而且还没有老师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做慎独的功夫——修身养性,的确很难。


        就像这位博士一样,我们在一起整理文稿,我在电脑中打出“明师”这两个字,但她打出来的却是“名师”。我对她说继续往后翻,找拼音输入法中“明师”的汉字。她说这个“名师”好听,我说不能用这个“名师”,而应该是那个“明师”——是明了道之理、见证到虚寂实相之根本智慧的老师,才能称为明师,这跟有没有名气没关系。可她执著地说,她打出来的就是这个“名师”。我又让她继续往后翻,她不愿意翻,还是强调只有这个“名师”,用这个“名师”好。她为什么会这样固执呢?那是因为她有偏执性的好胜心与名利心在作怪。


常人的惯性思维


        平常人都是这样的,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还是要强调理由。这是为什么?因为常人的思维有个惯性。偏执于“名师”的事例,就是惯性思维活动的结果,佛学文化对此现象称之为无记,无记就是愚昧相。你们别以为这个人很聪明就没有愚昧相,认为智商不高才叫愚昧相,那就完全错了。常人在处理问题或应对日常琐事时,会经常有愚昧相表现出来!世人在处事应物的时候,都会有什么样的愚昧相?比如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别人也提醒了,但自己脑子里的优势兴奋灶,还处在刚才工作时的固有、狭隘、僵化之思维参照模式的兴奋性反应的功能效应状态中。这样就出现了被所知障、所执障领着继续往前跑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有错不究、知错不改的现象。这就是平常人突显出惯性思维的病态现象,是人因偏执于自我主观认知而导致的固有、狭隘、僵化之思维模式演绎出来的障碍结果,过去修证佛法的人把这种惯性思维称之为习气。


常人习惯于自己习惯了的定向思维模式。怎么理解定向思维模式?我在黑板上画个图,以方便大家理解。世上的绝大多数修佛者,或信仰佛教的人,基本上都搞不清为什么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作用是什么?简单讲,人在明心见性以后,自然能够打破业已形成了的这种定向思维模式、习惯性思维模式、经验性思维模式等,能够消除愚昧无知与贪欲无明的低劣品行,从而获得圆满觉行的智慧。


       你们看黑板。我画了一幅人脑结构的示意图与一幅侧脑图,要了解具体的内容,可以参看大脑皮质功能的定位图。请看,这是小脑,在这个中间,画成了绿颜色的部分,是人的丘脑。注意,人的中枢神经是这样下来的:这是头部,前面是眼睛,旁边这个地方是耳朵。人闻听万事万物的听觉功能,都是从外耳这里听进去,并传送到大脑皮层与听觉功能相关的区域,即人听到的声音信息能够反应到听觉神经皮质中枢这一点,然后再反应到听觉语言中枢这一点等;眼睛看的视觉功能,也会反应到视觉皮质中枢这一点上,然后再反应到与视觉功能相关的其他感官功能方面去,即反应到与视觉功能相关的脑皮层语言中枢去,这种反应非常复杂,而且还不可思议。


        当我在听你说话、看你说话的时候,也同样是这样的反应过程。从听觉接收进去,在与听觉中枢功能有关的系统中进行反应;从视觉接收进去之后,反应到这些相应的中枢功能区域,对各智能效应反应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加工。大家看,这两个点的位置不一样,各种信息进去以后的这个整合过程是怎样的?这两种信息是分开进入的,往里走,走到综合处理器的区域来获得结果,然后经过语言的智能效应功能来表达。


        每个人在反应事物时,其对某个事物的反应,可能会借助于眼耳鼻舌身意在人脑中的不同智能效应区进行整合。可能这个结果的其中一部分原因在这个地方,另一个原因还得到那个地方来提取;也有可能还得通过触觉、味觉等觉受系统的不同反应,才能反应到这个地方;还有可能有些信息得经过小脑的功能作用来进行汇合……总之是有很多的内容需要把它集合起来,进行加工汇集,然后才能得出结论,这就是平常人的思维活动过程。


        由于平常人的思想意识不整,是点状反应或线性反应的,所以才决定了在反应事物的过程中出现偏执性,这样处理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自然会表现出固有、狭隘、僵化的特征。大家看到了吗?平常人的思维活动的运动过程,是经过了众多的环节之后才得出的结论。由于这样的思维反应模式是偏狭的,所以在反应不同的人、事、物时,所呈现智能效应的信息处理内容与衍生演化信息的过程具有片面性,也就是说常人呈现的思想意识多是不完整的反应内容。


        就像这位智商比较高的博士,跟她说在输入法中找这个“明师”,她却非要执著于自己的那个“名师”。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表现?就是因为其思维模式的反应机制形成了惯性。她这个眼睛看到的东西和耳朵听到的东西不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它在两个点上反应,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反应时没有统一。人要把这些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须要将接收了的信息同时往里合,往脑中心的智能效应综合区去合。由于人平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智能反应机制,所以等它综合上去的时候,那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当突然需要改变已经得出的结论并重新进行思考的时候,自己还处在已经成为过去的那种思维模式的境界中,反应不出当前的思维活动内容。对于这种僵化的思维模式,我们就将其称为惯性思维。


        通常情况下,一般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功能,想在大脑皮层上汇合成一体,那是合不到一块儿的,这就是常人的智能效应功能态所呈现出来的境界。因此,从古至今的智者圣人才会告诉我们,如何使这种分裂的人格弥合成一个整体。世上的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处在那种分裂的境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人在思考问题或处在情绪之中时,自身的思维过程受偏执性优势兴奋灶反应机制的影响,直接与自我参照事物的标准体系发生关系。这样脑子中的智能效应功能,就会拣择出符合自己兴奋灶反应的喜欢的内容,同时由于人的五官接收系统都会自发地参与到拣择分别是非得失的思维参照模式之中,这样对事物的反映就会得出与自己喜好不相符合的矛盾结论了。


        脑子中的意识活动处在这样不能统一的分裂状态下,就会不自觉地演绎出错误的、偏执性的结论,这就是人产生偏颇想法的原因。所以平常人的想法,通常是不能涵盖所反应事物的属性特征的,其产生的想法也是不完整的、有欠缺的偏颇想法。


智者的整体性思维


      那么人在明心见性以后,在映现和反应不同的人、事、物时,应该会产生符合整体性要求的思维活动状态。你们看,(边画边讲)在这个图上,这是大脑的位置,这个地方是小脑的位置,这个地方是丘脑的位置,这里是第三脑室……它们是这样的一种脑组织结构图。明心见性的人在反应事物时,其眼耳鼻舌身意的智能效应区与平常人的反应内容是不一样的。同是反应一个事物,明心见性的人所反映事物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涵盖了人与事物间的属性特征,是符合人之生命活动要求的,并同时符合事物的真实原貌、综合性信息及其整体性的认识。关于这些内容,我在《智慧的规律》那节课中讲得比较多一些。


        一般情况下,平常人只能反应出事物的局部特征或其存在的某些现象而已。为什么平常人与智者圣人之间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因为平常人在反应事物时,其眼、耳、鼻、舌、身、意都只能反应出事物局部的信息内容。


        明心见性了的人在反映某一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其差别就在于这个耳朵听到的部分和眼睛看到的内容,虽然功能效应和反应的区域不同,但是所呈现的结论是符合这一具体事物的属性特征和本质内涵之整体的,并且整个反映的过程与得出结论的内容是同时的。无论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复合反应、集合映现,所映现或反应的过程,与其所映现或反应的内容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人耳朵听到的、跟人眼睛能看到的内容是一样的,里面体察感觉的东西,跟人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也都是一样的。 


惯性思维的形成


        人本身的任何感官功能在映现或反应人、事、物时,所呈现的不同觉受所产生的智能效应都是整体的反应或映现,它都是在整个脑部(指大脑、小脑、丘脑、中脑等全脑)这里进行同时的整体的反映。而平常人的反应则不然,平常人在反应具体事物时,会出现直接与智能效应功能的兴奋分区相结合的反应模式,反应形成惯性的分裂式智能效应结论。这种反应模式只能够获得不同的局部信息内容,所以也就只能得出具体事物的局部特性的结论。


        平常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有些问题,当眼睛看到具体的事物之后,有时反应不出来该事物的信息;耳朵听到了某些声音以后,它会反应到听觉反应区,可同样是不会得出听到该声音的结论,就好像人们所说的发呆一样。大家可不要误会了,这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现象,根本不是人呈现大智慧境界时的映而不应、应而不执的表现状态。


        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都是因为在接收具体的信息内容时没有反应到平常习惯性兴奋的智能效应区域,所以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其智能效应功能自然无法拣择到已经反映进来了的眼耳鼻舌身方面的各种信息。总之,当人的智能效应功能拣择不到这些信息时,肯定不会将其反应出来。为什么拣择不出来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品质粗糙。由于平常人的智能状态受习气的影响,所以才出现了反应水平低下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与人的分裂的思维参照模式有关,与自身形成了偏执性的习气习惯有关。


       人的这种偏执性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反射和各种感官功能的反应机制逐渐衍生演化过来的,同时也是因人类社会脱离自然道德的意识形态而促使人按照生存活动的需要“进化”过来的。这里只能简单地说明一下人类文明的进化发展轨迹。人类是从远古时期的质朴的自然道德的生存方式,发展至上古时期的高智能自然道德观的大同社会之生活方式的;然后再由这种高智能之自然道德观的大同社会生活方式,发展至脱离自然道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低智能生活方式的。因此人的偏执性思维参照模式的形成与脱离自然道德的社会生活方式有关。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偏执性是由神经系统的反射和各种感官功能的反应机制逐渐衍生演化过来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来进行了解:人为了加强记忆,就会进行反复的记忆训练,这样反复强化训练的结果,就使得人脑的记忆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在智能效应系统的记忆功能得到强化的同时,就会在形成记忆的脑中枢形成兴奋区域,形成记忆痕迹。这种记忆功能区的兴奋灶所形成的记忆痕迹,能够帮助促进人脑的生理功能合成记忆蛋白。


       形成记忆蛋白的过程,既是人脑智能效应功能进化的结果,又是人脑智能效应功能深化的具体内容,同时还是形成人偏执性智能思维参照模式的必然条件和物质基础。这种必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是障碍人类智能向高级进化的根本之所在。


       像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从古至今的唯一途径就是:内求诸己以养神,内敛含藏以养身;净化自我现觉悟,圆满智慧大道行。


        平常人的这种思维习惯通道,就是被从小培养出来的。人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其智能思维参照模式除受先天的信息影响以外,还受父母、亲人和朋友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样便形成了固有的经验性的思维参照模式、狭隘的逻辑性的文化知识结构和僵化的、偏执性的思维参照习惯。


       人在从小到大之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在7岁左右时,任何一个孩子都会依随自然禀赋与后天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养成惯性思维通道。虽然这种惯性思维通道刚具雏形,但是也能从中反映出孩子形成的偏执性趋向和特征,比如俗语说“从小看大”就是这个道理。此时人的惯性思维通道是比较模糊的,并且很容易被改变和纠正。人在青少年时期,偏执的惯性思维通道逐步成型,到28岁的时候就完全形成了、定型了。这个时候人去应对事物,就会按照业已形成的惯性思维参照标准去衡量、辨别事物,并提出自己的主观见解。这就是家长们常说的“儿大不由人”的依据所在。等人长到35岁以后,其惯性思维参照模式就被演绎成固化了的狭隘僵化的人生观,就像有人调侃某些国人的劣根性时说的那样——20岁的年龄,80岁的观念。


        人的这种习惯性的智能反应通道与外在的任何东西结合,那么其眼睛看的和耳朵听的等各种感官功能的反应过程,都是在一个通道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个习惯性的智能效应反应功能通道,我们对这种习惯性的思维通道,就称之为偏执思维,或惯性思维,或线性思维。


不同智能层面的思维模式


       用几何学的术语勉强地来比附说明:根据人的不同智能状态,可以将其思维模式分为点状智、线性智、平面智、立体智和整体实相映现智。


        智商很低的人的思维模式通常是点状的,如果不加训练,它很难连成线性通道。比如弱智、痴呆者对事物只会做单点反应,我们把这样的智力称为点状痴呆智。


        平常人的思维是点状思维和线性思维相互交融的,而且更多呈现的是线性思维。聪明一些的人,呈现的线性思维就更多、更复杂一些,但是这样的人也就更容易形成经验化、模式化、教条化的思维参照模式,很容易出现认死理的现象。我们把平常人中出现这样的惯性思维模式的智能状态称为线性智。社会中存在着不同层面的具有线性智的人,他们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从平民到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到从事某具体专业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到具有技术专长的领导等。


        那些智商较高——头脑很聪敏的人,其思维的过程是线性思维和面性思维相互交融的智能状态,并且更多的是呈现出面性思维的智能态。比如,像这样的一类人,其综合协调能力很高,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这类人大多是领导者、组织者、经营者、策划者等等,这些人在工作时通常都是运用面性的智能思维方式。我们把这样的智能思维模式称为平面综合智。当然,在社会中具有这种平面综合智的人同样分布广泛,从平民到医生,到文学工作者,到专家教授,到各领域、各级管理者及领导者等。


        而那些相当聪慧、智商极高的人,其智能思维的参照模式就是线性的、面性的和立体性的思维方式相互交融的运化状态。具有立体智能思维模式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属于非常杰出的、天才型的人物,因为这些人的智能状态都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能够同时从纵深和广博整体性上看问题,从其智能状态展现的内容和过程来看,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辩证性。比如从社会方面来看,有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从自然科学方面来看,有人类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等。


        立体性的智能思维所呈现的境界是可以跨越时空的,但这种智能状态的时空整体性,依然是处于有边有界的境界中。我们把这样相对高级的智能思维参照模式称为立体智。像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比较少见,但也还是有一些。像这样的人如果做平民,那就是德高望重的人;如果是大企业家,那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业者;如果是大学者、教授或艺术家,那就应该是硕果累累的;如果是高级主管,那就一定会给工商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如果是高级领导人,那就一定会利益一方百姓;如果是科学家,那就会研究出划时代的成果;如果是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等,那就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的作用和巨大的贡献。


        当人通过自我的修炼,而见证到了虚寂实相这个根本智慧以后,就可以以实相智慧为基来践证合道顺德的大智慧。那么在人成就了合道顺德的智慧以后,自然会因此形成高级的智能思维参照模式,即成就了那种具有合道顺德之智慧能力的整体辩证的思维参照模式,这样也就自然破除了立体智认知问题的局限性和应对事物的边界线。因此人的智能效应功能态就会逐渐自然地呈现出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博大的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无边无际的智慧整体性,这种智慧整体性自然会形成独立运化功能。在强化了这种独立运化功能之后,自然能够形成独立运化的应对效应——分别智。只要智者在此基础上继续精进,就会逐渐呈现出智慧独立性的整体自然的能动的运化状态——应化智。人所见证到的根本真理——实相智慧,以及由此而运化出来的分别智、应化智,都是人成就的大智慧整体性的实相映现。这种实相映现的智能思维参照模式所产生的思维运动,没有前与后、左与右、上下与中的分别,没有大与小、内与外的差别,没有动与静、长与短的区别,呈现的定然是和谐性的整体运化状态。所以,我们称其为实相映现智。


        具有这样智慧境界的圣人,从古至今非常罕见,寥寥无几。从文献典籍中可以看出,中国获得智慧成就最高的人有老子和庄子。佛学进入中国以后,在唐宋期间有些修禅宗的人见证到了大智慧,或称般若智慧。具有这样智慧境界的人有一些,如二祖慧可至五祖弘忍,他们是通过修祖师禅而获得的觉悟智慧。从五祖开始创中国禅,六祖慧能开始传播中国禅以后,相继出现了一些具有般若智慧的大德,如马祖道一、德山宣鉴、临济义玄等。


       当然,人所见证的实相智慧,打破了常人偏执性的智能效应功能状态。在明心以后,人脑的智慧效应功能的中心,与脑实体组织的中心是虚实相合的。即使是智慧的玄关窍打开以后,还要进行智能思维参照模式的重新整合,那可不是做一年两年的智慧功夫就可以完成的,大约得七至十六年才能完成,而且还要在明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觉悟智慧的圆满性整合。也就是说,智者得把自己大脑中所谓52个智能分区和六层的皮质功能进行全面的整合,把大脑、小脑、丘脑、中脑等脑的智能效应功能,捏合成一个智慧性的映现反应的整体机能,相当于把整个头腔中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连成一个整体。到了第二个七年,这个地方就混化好了;到了第三个七年,这个地方就完全地混化起来了。这就是说,开悟了以后也得二十多年用功,最少也得十几年做功夫,才能呈现圆满觉行的智慧性的整体辩证的思维参照模式。


       明心或明心见性了以后,这个圆满觉悟的智慧功夫是怎么展现出来的呢?明心只是刹那间呈现了虚寂实相的智慧境界,但在这个刹那间,人的智能效应功能态就出现了质的巨大飞跃,也就是从一般的智能层次跃升到了觉悟智慧的层面上,简单说就是人的智能效应功能上了档次。


        虚寂实相为形成一个智慧性的整体辩证的思维参照模式提供了可能。这个觉悟智慧的整体性与独立性之思维参照模式能否呈现出来,还得靠后来在世俗的生活中去磨砺。只有像这样践行,智者才有可能建立起道、自然、社会及人之同一性与统一体的动态平衡关系,形成这种合道顺德的智慧能力。这其中还得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整合。所以不可以说明心以后或明心见性以后就一了百了、一通百通,不是的。人要想证得圆满觉行的智慧,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智慧功夫才行,去经历人生、去整合世事、去圆满觉行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最直接的方法。。。。。。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战魁先生著写的东方智慧系列丛书之一《智慧书》之《智慧养生与禅》(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7 ISBN  978-7-5152-0195-5)。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圆觉之光

    思维规律的理论,最高级,最深刻,最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