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山姆·沃尔顿(3):先震惊自己,再震惊世界

【第七周】山姆·沃尔顿(3):先震惊自己,再震惊世界

00:00
13:20

课程文稿 

如果只给沃尔顿的个性贴一个标签,那应该是“抠门儿”。

沃尔顿家族住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镇,沃尔玛的总部也在这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零售业的首都,“你去过本顿维尔镇吗?”是零售商们的经典口头禅。


但在1985年,沃尔顿刚被评为美国首富的那一年,本顿维尔镇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存在。


记者们争相来到这座小镇,在沃尔顿家门口架起长枪短炮,打算一睹这位陌生首富的风采。“我猜他们是想拍下我一头跃进铺满金币的游泳池的照片,或是希望看到我正用百元大钞点燃又大又粗的雪茄,身边还环绕着一群跳着性感肚皮舞的姑娘。”沃尔顿在自传中打趣道。


而事实上,记者们只拍到了一个离群索居的怪老头:头戴一顶印有“沃尔玛”字样的棒球帽,开着敞篷小型载货卡车,上面放着装猎犬的铁笼,去镇子广场旁边的理发店,花5美元的最低价剪个头发。遇到街坊邻居,他总是笑着打招呼,但遇到记者采访或者偷拍,他会突然变得火冒三丈。


没有获得任何猛料的媒体,只好把沃尔顿描述成一个寒酸古怪的乡巴佬:尽管在山洞里藏了几十亿美元,却仍然抱着狗一起睡觉。


沃尔顿对此又好气又好笑,他说:“我不因为拥有财富而觉得可耻,我只是觉得那种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不大合适……我不确定我明白所谓名流生活是什么意思……伊丽莎白泰勒在好莱坞举办婚礼,为什么会邀请我?我不过是剪个头发,为什么会成为新闻?我开一辆小卡车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难道要把我的猎犬都放进劳斯莱斯里面吗?”


毫无疑问,沃尔顿是富有的。但财富只是他事业成功的副产品,从不是他的目标,甚至会给他带来许多困扰。沃尔玛公司一位早期合伙人回忆说:“推动沃尔顿不断前行的是雄踞巅峰的渴望,而不是金钱。现在他已经被财富烦的不行了:不久前的一天,他早上6点钟跑来问我:‘要是你的儿孙知道自己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你要怎么去激励他们工作呢?’”


如此朴素的金钱观,与沃尔顿的成长经历分不开。他1918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小镇上,那正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时期,沃尔顿家为了谋生辗转居住了好几个小镇,生活很拮据。七八岁大的时候,沃尔顿就开始送报纸赚钱,他还饲养兔子和鸽子,养大了卖钱。他从小就意识到了赚钱谋生的重要性,也懂得了绝不乱花一分钱的道理。


他的亲弟弟巴德·沃尔顿说:“人们没法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这么节俭。……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要是街上丢着一分钱,有多少人会走过去捡起来呢?我打赌我会,而且我知道,山姆也会。”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沃尔顿在创业后提出了“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理念。他说:“沃尔玛公司每浪费一块钱,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顾客多花一块钱。而每次我们帮顾客省下一块钱,就在竞争中领先了一步。”难怪有人评价沃尔玛是“穷人开店穷人买”。


当然,沃尔顿的成功,只靠抠门一个性格特征是不够的。沃尔顿有着所有出

色的推销员都具备的一个特质,那就是讨人喜欢。


中学的时候,沃尔顿积极投身几乎所有的校内活动。他参加了橄榄球队和篮球队,都是主力队员。许多社团都有他的身影,他最热衷的是演讲社团,还曾被评为“才艺之星”。


大学二年级,沃尔顿决定要当学生会主席。他有把握能够心想事成,因为他早就知道成为学生领袖的秘诀。在校园里,他总是目视前方,向每一个迎面走来的人打招呼,不论是否认识。没过多久,他就成了校园里熟人最多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把他当做朋友。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沃尔顿无论参加什么竞选都能轻松获胜。大学校报还刊发了一篇他的特写,题目是《能干的沃尔顿》。


面对这样一位外向、热情、口才好的推销员,谁都会想从他那里买东西吧。

销售天分过人的沃尔顿,勤奋更是让人惊叹。直到晚年,他都坚持每天早上430开始办公。每周六晨会之前,他更是凌晨两三点就来到办公室,先把本周的各项统计数字都熟悉一遍,好在开会时有所准备。


如果沃尔顿还活着,听到科比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时,应该会微微一笑说道:“凌晨四点的本顿维尔,是专属于我的风景。”

1

992年,在沃尔顿去世的半个月之前,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夫妇来到本顿维尔,亲自授予沃尔顿“总统自由勋章”。此时已与癌症抗争了两年的沃尔顿,已经无法站立起来,只能用轮椅推上台。台下数百位沃尔玛员工对他报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场面之热烈连总统夫妇都感到惊讶。


总统在颁奖辞中说:

山姆·沃尔顿,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在他身上,体现了自由企业精神和美国梦。……他向人们展现了信念、希望和勤奋工作的价值。

没错,沃尔顿的成功是典型的美国梦的实现:白手起家、热爱工作、努力奋斗、实现梦想。就像他在自传《富甲美国》中写的:沃尔玛之所以成为沃尔玛的诀窍:平凡人齐心协力,完成非凡之事。首先,我们让自己大吃一惊,而后没过多久,我们就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

我是主播凌云,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全球富豪传记精读:60堂商业思维进阶课》。

 

 问答

问:听到上期节目说,京东董事长刘强东是沃尔顿的粉丝,能多讲讲他们两个的渊源吗?

答:其实1992年沃尔顿去世的时候,刘强东只有18岁。但这并不妨碍刘强东把沃尔顿当做自己的精神导师和人生偶像。人们都说京东要做中国的亚马逊,但刘强东却说,京东最大的对手是沃尔玛。

从个人经历来看,刘强东和沃尔顿确实有相似之处。

比如,两人都出生于小镇。沃尔顿1918年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金菲舍镇。刘强东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来龙镇。

比如,两人童年时家境都很困难。沃尔顿七八岁时就要干活补贴家用,刘强东的父母为了谋生要出去跑船,不识字的外婆把他抚养长大。

再比如,两人的另一半都来头不小。沃尔顿的妻子海伦的父亲是成功的律师、大银行家和大农场主。刘强东的妻子章泽天的父亲是一家投资集团的总裁。

还比如,两人成功后都没有忘记回馈故土。沃尔顿把沃尔玛全球总部设在他发迹的小镇本顿维尔,刘强东则把京东的客服中心设在家乡江苏宿迁。

如果说个人经历的相似纯属巧合,那么经营策略上的一致,应该是刘强东在向沃尔顿致敬了。

比如,沃尔顿在创业初期,大打低价策略,商品售价比竞争对手低20%,因此站稳了脚跟。京东在早期也是靠图书折扣销售收获了大量用户。

再比如,沃尔顿认为:“我们始终不乐意为了一时的省事付钱给任何的中间商。”因此沃尔玛自建仓储物流,省下了中间成本。京东也是一样,顶着外界“傻大黑粗”“资金链断裂”的误解和质疑,建起了自己的仓储和配送体系。

刘强东认为,沃尔玛在沃尔顿去世后,依然能够不断壮大,成为如今的零售巨无霸,突破了规模不经济的魔咒。而如今销售额已达万亿人民币的京东,也面临着如何突破这一魔咒的难题。

如今,新零售概念成为热门,线上商家落地线下已成为必然趋势。遍地开花的生鲜超市和无人超市就是网络零售大佬们的线下尝试,未来势必会有更多更新鲜的玩法。

对线上零售巨头京东来说,未来与实体零售航母沃尔玛的关系,应该不是对手,而是伙伴。而不管怎么变,小镇居民沃尔顿为零售业注入的朴素的精神内核,都将会被后来者一代代传承下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