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1712—1778)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写于1757年的《爱弥儿,或论教育》是其代表作之一。书中他通过对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论述了其教育理念,同时也阐发其政治思想,这部名著对整个法国和西方社会的思想发展影响巨大。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的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理性王国的“新人”,在爱弥儿身上,卢梭倾注了培育这种“新人”的理性。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身心的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与自然教育密切联系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不去过那种依高官厚禄的寄生生活,不受权贵的奴役,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本书共分为五卷。卢梭根据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以及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的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当给你说了要做什么事,你也去做了,你这个行为不是积极主动地行为;有很多的事,当还没有人给你说,你会积极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去做,这种行为就叫做有心而为。――当一个人能够长期地有心而为去做事的时候,这个人就离“高贵、觉悟”了的人不远了。 索取金钱、索取爱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最想得到就应该普遍的给于,并不索取。 把时间用于鉴别事实,对于以后的道路安全行走很有卑益。
老师是心不在焉,学生是不服管教。
我也是,后面大段空白
声音很好听
这后面一大段空白,是我的手机出问题了吗?
止水一蛙 回复 @叶夫子_Kl: 不好意思,以前录时,不会删,后边没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