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代人看来,有些不合逻辑:能管好一个家庭,真的就能管好一个国家吗?
我们当然得以《大学》成书的年代为背景来探讨它的含义。那个时候的国家自然没有现在这么大,方圆几百里、上千里的诸侯国能有几个,多数是方圆几十里乃至几里的小国。而那时候的家就远远不止现在这么大。现在一个家庭一夫一妻一个孩子,父母虽然健在,但老两口怕跟儿媳闹意见,还不愿住到一起,“自成一家。”人口这么少,说到“管理”二字好像还有点夸张。
那时一个家庭一个妻子几个妾生一堆孩子一大堆孙子,聚到一起挤满一屋子。而且这个“家”字不是指家庭,而是指家族;不是指一个家族,而是指三族:母族、父族、妻族。三族的事都是“家事”。从历史资料来看,那时一个士人如果当了官,有了封地,需要给三族的成员安排工作,使他们获得收入。比如《说苑》记载,齐景公听说晏子家里穷,想把一个千户的县邑送给晏子,晏子辞谢说:“我家里不穷啊!君王的赏赐,使我父、母、妻三族都受到恩泽,还惠及我的朋友,还有余钱来救济穷苦百姓。”“朋友”是指食客,也要靠这个官吃饭。既然跟三族及朋友都存在密切的经济关系,必然存在管理关系。而三族的成员,个个沾亲带故,“打断骨头连着筋”,那比管理一般百姓要难多了。略有偏心,人家不服;说话不到位,人家不爱听;稍有不合礼仪的地方,人家会说闲话,弄不好,年高的长辈还会指着你的鼻子数落一顿。所以,管理一“家”,难度不亚于管理一国,而且对个人能力、修养的要求非常高。由此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合乎逻辑的,其中以修身为前提条件。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另一条逻辑线,其中以“格物”为前提条件。
对“格物”一词的含意,以前学术界有过不少争论,莫衷一是。汉末郑玄对这二字的注释是:“格,来也。物,犹事也。”合在一起,竟然是“来事”。郑玄注“六经”,历来被奉为权威,但对“格物”二字的注释,未能令人心服,所以后世屡有新注,亦未形成定论。颜元《习斋馀录·言行录》称:“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于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王门”是指王守仁,即我们比较熟悉的王阳明。“朱门”是指朱熹,被后世称为“圣人”。两人都是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是“心学”创始人,而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对“格物”二字的理解上承程颢、程颐。二程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程氏遗书》),朱熹也认为格物就是穷物之理。
王阳明以前也相信“穷理”说,据南怀瑾大师介绍说:“他在少年时期,研究探讨儒家的理学,好学深思,要想明白‘致知在格物’的真义,便曾对着竹子,用心去格。竹子是物,用心对着竹子在格物,这不能说是不对吧!他是打起精神,用心不乱,专心致志去格竹子。不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轻松潇洒;也不像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样的闲情逸致。所以他格了不久,格到心胸发病了!因此,后来他才下一定论,‘格物’的意思,是格去心中的物欲,并非是对着外物来硬格的。”
王阳明晚年几乎只讲“致良知”三字,他曾把“格物致知”之法概括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格物”的理解是去除贪欲而存其良知。很显然,南怀瑾大师比较认同这一观点。王阳明是在参融儒学、佛学的基础上开创“心学”的,而南大师也往往以佛学为基础参研其他学说。两人在这点上倒是一致的。
“致知”的“知”,是智慧,不是知识,如果想获得知识,读书就可以了,用不着跟贪欲过不去。要获得智慧就没这么简单。
去除贪欲跟增进智慧有什么关系呢?智慧的特点是自由思考,无拘无束。而物欲就像一根绳索,牵住你的思维,左右你的思想,让你患得患失,无法自由思考。物欲越多越强烈,绑的绳索越多越粗,就动弹不得了。
当然,像追求爱情、追求吃饱穿暖这种基本欲望,是去除不了的,“格物”的目的在于去除贪欲,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物欲,尽量扩张思想的空间,使智慧更通达。
所谓贪欲,就是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自己不该享有的东西。那么,什么东西不属于自己或不该享有呢?这是一个涉及法律、道德、伦理、制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话题,一言难尽。大致上来说,自己没有对等付出的东西是不属于自己的,与自身条件不适配的是自己暂时不该享有的。所谓“暂时”,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现有条件。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如果心里有了贪欲,智力就会急剧下降,可能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了。
有一个佛经故事:
古时候,菩萨转生为树神。有一次,波罗奈举行祭祀活动,人们在广场、大路等各个地方撒下鱼肉等许多食物,还放置许多碗,里面盛满了酒。
有一只豺,半夜偷偷地吃了鱼和肉,还喝了酒。由于酒喝得有点过量,豺昏头昏脑的,钻进树丛,一觉睡到天亮。醒来一看,天已大亮,心想:人们看见我,肯定会打死我,现在我不能出城。于是,豺走到路边,趴在隐蔽的地方,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一声不吭。后来,豺看见一个婆罗门在水池中洗脸,心想:“婆罗门都是贪财的。我如果用钱财引诱他,他肯定会答应我的要求。”
于是,豺走过去,对婆罗门说:“婆罗门啊!我有两百金币,如果你将我抱在怀中,藏在衣服里,不让任何人看见,带我出城,我就告诉你金币在哪儿。”
婆罗门一听,马上就同意了。他依豺所说,将豺带到了安全地方。豺说:“婆罗门啊!将你的上衣铺在地上吧!”
婆罗门一心想着财宝,把上衣铺在地上。
“你就在这棵树底下挖吧!”
婆罗门专心挖地的时候,豺爬到婆罗门的上衣上,在四角和中央涂上屎和尿,把上衣弄得又脏又湿,然后溜进坟场的树林里。
菩萨站在树枝上,念了一首偈颂:财迷心窍婆罗门,居然相信偷酒豺,一百贝壳也没有,两百金币从何来?
在这个故事里,豺隐喻社会上那些偷盗行骗的坏人。我们看这个故事时,肯定觉得这个婆罗门太傻了,居然相信一个坏蛋。这是因为我们此时对这二百金币没有贪欲的缘故。如果受到现实中某个坏蛋二百金币的引诱,脑筋是否还有这么灵光,就不一定了。否则,生活中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受人利用。
如果有效戒除了贪欲,智慧就清澈明亮了,在做人做事时,没有非分的想法,只知以己之力,取己当得,诚意就显示出来了。没有投机取巧的念头,只求毫无水分的业绩,心态就端正了。没有损人利己的行为,只有助人为乐的事迹,品德就彰显出来了。到了这一步,修身的功夫已经做得很不错,接下来“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没有人会不服气。
有没有机会“治国、平天下”,又要看境遇。有治国之能却没有治国的机会,也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因为有治国之能的人很多,不是非把这个机会给你不可。如果抱怨什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也是贪欲,说明修身的功夫做得并不够。
此外,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主要讲“德化”,而不是“权治”。一个君子,总是能够用自己的美德熏陶、感化世人,小则改善一个地方的风气,大则改善一个国家的风尚。孔子从来没有当过国王,但他的学术、美德影响直达两千年之后,你能说他没有“治国、平天下”吗?
功德无量,谢谢你一直的付出
佛说:求法是心内求法,心外求法是邪道。格外物,是没有学佛法的原因。没有慧根。
听你的声音很治愈的感觉
王阳明是明朝的
减少贪欲
治杰 回复 @治杰:
声音真棒
讲的真好
好喜欢你的声音。
这不是南师讲的吗?为何其中还有对南师的评论?其中为何经常出现南大师等字样?
海潮明月 回复 @遇见当下的自己2: 作者圣铎,本书立足于南师对国学典籍的讲解与梳理,旁征博引,融汇各家经典于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