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课|《人生十二法则》1:「自尊运动」造就史上最自恋一代【国内首发】

第059课|《人生十二法则》1:「自尊运动」造就史上最自恋一代【国内首发】

00:00
12:00

BOOK 18 

《人生十二法则:对抗混乱的解药》

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


作者:  Jordan B. Peterson

出 版 社: Random House Canada 

出版 时 间 :2018-01-23

ISBN:0345816021


作者简介  

乔丹·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心理自助领域作家,文化评论家,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近几个月横扫欧美社交媒体的网红;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异常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对宗教和意识形态信仰、人格和表现的评估改善方面的心理学特别感兴趣。


他本人还有一些奇葩经历:在阿尔伯塔北部寒冷的荒原上长大,开过特技飞机,与宇航员一起探索过亚利桑那陨石坑,为联合国秘书长提供过咨询,擅长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曾担任加拿大主要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顾问,并广泛地在北美和欧洲讲学;他同哈佛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学生和同事们发表了超过100篇学术论文。


书籍简介  

《人生12法则:对抗混乱的解药》在亚马逊畅销榜上曾位列第一名,美国和全球销量第一,是一本超级畅销书。在这本书里,乔丹·彼得森通过将古人智慧和前沿科学研究相结合,告诉作为现代社会人的我们需要知道的人生真相,并提炼出12条人生法则。


本书第一讲  

「自尊运动」造就史上最自恋一代


本讲要点  

1、风靡欧美的「自尊运动」;

2、「自尊运动」的恶果。


本讲精华内容  

今天这期节目可能是开播以来第一次谈成长和教育的主题,同时,我们要以这个主题来介绍一本英文新书,不过我们打破一下惯例,让这本书稍晚一点再亮相,实际上它在下一期节目里才会亮相。


这两期节目的逻辑链条可能有点长,但你听到最后,应该能明白,我们提到的很多细节是能相互关联起来的。


我们要谈的其实是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自尊重要,还是自强重要。自尊,就是「我对我自己很满意,我觉得自己棒棒哒」。而自强呢,就是周星驰在《喜剧之王》的开头对着大海喊出来的「努力!奋斗!」。


自尊重要,还是自强重要,这并不是一个虚头巴脑的问题,实际上它跟我们生活里一些很重要的问题都有关,比如说,教育理念问题。


关于教育的各种争论,最近经常成为各种自媒体、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我们看到一边是朋友圈里各种文章大声疾呼,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太扼杀孩子的天性了,应试教育把中国的孩子折磨得一个个都有点精神不健全。对孩子,应该要给他们「爱和自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要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道路。


这一派家长整天痛斥应试教育的弊端,整天呼吁要给孩子减负,要把应试教育改成素质教育甚至是兴趣教育。这是一派观念。


而同时,每年到幼儿园报名、中小学择校的时候,我们又被另外一种新闻刷屏:家长们挤破头皮、想尽一切办法,有些甚至倾家荡产买学区房也要让孩子上个名校。


名校好在哪里?其实家长心里都明白,名校宣传的很多东西都是虚的,只有升学率是真的。现在挤破头皮,为的是遥远未来的一份好工作,一个好前途。


比起这个,孩子现在的兴趣、天性什么的,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在学习这件事上,「快乐」有那么重要吗?这是另一派观念。


这两组家长,他们都很焦虑,但他们的焦虑在某些方面正好是相反的。


如果你已经是家长了,或者你想象一下未来你当家长的话,你会站哪一边呢?


如果你站第一种家长,那我可以说,自尊和自强这一对概念里,你其实更看重自尊;如果你站第二种家长,那你更看重的是自强。


可能说到这里,你就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但接下来,我想把自尊和自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分歧,放到一个更广大背景里,争取把它们给说透。


自尊运动的兴起

我们今天先来看第一种家长。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崇尚那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由选择的教育理念呢?我觉得,其中有一个重要根源,是西方发达国家大约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延续至今的「自尊运动」。


这场自尊运动从美国和加拿大开始发源,最后席卷欧美发达国家,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中。关于这场运动的来龙去脉,在我给大家推荐过的那本《意志力》里有介绍。下面要说的其中一部分内容也参考自那本书。


什么是自尊呢?它就是一个人对自我的总体评价,「我感觉我棒棒哒」,这是高自尊,「我觉得我不太行」,这是低自尊。自尊和自信听着挺像,但其实不一样,人可以很自信,但同时低自尊,也就是:我现在不太好,我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但我相信我会变好。


自尊运动是怎么开始的呢?


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些心理学研究发现,高自尊的学生学习成绩比低自尊的学生要更好。还有研究发现,未婚妈妈、瘾君子、罪犯的自尊水平都比较低。


在这些数据的刺激之下,有些专家就开始鼓吹:通过提升自尊水平,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有一位叫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的加拿大心理治疗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从焦虑、抑郁到害怕亲密、殴打配偶、猥亵儿童,我想不出哪个心理问题追溯不到自尊低下。”


还有一位叫安德鲁·梅卡(Andrew Mecca)的专家说:“每个社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人们缺乏自爱。”在他这里,自爱和自尊是同义词。


很快,这种想法就变成了一套新的教育理念——想要让孩子成功,那就要让孩子相信他们自己是最棒的。从心理学家、老师到演艺明星,都开始向家长推荐这种理念。


这里面,明星的推波助澜,作用可能是最大的。


比如惠特尼·休斯顿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名曲叫《至高无上的爱》(The Greatest Love of All),里面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

我相信儿童是我们的未来

好好教导他们,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启发他们的内在美

……

学着爱你自己,那就是最伟大的爱




在这样的鼓吹之下,很多人开始鼓励孩子这么去想:「我真的擅长演讲,我真的擅长唱歌,我真的擅长打球,我真的擅长写作文」。大人们觉得只要孩子认为自己可以,只要他们自我感觉好了,他们就真的会变好。


于是,家长有事没事就表扬孩子:「你是全天下最棒的孩子」、「你太棒啦」、「你是独一无二的」。


在学校里,老师也这么干。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要求孩子们互相讨论最喜欢彼此身上的哪一点。体育教练也不再是给那些打赢了比赛的孩子发奖,而是给每个孩子都发奖,反正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嘛。


在欧美发达国家,这种风潮大约从80年代开始,一路传承到今天。惠特尼·休斯顿的衣钵,现在被Lady Gaga继承了。


Lady Gaga最著名的那首歌叫《Born This Way天生完美》,歌词是这样的:

无论你爱他 还是敬仰造物

只管伸出你的小魔爪

因为你天生完美 亲爱的

记得儿时母亲曾告诉我

所有人都是巨星

……

爱上自己并没有什么错

只求祈祷着上帝保佑

昂起头走向未来的方向

……

要记住我说的话

我有我独特的美 上帝不会亏待谁

我生在正轨因为你我天生完美



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实就是「本宝宝天下最棒」!


那这个「我最棒」的自尊运动搞了几十年,结果如何呢?


结果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


自尊运动的恶果

心理学家对几百项研究做了汇总分析之后发现:高自尊的人,的确在各种任务里表现都更好。但可惜的是,LadyGaga和各种专家们把因果关系给搞反了!


比如说,高自尊水平的学生,学习成绩确实更好。但是学生十年级的成绩可以预测他们十二年级时的自尊,但是十年级的自尊不能预测十二年级的成绩。成绩的变化在前,自尊的变化在后,这就说明,成绩才是原因,自尊是结果。


不是因为你自我感觉好了,然后成绩就变好了,而是因为考出了一个好成绩,所以感觉才变好啊。不是你自我感觉良好,你就能打赢比赛,是因为比赛赢了你才感觉特别好啊。


有一位叫唐纳德·福赛思(DonaldForsyth)的心理学家直接做了个实验,他把期中考试成绩是C或更差的一些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周给其中一组人看提高他们自尊的信息,要爱自己啊,你最棒啊什么的,给另外一组看中性的信息。


结果是,提高自尊的那组人,他们期末考试成绩不仅比另外那组差,而且比他们自己的期中考试成绩还差。


还有调查数据发现,从自尊运动席卷美国以来,美国学生的平均自尊的确是提高了,但平均成绩却下降了。也就是说,他们明明做得更差了,但自我感觉却更好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头看一开始提到的第一种中国家长了。很明显吧?他们的教育理念,其实与自尊运动一脉相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发挥孩子天性、由着孩子的兴趣学习——这些主张背后的核心其实都是要让孩子们感觉良好。


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们看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吧。


自尊运动最大的恶果,可能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造就了历史上最自恋的一代人。


其实不止一代人,因为还在继续制造嘛。自尊运动下长大的欧美年轻人做事情非常有主动性、自我感觉极其良好,这的确也是自尊运动唯二的好处。但除此之外,他们那种爆棚的优越感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请注意,是被赞美,是点赞,而不是被喜欢)。同时他们对维护自己的自尊极度敏感,受到批评时特别容易恼羞成怒。


他们还对不劳而获感觉天经地义,因为“我们都是最棒的嘛”,所以只要我跟你一起做事情,那我们最后就必须得到一样多。越来越多学生觉得即使成绩不好也有权拿到好成绩,越来越多年轻员工觉得即使不努力工作,也有权晋升到高层。


我推测,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白左当道,根源之一就是这场自尊运动。因为现在那些白左(也就是极端左派,极端自由主义者),他们那套做派,就非常符合自恋的各种特征。


当然,自由主义的核心,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很多自由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群、所有的文化都应该平等,没有谁比谁高明。这基本还能接受。很多自由主义者在这个基础上同情弱者,为弱者争取权利,这很好啊。但白左是在博爱的基础上叠加上了自恋,那就往往显得嘴脸十分丑恶了。


比如这几年白左最爱干的就是为LGBT争取权利。LGBT就是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为少数群体争取权利,这很好啊,没有问题啊,但是现在欧美白左的做法是,只要你不声明支持LGBT,那我们就弄死你。


这是太典型的自恋啦。本宝宝天下最棒啊,本宝宝支持的东西还会有错?你居然不支持?那我们就跟你不共戴天呗。


现在欧美大学里持保守主义观点的那些教授们,只要发出一点质疑LGBT运动的声音,下场就是在学校里被学生们围堵。我看过这种视频,那场面几乎就要赶上我们某个特殊时期的批斗大会。


我们中国人付出那么多代价,算是走出来了。但这些发达国家现在居然好像要开始走我们的老路了。


自尊与自恋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那些吸收了自尊运动教育理念的中国家长们有没有想过自尊滑向自恋的这种可能呢?


如果说应试教育是对孩子的摧残,那给孩子无限的「爱和自由」会不会是另一种甜蜜的陷阱呢?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是一个全人类都还在探索中的超级难题,没有答案,我也只是呈现一些思考的角度。下一讲,我们要进入到思考的另外那一面,在自尊之外,还有自强。在那一部分里,我们会遇上过去这几个月来横扫欧美社交媒体的网红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与他的龙虾理论。


好,我们下一讲接着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海棠开雨亭z

    最近听了好多关于教育孩子的课为将来打下基础,这期节目讲的这些家长好像有点像溺爱,不过我现在听得课普遍的理论是孩子需要表扬,或者说人都需要表扬,但前提是具体而真实,比如孩子把碗洗了,要表扬他碗都洗了而且洗的好干净摆放又整洁,亮晶晶的真好,妈妈特别开心,而不是表扬宝贝你真棒,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乖孩子这种扣帽子又笼统的。放在成年人身上,我发现我对男朋友的表扬,一些很小很细微的事我夸张的表扬到了,慢慢这个优点就越来越明显。还有一句老生常谈不是叫温柔而坚持,很多父母温柔做到了,需要坚持界限的时候却没坚持住,这就变成了溺爱,而另一种反复无常暴怒型的就不提了,那样带出来的孩子更惨。

  • 朱烨11111

    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谢谢🙏🙏

  • 1900影剧室

    我以前有一个游戏讨论群,里面的群主跟今天讲的自尊人格非常像。我多次因为他的观点跟他争论,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把我踢了出来。最后,群里的小伙伴值得另外跟我单独开了个群,听了今天这一期,对他理解了很多

    魏知超 回复 @1900影剧室: 其实维护自尊的动机是人人都有的,也很正常,但这种维护自尊的动机强到激烈对抗一切反对意见,那可能就是自恋了。

  • 文字癖徐钦

    我在想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以为自尊和现实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好成绩可以提高自尊,自尊也可以提高成绩。这是一个互为逻辑,而与之相同的唯心主义,神经语言程序学,自证预言等、也是这个在运用这个道理,内心的信念可以影响现实。既然真如这个实验所言的话,那这这里面要求证的可就很多了

  • 木木_易art

    纯粹爱和自由好可怕,哈哈

    魏知超 回复 @木木_易art: 我身边有很多家长奉行这个。做这期节目也是有感而发。

  • Pyako

    这节课受益匪浅

    魏知超 回复 @Pyako: 这节课的观点有点反常识

  • 陈公仔cyx

    那比较好的教育是两者结合起来么?找个平衡点?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估计也是自尊运动的原因,上一代被应试教育压的太过,想自己的孩子像欧美那边一样,结果就宠溺过头了

    魏知超 回复 @陈公仔cyx: 我很赞同你后面说的那点,我也觉得,现在某些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可能是一种过度补偿,自己小时候吃太多苦,就想把孩子往另外一个方向养。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真的太难说,心理学还算半门科学,有些问题还是研究得比较清楚的,而教育学根本就是玄学。不过也没办法,影响教育的因素太多太多,太难研究。

  • 善假于

    【两种现象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因果解释】这很有趣,一种说法是 高自尊的学生成绩更好,另一种说法是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尊水平更高;同样的,未必是【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很可能是【运气不会太差的女生才爱笑】。那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哪种因果关系更可能成立呢?

    魏知超 回复 @善假于: 另一种更可靠的确定因果的手段,是做实验。实验要求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然后操作某个变量,看它是否引起另一个变量的改变。如果可以观察到改变,那就可以说,被研究者操作的那个变量是原因,受影响而改变的那个变量是结果。

  • 八字多肉五行缺瘦

    现在“丧”文化大行其道是不是也跟这个“自尊行动”有关系呢?脱离现实的自恋教育导致无法面对生活本身真实的艰难残酷,只能逃避到“丧”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