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Sha十点半】特辑:《爱弥儿》第一讲 预告

【ErSha十点半】特辑:《爱弥儿》第一讲 预告

00:00
12:23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在【徐影老师】公众号听过我讲《爱弥儿》的节目,这个是给凯程录的名著解读,在喜马拉雅上跟大家分享一下~可能不是连续的,隔几天才会发一次哈~

大家可以一起来读一些教育名著哦,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推荐理由



从这本书本身价值看:在西方教育史上掀起了“哥白尼”式的自然教育革命,强烈抨击传统封建教育,系统阐述了儿童各时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并提出具体建议。



从考研复习的角度看:了解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系,为理解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引发深刻思考。



从未来的教育实践看: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应该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有多方面的启发,唤醒每一位教育者对教育目的、意义、方法、内容等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无论是从事学校教育,还是进行家庭教育,都需要深入学习、思考和反省,才是真的教育。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卓越代表人物 ·“现代民主政体之父”


0岁,母亲在生产后去世;

10岁,父亲因诉讼纠纷离家出走,被舅舅送去牧师家中;

13岁,学习雕刻,因被师傅误解造假银币、常去书店看书而挨打;

16岁,开始流浪生涯,做过乞丐、学徒、仆役、管家,同情贫苦;

17岁,跟随华伦夫人,旅行、学习音乐、创作歌剧,阅读思想家著作;

28岁,成为家庭教师,对教育课题产生兴趣;

30岁,结识狄德罗等思想家,投身启蒙运动,关心政治;

37岁,探监狄德罗路上看到征文启事,《论科学与艺术》一举成名;

41岁,《论不平等》引爆学术圈,遭伏尔泰diss,随后开始乡村隐居;

49岁,《新爱洛依丝》畅销,浪漫主义、师生禁忌、爱情悲剧;

50岁,《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带来声誉也震怒官方,被迫逃离法兰西;

58岁,得到赦免,重返巴黎,自传《忏悔录》平民精神的心酸辩护;

66岁,被害妄想,困窘暮年,孤独离世;

死后11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死后26年,遗体被极为隆重地葬于巴黎先贤祠。


创作背景


卢梭所处的时代,学校教育与世隔绝,法国的天主教会统治着学校教育,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到极大的压抑。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原罪说”认为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对儿童的约束、限制和惩罚改变儿童的本性,根除儿童的恶源。


这种教育遭到了卢梭的不满,他在《爱弥儿》中写到:


“尽管有许多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完全是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


当时,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五卷。论“自然教育”。


阅读计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