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与ofo的贴身肉搏战-岳英

摩拜与ofo的贴身肉搏战-岳英

00:00
03:09

  摩拜与ofo的贴身肉搏战?
  或橙或黄,间或有其他颜色的自行车一排排从货车上卸下,集结在城市的人流密集处,方便那些从地铁、公交或写字楼里出来的人们短途代步。他们选择哪家单车,或许决定了一场引人瞩目商战的最后战局。
  这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继O2O、网约车、外卖之后又一场烧钱大战,主角是由众多投资机构支持的两家初创自行车租赁公司“摩拜单车” 和“ofo共享单车”。
  单车运营商身后也得到了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是投资者用钞票帮助其快速撑起了一个行业,两家公司在过去三个月均已经完成了数亿美元的融资,这些钱为最新一轮肉搏战提供了足够的后备支持。
  努力争取手握资源的投资者,大量融得资金,并快速扩张运营版图。除此之外,头部玩家们的贴身肉搏也蔓延到了一项商业活动可能触及的各个角落。
  在设计端,更新车辆设计,提高舒适度,降低损耗率:摩拜笨重难骑的初代产品逐步升级,座椅高度可调,增加车筐,此外推出了车身更轻的轻骑版。而此前更接近普通家用自行车的ofo则推出了免打气的实心胎,以降低运营成本。
  在生产端,锁定供应链,以免单车供给不足影响扩张。央视在一档财经节目中展示了上游厂家为应对突然增加的订单而加班加点的情景,而这些订单多来自单车租赁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锁定稳定产能将成为玩家们快速扩张的基础。
  除了自建生产线,为绑定单车制造商,摩拜还在春节前宣布引入代工业巨头富士康的战略投资.
  在运营端,向热点区域投放更多单车,用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用户。截止2017年1月10日,ofo共投放单车80万辆;而在当年春节,ofo发布营销广告,暗示投放车辆接近或达到“百万”级别。
  王晓峰在2016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摩拜投放量超过50万辆,加之2017年摩拜拓展的城市已多于2016年,投放数量想必也将大量增加。
  然而这场肉搏不仅仅事关企业,他们身后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除了给钱,也参与到这场战斗的方方面面——这真是一场全方位的战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