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海报】
【文稿】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我们读着感觉啊就很像是一首很平静的家常诗,或者说是一首有一点点田园风味的诗。
你看,“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早上一起来,或者是中午睡觉一起来,总之是抬头一望,看见窗外有翠柳。这一黄一绿,这种色彩的搭配就能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很不错的!那诗人心情要是不好的话,那可能就不是黄鹂,也许就是乌鸦,翠柳呢那可能也不是翠柳,就是残柳。两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是他着意捕捉的。
我们要明白啊,诗人写诗首先是基于基本的事实在写,但是诗人的主要任务不是纪实,不是像我们写速写、画素描,把这棵树画下来,把这两只鸟画下来。诗人写诗主要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说白了,这句诗看上去写的是景,其实呢是他所要想说的情,所以“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杜甫写的,他想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他现在写了两只黄色的小鸟在翠柳枝上鸣叫,这就是说它的色调是暖的,是鲜明的,是欢快的,他的心情是不错的。
杜甫为什么心情不错?那是因为他在成都草堂里头住得舒心。之前我们读杜甫的诗都很沉重,叫自己老杜、叫妻子老妻瘦妻。因为他现在在成都,生活比较舒适,有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御史大夫裴冕照顾他。裴冕走了之后,后来又来了他的好朋友高适,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适走后呢,又来了个朋友严武,这个朋友当然比他小了十四岁,严武的父亲严挺之在玄宗时做过尚书左丞。这么说吧,杜甫来到成都,虽然也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虽然也回忆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写英雄,但毕竟在成都这儿生活是比较安逸了。这么多朋友帮衬着,而且成都远离战乱,也远离了政治中心长安,可以舒舒服服地、安安静静地看点书,吟点诗,喝点酒,逛逛他的菜园子园子。所以在成都时期啊,他写了大量的田园题材,这是有原因的。
杜甫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之后,接着有颜色,“一行白鹭上青天”。你没感觉到这是一个特别祥和的慢生活节奏吗?诗人看这两只小黄鹂,在翠绿的柳叶柳枝上鸣叫,又看到一行白鹭缓缓地飞上了青天。蓝天有蓝色,还是瓦蓝瓦蓝的,还有白色,有黄色,有绿色,你看这不就是一副青绿山水画吗?心情是相当的好。
在心情之外,还有什么呢?还有雪景,“窗含西岭千秋雪”。你想这是春天的事啊,春天怎么会出现雪景呢?向西看远处的雪山,皑皑在望,真是心情好得不得了!为什么呢?这说明诗人在寻觅美景,他不但看到了眼前美景,其实眼前的也不叫什么美景,都是平常景象,但诗人心情是好的,因此,所见之处无一不是美景。近处看了还不够,还要向远处找。“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一个风景画,为什么叫“窗含西岭”?这个窗就像是宋元的小山水画似的,画在团扇上那种感觉,对不对?大家知道苏州园林的特点,有一个小格子,格子上开一小窗,从那小窗里望出去有一树梅花开。“窗含西岭千秋雪”,谁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是王维的专属,杜甫也能写。要么说杜甫是诗圣!这“圣”,一方面说的是道德,另外一方面说的是什么样的诗都写得来。
你也许会说,唉哟!那老杜这么高兴都能叫小杜了。这么高兴,这么欢快,就不会再天天关注家国情怀、治国平天下,不会将百姓疾苦记心间了吧!就像他自己说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我告诉你,他不是王维,也不是柳永,杜甫就是杜甫。眼前有美景,远方有美景,但也忘不了国家。这就是什么呢?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有家国情怀在心中。大家会说,上哪找家国情怀呀?有啊,最后一句就出来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句诗要先解释一下知识点,根据范成大《吴船录》记载:“蜀人入吴者,皆从合江亭登舟,其西则万里桥。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他的意思是说,意思是说,四川人要去东吴也就是现在江浙一带出差,如果走水路。那就要从合江亭登船,现在是很有名的经典,当年是著名的码头。在合江亭以西,就是万里桥,万里桥以西就是杜甫草堂。这三点就是这样的地理位置。之所以叫做万里桥是因为,三国的时候诸葛亮在此地设宴,送大臣费祎出使东吴。费祎感慨,“万里之行始于此桥”,所以这座桥叫万里桥。所以杜甫所说的门泊东吴万里船,说的就是停在合江亭和万里桥附近的船。
杜甫之所以说“门泊东吴万里船”,而不是“门泊成都好多船”那就是要强调,人们从成都运货到江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当时水上的商道重新开通了。战乱虽然还在,但是老百姓生活正在恢复,国家经济正在恢复,用这样一个景象从侧面烘托这个意思,点出了诗的主旨。
诗人一看,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了长安,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在洛阳,虽然我现在远离了政治中心,虽然我现在还在操心,我看到门口停泊的即将奔赴东南各地的船,船上全是货,我想我们这个国家正在复苏,我们的国运正在复苏,我的心里非常地欣慰。因为这种欣慰和欣喜,看到眼前无处不是美景,我们得这么来理解这首诗。
所以你看,诗人有很多种,有的诗人就是单纯地写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对不对?这就是很纯粹的个人世界。
还有像李白啊,“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儿写自个很孤独,对不对?但你发现了没有?杜甫无论是自己处在痛苦孤独当中,还是独自在欣赏美景当中,他最后结束的地方总是经意或者不经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会点出自己这个个体和国家、老百姓的关系。这是什么呀?这就是家人、国家时时常系心间,这就是那歌唱的“祖国常在我心中”。
常听人说,所以今天我们读这首《绝句》,看似小,实则大,看似浅,实则深,看似好像只是红黄蓝绿,但实际上其中的深意却不绝如缕。
【拓展知识点】
一、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二、诗文解析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三、人物关系
四、引用诗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杜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康震书法】
【互动问题】
本诗对仗非常工整,色泽明亮朗朗上口,第一二句很有特色,都用一个数字起句。符合这样特色的诗句还有哪些,期待你在评论区的分享。
康老师:你好! 我是成都人,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雪山,是指现在邛崃山脉,山脉的最高峰是四姑娘山(6250米)。
1875466kgvx易樸纳新 回复 @晓枫向导: 都说是四姑娘山
来晚了,特别希望康老师能一直做下去,希望这个讲解完了再开一个一定会支持下去买!
索冬守正 回复 @骟心大发: 我隔几天“吃”一遍,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喜欢
渔家傲•襄阳晚春 (刘涛) 已老春光挂紫窗, 孤燕单影鸣哀殇。 花落桑枝无人赏。 东篱档, 夜莺已无鹧鸪唱。 黄花昨日游子郎, 洗砚池边豪气荡。 残剑难显馔玉藏。 笑李唐, 风流已故旧纸黄!
老师
每天早晨儿子的叫起床音乐就是康老师的诗词然后刷牙洗脸他都听着 因为基本都是耳熟能详 孩子背过的诗 他很愿意听,到吃饭时全家一起听 我也学到很多 一个音频结速正好早饭吃完上学去 带着诗味去往上学去
宸钰仙子 回复 @原来炎炎炎: 每天有每天的收获,有时候听好多遍,听不厌。
心情不好就是“枯藤老树昏鸦”
康老师好,后两句,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这类问题如何解,孩子的寒假作业题哈,我们认为是春天,老师说是冬天
1361026qviw 回复 @流畅畅: 自己听呗……
康老师,听完您对这首诗娓娓道来的剖析,一层一层的深入到诗人的心情、心情、性格、胸怀,以及当时作诗的背景,让我们对诗人为何创造这首诗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以前只觉得这是一首田园诗,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经您解读后,才明白其中之深意!您仿佛穿越到了诗人身旁,您完全读懂了他的心理,把我们也带到了诗人的思想里!听您解读后的诗,很难忘记了!牢牢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重温经典!
康老师早上好!杜甫难得有这么一段舒心的日子,带给后人这样一首色彩明快的诗。
1801180gavh 回复 @南边的小船: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