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感慨战国时期各国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从而分析其原因,指出当时各国之所以走富国强兵的路线,大多都是为了雪耻强国。这是战国时代各国间共同的情况——相当于个人的冤冤相报。在循环报复的思想下,绵延了几百年的战乱苦了几代百姓。
确实,在孟子游于魏国时,正值梁惠王“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梁惠王心中所想就是富国强兵,以雪前耻,根本不会去理会孟子“仁者无敌”那一套。
这可以说是战国时代各种战乱四起的原因之一。国家间因仇恨、因“睚眦必报”而兵戎相见,最后受伤害的是百姓。而个人冤冤相报既伤人又害己。
东汉时期,苏不韦的父亲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另一个官员李皓和苏谦素有嫌隙,因此怀着私愤把苏谦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只有十八岁,他把父亲的灵柩送回家,草草下葬,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准备刺杀李皓,以报杀父大仇,但刺杀一直没有成功。很久以后,李皓升为大司农。
苏不韦暗中和人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则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和他的人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不巧李皓出去了,于是杀了他的妾和儿子,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房后,看到这个场面大吃一惊,以后他每天都在室内布置许多荆棘,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又气又恨,却不敢声张,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苏不韦的一生生活在仇恨之中,为报仇竭心尽力。李皓只因一点儿私人恩怨,不忍私仇,就置人于死地,结果招致老婆孩子被杀,死了的父亲也跟着受辱,自己最终气愤而死,被天下人耻笑,真是愚蠢至极。冤冤相报就是如此,仇恨双方都得不到好处,这是一种“双输”的行为。因此何不将“冤冤相报何时了”变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仇恨。
通慧禅师年幼时,有一次去井边打水,恰好碰到一个卖鱼人。一条鱼不慎跌入他端水的盆中,他顺手将鱼捞起,扔到地上摔死了。
三十年之后的一天,早已做了住持的通慧对弟子说:“三十年前的一桩公案今天应该了结了!”弟子不明白住持的意思,垂手静听下文,只见通慧禅师径自闭目打坐,不再言语。当时有个统兵张浚,是个虔诚向佛的居士,恰好这天带兵路过通慧禅师所住的寺前,刹那间性情大变,暴怒异常,手持弓箭闯入法堂,对通慧禅师怒目而视。
通慧禅师笑道:“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张浚问道:“我与禅师素不相识,今日一见,为何心中如此愤恨,直欲置你于死地而后快。究竟是什么原因,还请禅师开示。”
通慧禅师便如实讲述了自己在三十年前无心摔死一条鱼的往事。
张浚听后大悟,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说完便站着往生了。(往生:佛家指死后去西方极乐世界,亦即“立地成佛”之意。)通慧禅师见张浚已往生,便取出纸笔写道:“三十三年飘荡,做了几番模样。谁知今日相逢,却是在前变障。”写完,也于座上往生了。
抛却心中仇恨,这既是宽恕了别人,也是原谅了自己。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你大可不必将它们看得太严重,动辄就上升到仇恨的地步。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爱心,你的生活会多一点温暖,多一缕阳光。当你用宽容换来内心的豁达,用宽恕换来敌人的微笑时,你难道不是把最好的心情留给了自己吗?宽恕别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无意冒犯,宽容
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也等于宽容了自己。
当然宽容并不是“以德报怨”,这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宽容。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体现出了老夫子的睿智,因为宽容也是有条件、有原则的,不可因一味宽容而纵容邪恶,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被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自己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好文啊!非常喜欢听南怀谨的国学文化,做人、做事、宽容、涵养、为人处事、很有感触、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谢谢主播老师的解读,好听!
我相信,宽容是很好的美德,宣扬美德也是功德,可真正能够看得通透,做得豁达,有多困难,您明白吗?您又真的经历过吗?事例在我看来仅仅是冷冰冰的文字,这太过软弱无力,或许真的有人做到了大悟大容,在我看来,宽容只能建立在侵害者真正的悔过和被侵害者深远的胸怀两者之中,若两方有任何一方存在迷途不知的想法,宽容恐怕很困难。也希望您不要自己做不到,就轻易要求他人,这是罪恶...另外,感谢您与喜马拉雅,我才能知道这些事情,也才能发表这些想法,谢谢。
清风云竹 回复 @随s风: 宽容要出自本心,宽容更要爱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以德报怨,那样只会让恶人更恶。
主播播🉐️太好了,不紧不慢,很有气度!
南先生的智慧影响到我了,南先生永垂不朽!
江徐_qd 回复 @冰点纯: okl
我感觉听这个没有用
细细听来还是有道理的 但是过于苍白
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背景音乐分心听着
有些事情谈何容易!
家庭暴力是不是邪恶,该不该宽容?不宽容孩子怎么办,宽容不知悔改再犯怎么办?
周小米1020 回复 @近墨者香: 在教育孩子方面 建议您读一读《正面管教》这本书。 “和善而又坚定”是这本书的主旨。 觉得中华文化里所蕴含的也是这个道理。 不及不行,过犹不及也不行。 只有中正,不偏不倚,掌握拿捏的适度, 才是刚好,解决问题之关键。